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市貧困殘障人士樊金泉靠勤勞的雙手,過上美好生活——"小豆芽"孕育富之路

作者:諸城融媒

10月23日,記者在市王街社群雙莊的雙莊全力有機豆芽廠看到範金泉時,正看着豆芽的生長,忙碌而快樂。

全市貧困殘障人士樊金泉靠勤勞的雙手,過上美好生活——"小豆芽"孕育富之路

圖為範金泉看着豆芽的生長

  49歲的範金泉是殘障人士,但10年前情況并非如此。2011年5月,範金泉因突發腦出血被送往醫院。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和親戚的悉心照顧,雖然生命得到了挽救,但一直卧床不起,生活無法照顧自己,回到家後經過一段時間由父母照顧,隻能漸漸地勉強能走路。當範金泉還在為傷勢而苦惱時,他的妻子把他留給了女兒和家裡其餘的财産。範金泉一度郁悶,對人生失去了希望。

  "對于殘障人士來說,其實不是别人看不起你,而是不能活出自己的那顆心......"在了解了範金泉的情況後,王健聯專職官員李曾儒成為他家的常客,就像他家門口的範金泉心理指導一樣,也為他申請了殘疾證,社群和街道也幫助範金泉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

全市貧困殘障人士樊金泉靠勤勞的雙手,過上美好生活——"小豆芽"孕育富之路

  2013年秋季,市殘聯幫助範金泉報名參加濰坊市殘聯舉辦的技能教育訓練班,學習綠色無公害豆芽生産技術,免費發放豆芽生長機。學會回家後,經過範金泉的修行,技術越來越熟練。早期的好豆芽隻能上街賣,然後轉移到周邊的集市上,在殘留工會和各界朋友的幫助下慢慢打開市場,鄉鎮集市、學校醫院、養老院等一些大型企業都成了固定的客戶。憑借一技之力,扇金泉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憧憬,每一天都充滿能量,經濟收入也在逐漸增加,生活品質也在逐漸提高。

  範金泉告訴記者,不要接觸土壤,不要使用任何添加劑,不要使用化肥和農藥,使用磁化水,使豆芽自然生長,豆香濃郁,口感好,這種有機芽在市場上,很快被消費者歡迎。

全市貧困殘障人士樊金泉靠勤勞的雙手,過上美好生活——"小豆芽"孕育富之路

圖為黑龍江黑地大豆精選

  "選擇,泡泡豆,水,通風...每一步都是井1,如果你沒有控制住,芽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說到豆芽的好處,範金泉給記者算了一下,一斤大豆可以栽培3斤豆芽,不計種子和人工成本,純利潤在一塊以上。現在,我們有6台豆芽生長機,一天可以生産300多斤豆芽,使明年的利潤在10萬元左右。2016年,範金泉被評為山東省殘障人士自雇标準承擔者。

  創業成功後,範金泉實作了自力更生。為了不斷提高生産技術和生産能力,2018年,範金泉去濰坊參加強化學習,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現在的女朋友——劉曉輝,兩人在溝通中了解了對方的經曆,彼此後悔,婚姻安定下來。從此,範金泉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對美好生活的期望更強烈,更有活力。

全市貧困殘障人士樊金泉靠勤勞的雙手,過上美好生活——"小豆芽"孕育富之路

  2019年,在聯合會的幫助下,範金泉注冊了泉彙農業合作社,招募了四名殘障人士加入合作社,免費為他們提供生産技術和銷售經驗等一系列教育訓練和服務,希望他們通過勤勞的雙手學習一項技能,過上美好的生活。

  範金泉已經從一個窮家變成了現在的小老闆。說到現在的日子,範金泉強烈感謝黨的政策對他的支援,感謝"母親"殘障人士協會的幫助。對于未來,他有更大的計劃:我們還計劃擴大廠區面積,将生産更多的有機豆芽推向民用市場、企業超等銷售管道,讓更多的人品嘗我們生産的有機豆芽。

  據介紹,近年來,城市殘障人士聯合會為232名殘障人士提供了自營職業支援,為669名殘障人士提供了職業技能教育訓練,并對265名家庭傭工和殘疾勞工的就業狀況進行了審計,安排了1271名殘障人士就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