天天看點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昨天下午釋出的問界M5引發了汽車圈一整晚的讨論。

對于這款車的釋出,吐槽的觀點不在少數。

吐槽一:華為不是不造車嗎?

嚴格來說,問界M5的制造主體是東風小康旗下的賽力斯,但釋出卻是放在了華為的冬季旗艦新品釋出會上,而且占用了幾乎一半的釋出會時間,這就不能不叫人浮想聯翩了。

去年11月份,任正非曾高調劃下了華為不造車的紅線,表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但是從與極狐合作推出阿爾法S 華為HI版,到上海車展餘承東公開為賽力斯SF5華為智選版站台賣車,再到如今派出工業設計團隊和軟體設計團隊“幫助”合作夥伴造車,并在自家的新品釋出會上隆重亮相,華為事實上已經是離“造車”越來越近了,甚至可以說已經是在紅線的邊緣不停試探。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即使在這次釋出會上,餘承東依然強調華為不造車,但華為真的能按捺得住造車的沖動嗎?要知道20多年前,任正非也曾拍着桌子怒吼“華為永遠不做手機,誰再提做手機誰就給我走人”,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吐槽二:賽力斯SF5拉皮?

對于華為親自下場造車的觀點,另一些人則是嗤之以鼻,認為盡管問界M5用上了華為的三合一電機,也搭載了鴻蒙系統,但是依然隻不過是賽力斯SF5拉皮之後換了個牌子而已。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從設計來看,問界M5的外觀設計的确有很重的賽力斯SF5拉皮的痕迹,前臉輪廓和燈組形狀非常接近,隻是格栅采用了全新設計,是汽車圈常用的低成本換臉手法,側面和尾部更是幾乎一樣。

當然,不少網友吐槽這外觀設計堪稱“保時為”,算是和華為手機以前的保時捷設計呼應上了,也有人說“保時泰”後繼有人了。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車内的設計則完全不同,從特斯拉Model X式的縱向螢幕變成了Model 3式的橫向大屏。

動力系統方面,依然是華為的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比對1.5T四缸增程器,具體參數和電池容量都有一些微調,總體變化不是很大,車機則是從華為HiCar解決方案更新為了首次搭載的鴻蒙OS智能座艙。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總的來看,雖然華為造車的野心路人皆知,問界M5也處處打着華為标簽,但是至少目前來看,問界M5與賽力斯SF5的血緣關系還是很容易感覺到的。

吐槽三:釋出會效果差

比較一緻的觀點是,大家都對這次問界M5亮相釋出會的效果感到失望。

餘承東這次親自在台上情緒高昂地講了三萬多字,但是他的國語帶有嚴重的口音,再加上剛好得了重感冒,觀衆經常聽的雲裡霧裡。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有網友甚至調侃道,餘承東這波其實是為了讓戰戰兢兢的車企們松一口氣,你看,華為連釋出會都沒準備好,怎麼會準備造車呢?華為這波是在大氣層。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不知道其他車企怎麼樣,不過阿維塔肯定是冒了一身冷汗——當時幸虧釋出會現場沒請到餘承東。

另外,PPT文案中的“内飾,簡約而不簡陋”也被不少人吐槽水準低。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當然也有誇的,誇的最多的就鴻蒙加持的車機系統。

從現場發出的實機操作示範來看,問界M5的車機的确是非常流暢,各種APP都能做到秒開,導航和APP之間的切換也能做到無縫銜接,系統界面的易用性更是向平闆電腦看齊,可以說是能夠讓蔚小理自愧不如,讓極氪淚流滿面。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那麼,這款得到華為強力背書的問界M5能大賣嗎?

天涯君認為很難。

首先,問界M5目前看來,和賽力斯SF5相比最大的提升就在于這套鴻蒙OS座艙系統,這次重點介紹的“百萬豪車”級雙叉臂懸架、鋁合金底盤,在賽力斯SF5上都已經出現了,問界M5更多是做一些細節方面的提升,賽力斯SF5的頂配價格不到25萬,問界M5給出的定價則是25-32萬。

用“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來形容這台問界M5好像也不過分,而賽力斯SF5在貼上“華為智選”标簽之後,銷量并沒有取得很大突破,有了“華為平闆”加持但價格也水漲船高的問界M5想要大火恐怕很難。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實際上,作為“新勢力”産品,無論是賽力斯SF5還是問界M5,在智能駕駛輔助功能方面并沒有特别亮眼的表現,基本上是和燃油車的L2級别處于同一水準,和特斯拉和蔚小理們則是有着明顯的差距,要知道更進階别的駕駛輔助系統雖然目前還不完善,卻是高端新勢力吸引消費者的招牌菜之一。

問界M5釋出,32萬買華為平闆送賽力斯SF5?大機率涼涼?

還有一點,問界M5繼續選擇了賽力斯SF5的增程式技術路線,看起來是避開了特斯拉、小鵬等強勢電動車的鋒芒,其實也是偏離了主流市場。即使理想ONE取得成功,也是存在諸多的偶然性,從岚圖FREE、賽力斯SF5等車型此前的表現來看,增程式目前來看并沒有獲得廣泛認可,依然是個小衆市場。

再吐槽一下品牌名,相比英文名AITO,中文名 “問界”真的很難記,還不如賽力斯。

最後,問題來了,30萬預算你會買這款糟點滿滿的問界M5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