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家書》:字字珠玑,盡顯人生智慧

《曾國藩家書》:字字珠玑,盡顯人生智慧

《曾國藩家書》共收錄曾國藩家書435通,其中《與祖父書》14通,《與父母書》48通,《與叔父書》9通,《與弟書》249通,《教子書》115通;另附《緻夫人書》、《教侄書》等7通。

該書記錄了曾國藩在清朝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長達30年的為官和從武生涯。書中所涉及内容非常廣泛,涵蓋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教子治家、交友識人、為官從政等方方面面,上自祖父母至父輩,中對諸弟,下及兒輩。

《曾國藩家書》雖然讀來平平淡淡,但是細細品味,你就能深刻感受其背後蘊藏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

《曾國藩家書》:字字珠玑,盡顯人生智慧

1.莫怕寒碜二字,莫怕悭吝二字,莫貪大方二字,莫貪豪爽二字。

在曾國藩眼裡,勤儉節約是家族興旺的根本。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立了幾次戰功,便産生了一些驕傲心理,行為上也開始有些奢狂。

他告誡弟弟一定要“節儉”上下功夫。不僅在家常用度上要節儉,在修建房屋、辦公費用、人情往來等方面也都要做到節儉。

節儉是為了培養堅強不息、自強不息、克制物欲、奮發圖強的精神品質。

2.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讨人嫌離不得個驕字,弟切戒之。

“奢”、“逸”、“驕”,三個字被曾國藩視為衡量人生失敗的标準,他說若不能将這三字的惡義戒去,人生則堕落必敗!

“成由勤儉敗由奢”,驕奢懶惰是失敗的溫床,守得住貧苦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曾國藩時常将這句話警醒自己,并訓誡後代要戒驕戒躁、遠離奢侈,保持慎獨。

3.我在京寓,食膏粱而衣錦繡,不能分母親之勞,每一念及,不覺汗下。

百善孝為先,盡管曾國藩對父母長輩恭敬孝順、多為照顧,但他經常為不能親身孝敬而愧疚自責。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人的一生十分短暫,盡孝時短,莫留遺憾。

4.姑息之愛,使兄弟惰肢體,長驕氣,将來喪德虧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姑息之愛,是指沒有原則的溺愛。

兄弟睦愛,是孝悌家風的應有之意。

曾國藩認為不講原則的姑息縱容,隻會讓弟弟們滋生懶惰、驕橫之氣,将來成為一個沒品德,沒操行的人,同時這也是對父母的不孝。

《曾國藩家書》:字字珠玑,盡顯人生智慧

5.士人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

讀書學習,任重而道遠,但首先要先學會讀書。

讀書要做到有志向,有見識,有恒心。

有志向,心中就有理想,就不會甘于平庸。

有見識,就有思考判斷,就會深思高遠,審視清明。

有恒心,就有堅持不懈,就會善始善終。

6.古來言兇德緻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

傲慢與多言,是人生失敗的兩大緻命因素。

曾國藩剛入翰林院時,春風得意,在親友面前誇誇其談。

事後後悔萬分,深刻檢討自責、改正,把“立身不以妄語為本”作為人生信條。

這也是他從人生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寶貴訓誡。

7.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欲去驕字,總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戒驕戒惰,就是不要輕易取笑别人,也不能滋生懶惰之氣。

曾國藩讀了在家守祖業的弟弟曾國潢的來信後,看到了弟弟已經已經出現了“驕”和“惰”的苗頭。是以他以嚴厲的語氣,批評了這個小他九歲的弟弟。

做人做事,堅守“謙謹”,力戒“驕惰”,這才是真正的載福之道。

8.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發奮自強,是處世立身的根本。

“看書寫字,從未間斷,選将練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強能立工夫。”曾國藩不論是看書寫字,還是帶兵打仗,都堅持不懈,處處留心。是以才做到了自強能立。

辦事圓融 , 是處世立身的方法。

“奏疏公牍,再三斟酌,無一過當之語自誇之詞。此皆圓融能達工夫。”曾國藩對于奏折公文,都經過再三斟酌,沒有一句過分的話和自誇的詞。是以才做到了圓融通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