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進一步激活雙創活力?政府采購更大傾斜給創業公司

如何進一步激活雙創活力?政府采購更大傾斜給創業公司

市場研究公司Preqin的資料顯示,從2018年Q3開始,我國季度風投總額一直在逐漸下滑,今年Q2相比去年同期更是下降77%,筆數幾近腰斬。

面對如此大環境,以政府為主導的雙創産業及舉步維艱的創業公司該何去何從?從全球經驗來看,向創業公司開放政府采購市場的做法或可借鑒及深入。

将1/3政府采購市場傾斜給中小企業

總體上來看,采購傾斜政策在國外推行了多年,算得上一種成熟做法。

以美國為例,2018年,美國政府一共授予小企業1200億美元合同(資料來自美國小企業管理局),這一數字快趕上美國同年風投總額1309億美元(資料來自PichBook)。

美國政府相關政策規定,“将25%的政府采購合同授予小企業”。2018年是美國政府連續第6年達成這個目标。

除了美國,澳洲和印度也出台了類似的采購傾斜政策,并且加大了傾斜力度。莫裡森政府承諾将35%的聯邦合同配置設定給中小企業,之前為10%;印度政府強制要求公共企業将其采購總額的25%配置設定給中小微企業,之前這一比例為20%。

其實,近幾年我國也在開始這麼做。

中央層面,2018年财政部部長肖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上要求各地政府“向中小企業預留政府采購份額”;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級政府完善政府采購支援中小企業的政策,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傾斜。

地方層面,2015年北京市将全市300萬元以下的政府采購項目全部給予中小微企業;今年,天津市出台《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至少将政府年度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30%留給中小企業。

線上交易平台可降低25%采購成本

在做法上,全球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呢?

比如,建立線上采購平台。印度政府在2016年8月推出“政府電子市場(GeM)”,要求所有政府部門必須從GeM上采購産品和服務;英國政府在今年推出線上市場Spark,科技創業公司可以通過它為公共部門提供物聯網、AI等科技創新産品;美國政府目前正在打造一個電商平台,以友善各機構采買辦公用品、工具、硬體等基本物品而無需走傳統政府采購流程。

此舉在友善小企業的同時,也大幅降低了政府的采購成本(平均而言,GeM為印度政府節省了25%的采購成本),是一項雙赢舉措。相信在未來還會有更多國家引入類似平台。

在國内,類似平台也開始出現。在2017年底,北海市政府采購電子化交易平台“政采雲”正式上線。該平台集“網上超市、反向競價、線上詢價”于一體,采用“線上直購、線下配送、平台監管”的政府采購模式,所有采購活動都能在網上實作。這是我國地方政府對線上采購的一次探索。

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

http://www.ctoutiao.com/2115464.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