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劉沐軒
馬斯克被美國《時代周刊》(Time)評為2021年度人物,引發了許多人的不滿。
批評者們給馬斯克扣上了逃稅、輕視新冠肺炎疫情、操縱金融市場等多項“罪名”,以證明他“德不配位”。美國民主黨自由派的旗手沃倫還直接發推文表示,希望“年度人物”可以真正地納稅,并停止從其他人身上“偷錢”。
然而,更加精通社交媒體、又不差錢的馬斯克很快就打臉了批評者們。他在12月20日公開表示,“告訴那些好奇的人,我今年将繳納超過110億美元的稅款”。

馬斯克的納稅推文打臉了一衆批評者,但仍有人質疑他前幾年納稅太少。(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作為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和航天火箭制造商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在今年早些時候成為全球首富。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馬斯克個人财富達到2430億美元,而特斯拉估值約為1萬億美元,SpaceX估值約為1000億美元。
“如果你把眼睛睜開看兩秒鐘,你就會明白今年我繳的稅将比曆史上任何一個美國人都要多,”馬斯克表示。
“呼風喚雨”的網紅首富
今年50歲的馬斯克仍然保持着一顆孩子般的好奇心,尤其喜歡那些天馬行空的挑戰項目。
這也是馬斯克為什麼涉獵如此廣泛的原因,從加密貨币、機器人到電動車、腦機晶片甚至火箭和衛星發射,而超強的行動力和過人的勤奮讓他能夠在這些看似不靠譜的項目中取得成就。
馬斯克無疑是精英中的精英,卻又熱衷于和散戶、宅男站在一起,在推文中怼人、自賣自誇、發表情包感慨,語不驚人死不休,有時甚至顯得缺乏足夠的素質和教養。他曾表示自己的推文中至少有一半是在廁所的“陶瓷寶座上完成的”。
這樣一個接地氣的世界首富,很難不圈粉。僅僅在中國微網誌,他今年上過至少74次熱搜。
馬斯克與SpaceX的火箭合影。(圖源:《外交評論》)
截至目前,馬斯克擁有6727萬推特粉絲,他呼風喚雨的影響力也讓美國的金融業頭疼。
今年1月,馬斯克一則推文成為了視訊遊戲零售商GameStop股價飙升的催化劑。這家經營陷入困境的企業,在美國散戶投資論壇Wallstreetbets和馬斯克的帶領下,股價在短短三周内從20美元推高至469.42美元的高位,狠狠割了一把華爾街資本家的韭菜。
以至于彭博社專欄作家萊文在2月寫道,“現在的金融業裡,公司的價值不是基于它們的現金流,而是基于它們與馬斯克的接近程度”。
馬斯克還積極推廣虛拟貨币,甚至包括作為笑話而誕生的狗狗币。即便是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在2018年指控他利用推文進行證券欺詐後,被迫交出了2000萬美元罰款并辭去特斯拉董事長的職務,馬斯克也還在繼續刺激着監管機構的神經。
馬斯克推文對狗狗币價格指數的影響。(圖源:Tradingview)
馬斯克于今年1月份在他的Twitter個人資料中添加了#Bitcoin的标簽後,比特币的價格就能立即上漲11%。不僅如此,他在今年還曾嘗試過接受客戶用比特币支付來購買特斯拉汽車,但後來又多次反悔,且每次都會引發币市的震動。
馬斯克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堪稱無死角打擊,甚至還會讓自己的财富貶值。
為了行使2022年到期的股票期權,馬斯克理應部分出售他持有的特斯拉股票。這原本不是一個人盡皆知的資訊,但馬斯克卻将此事大肆聲張,于11月6日在推特上公開發起了投票,聲稱是“征求Twitter使用者的同意”。
這導緻一度位于曆史高位的特斯拉股價在短短幾天内下跌約四分之一,公司市值蒸發了約600億美元,馬斯克的個人财富貶值了幾乎同樣的價值。
但對于不買豪宅、不買遊艇的馬斯克來說,賺錢隻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截至12月23日,馬斯克已兌現了近9成出售股票承諾,已經湊齊110億美元稅款。
埋頭苦幹的實業巨頭
“我正在考慮辭掉工作,做一名全職的、有影響力的人,”馬斯克在12月10日發的這條推文再次引發熱議。也許真正與他長期共事的人才會了解,馬斯克許多有争議的推文,都是他工作到精疲力竭時的産物。
馬斯克的工作強度遠超996,每周7天會花費80—90小時在特斯拉和SpaceX的關鍵項目上。
即便如此,馬斯克的事業還是充滿了挫敗。他曾創立美版支付寶PayPal的前身X.com,卻在外出度假時被董事會投票辭退;當他零基礎地試圖開創電動車和商業火箭行業時,被所有人都當做騙子。
1995年,24歲的馬斯克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Zip2。(圖源:《時代周刊》)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特斯拉一度幾乎破産,即便是該公司在2010年上市後也沒能完全擺脫困境,多次面臨危機。那段時間,馬斯克經常會在産能緊張的時候睡在工廠,試圖親自解決裝配線問題。而當特斯拉電動車取得成功後,馬斯克卻在2018年8月失去了特斯拉董事會主席的位置。
2012年6月,馬斯克在美國加州弗裡蒙特工廠發表講話。(圖源:路透社)
與特斯拉相似,SpaceX也多次差點讓馬斯克破産,它的第一枚火箭獵鷹号在2008年進入軌道之前失敗了三次,“SpaceX的火箭又炸了”一度淪為笑柄。
如今,這個患有自閉症的南非人,能夠讓美國政府和工業界屈服于他的雄心壯志。
特斯拉已經成為全球電動車行業毋庸置疑的先驅,帶動了一衆傳統車企投身生産電動車,在這個低碳成為全球共識的年代格外珍貴。今年10月,汽車租賃巨頭赫茲公司還宣布,計劃購買10萬輛特斯拉汽車,這筆總價約42億美元的大單也一舉成為電動汽車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交易,并鎖定了特斯拉約10%的年産能。
SpaceX則幾乎是複興了陷入低谷的美國航天事業,其火箭回收技術已經日漸成熟,它在今年4月赢得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獨家合同,将負責美國宇航員的下一次登月。與其他涉足航天産業、“玩心更重”的富豪們相比,馬斯克想要移民火星的夢似乎更加真實。
也許正是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敗,馬斯克才會對一個個看似希望渺茫的事業保持着信心和熱情,同時他那宇宙級的野心也可能讓他“不屑于”對地球上某些事情負責。
獵鷹9号火箭于4月23日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圖源:歐洲航天局)
馬斯克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仍試圖強行讓特斯拉工廠開工,他生産太陽能瓦片的公司也已經陷入經營困境,他還警告稱SpaceX有可能破産。馬斯克的星鍊計劃希望發射4.2萬顆衛星,但這一工程對近地軌道的占用和太空垃圾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此外,他的超級地下隧道項目也被批評者指出不如普通地鐵有效且公平。
不僅如此,馬斯克對虛拟貨币的支援也與他支援電動車以求減碳的目的相沖突,虛拟貨币的挖礦行為本身就會消耗大量的電力。
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經對今年頻繁引發事故的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展開調查,特斯拉今年還因種族歧視問題被判決賠償一名黑人員工1.37億美元。
“他是一個人文主義者,并不算是個好人,他貪婪地追求着推動全人類進步的榮耀感,”馬斯克的老友、火星協會的創始人祖布林對其評價道,“天才可以用來評價他,而非智慧。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馬斯克也是明智的,他明白自己時間有限,是以不願被規則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