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業公司撒謊的正确姿勢是怎樣的?

  吹捧自己的産品團隊,編造融資金額,誇大使用者數量,吹噓使用者活躍度……創業公司撒謊的動機無非是為了盡快高估值融到更多資金。雖然站在創業公司的角度看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大家好像對撒謊是深惡痛絕的。

  因撒謊被揪出的典型一畝田、遊俠電動車、雲視鍊等。一畝田因為“号稱日交易額破3億”以及部分交易資料被質疑造假,黃修源在482天制造的可以對标特斯拉的遊俠電動車被質疑改裝的特斯拉,看上去高端的雲視鍊也被質疑玩概念、基本資訊造假。另外,信誓旦旦要給員工發1個億最後認慫的90後CEO餘佳文更是一個騙子。

  當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因撒謊而陷入信譽道德危機,自然對現在的網際網路創業環境也是一種沖擊。因為創業公司以誘惑投資人的造假,會耗損公衆和資本市場對新一代網際網路企業信心。另外即使撒謊造假的創業公司在最初得到了部分投資人的投資,但在未來很可能會因某些蛛絲馬迹而被拆穿,進而陷入不利的境況,這就是所謂的網際網路自淨功能。

  是以現在,有識之士都認為創業公司從長遠來看,最好不要去撒謊造假,而是踏踏實實去做好産品,做好營運。不過,問題是:

  完全不撒謊就一定是正确的嗎?

  《論語》中,孔子在讨論“什麼是士”的問題上,說“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言必信,行必果,不過是一種小“士”,完全不能跟“大”士相比。孟子又說“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也就說隻要義之所在,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儒家其實是重信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又反對呆闆頑固地去恪守“信”。

  這與現如今的投資環境是相似的。如今順應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國迎來一個圍繞TMT的創業潮,而TMT投資人偏偏就喜歡創業者有新鮮的概念。在這種環境之下,隻是恪守“言必信,行必果”很可能會被其他懂概念的競争者超越過去,而自己恐怕連一輪投資都得不到。這時候完全可以拿馬雲出來說事。

  馬雲是撒過謊的,或者說馬雲沒有少撒謊。馬雲在最初投身網際網路創業的時候,曾将比爾蓋茨搬出來,說比爾蓋茨說過“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後來馬雲承認其實是自己借世界首富的名聲“炒作”網際網路。馬雲撒謊了,但不能說馬雲是不好的淘寶是失敗的。

  另外,幾乎所有的創業公司都吹過牛,也都撒過謊。尤其是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基本都在說自己“賣的不是産品,而是生活方式”。

  哪個創業公司沒有撒過謊吹過牛呢?完全不撒謊不一定是正确的,過度撒謊自然也是自掘墳墓。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樣撒謊才是創業者正确的姿勢。

  首先,确定自己是順應大勢的創新,你怎麼吹牛都行。

  馬雲撒的謊是,比爾蓋茨說“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但事實是,互聯确實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馬雲在這裡扮演的不隻是一個撒謊者,其實更像是一個預言家。

  其次,做好産品才是撒謊吹牛的基礎。

  黃修源做出的做出的所謂“遊俠電動車”,在釋出會上不讓人摸不讓人碰,而且毫無基礎就可以“400多天做出一輛汽車”本身就是值得質疑的。産品有問題,就算黃修源再去賣情懷也是打動不了人的,甚至還被打上“騙子”的烙印。是以要充滿底氣地去撒謊吹牛,你得有拿得出手的産品或模式。

  再次。資料撒謊,要注意不要過分。

  你可以沒有一個好的CFO,但要有常識。一畝田資料被質疑,因為在“一畝田”的PC端網站上出現了這麼個資料:

  ——“6小時前劉老闆采購了999.999噸毛桃。”

  ——“9小時前老闆采購了1073741.8235噸的洋蔥。”

  107萬噸洋蔥是什麼概念?要知道,盛産洋蔥的西昌,洋蔥年産量也不過30多萬噸!這是哪個老闆一口氣買了三個南昌的洋蔥?很明顯這個107萬噸洋蔥的單筆銷量實在是太假,太可笑。是以創業者要造假,尤其是在資料上要悠着點。

  最後,吹牛的模式可以來一套。

  在知乎上,有一個關于一畝田如何盈利的提問,獲得點贊數最多的答案是這樣的。

  1、講故事,講述創業者如何接觸農業到利用網際網路帶動農業産業更新的過程。

  2、講概念,說幾個方向,幾個方向都失敗了,然後有一個方向是我們要的,然後B2C/B2B等等。

  3、講資料,幾個資料,從幾個人到幾千人的員工數,線下就有占有85%以上,從一個月50W的交易額到一天最多3 億+的交易額。

  4、講政策,政府2015出台XXXX農業扶持計劃白皮書!XXX将迎來XX風口。

  5、畫大餅,未來的我們,将實作XXXXX億的交易額,将做世界第一農産品交易平台。

  這個可以拿來用。

  這篇政治不正确的文章但願能給在撒謊的路上苦苦掙紮的創業者帶來一點方向。

本文轉自于明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ayu/1690406,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