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商湯科技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這一消息引來無數網友振臂高呼,中國的AI産業迎來了希望。
事實上,商湯科技的上市之路可謂是充滿了困難和艱險。然而商湯科技并沒有放棄,一直在争取着上市的機會。最終商湯科技實作了目标,邁入了港交所的大門。有人評價,上市能夠幫助商湯科技解決資金問題,未來商湯科技極有可能發展成為亞洲最強的AI公司。

亞洲最強的AI企業
商湯科技與依圖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并稱國内的“AI四小龍”,各個在AI行業内獨霸一方。但是與其他三家企業相比,商湯科技的技術水準更加強勁,商業布局也更廣。技術水準方面,商湯科技不拘泥于某一細微領域,而是實作了“遍地開花”的戰略。從人臉識别、語音輸入到AI晶片、AI機器人,目前AI行業各方面核心技術,商湯科技都有涉及。
商業布局方面,智慧城市、智慧工業、智慧醫療等AI行業的前沿項目,都在商湯科技的商業版圖之内,與其說商湯科技是一家AI企業,不如說商湯科技是一個“AI帝國”。目前,商湯科技已經拿下了七十多個全球冠軍以及八百多個AI發明專利,很多業内人士毫不避諱地誇獎商湯科技是亞洲最強大的AI企業。
而商湯科技之是以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成就,與其強大的科研團隊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事實上,商湯科技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創始團隊清一色的博士學位獲得者,其中湯曉鷗、王曉剛是麻省理工的校友,兩人均是麻省理工的博士,湯曉鷗還是麻省理工的教授。而另兩位聯合創始人徐立和徐冰,則是港中大的博士學位獲得者,兩人在學識實力上也是相當強勁。
然而商湯科技的學術實力還遠遠不止于此,截至目前,商湯科技的研發團隊中有四十位教授,二百五十多位博士,而科學家和工程師更是超過了三千名。也正是因如此,才使整個商湯科技企業科研技術如此強勁,整個企業散發着強大的學術氛圍,這個研發團隊對技術有着近乎瘋狂的執著。也正是這種執著,才使得商湯科技達到了如今的高度。
強大的實力背後卻是連年虧損
然而在商湯科技強勁的科研實力背後,其實是企業的連年虧損。翻看商湯科技近幾年的财務報表我們可以發現,近三年商湯科技都處在虧損之中,2018年虧損34.33億元,2019年虧損49.68億元,2020年虧損121.58億元,而今年專家預測商湯科技的虧損金額可能會突破150億元。
由此可見商湯科技不僅處于常年虧損,而且虧損的力度越來越大了,這讓很多人不免為商湯科技捏一把汗,縱使商湯科技這幾年頻繁融資十餘次,但是依舊沒有辦法緩解商湯科技緊張的資金鍊問題。
然而由于商湯科技的這幾年的财務狀況不是非常樂觀,是以導緻商湯科技的上市申請一直沒有通過,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商湯科技很可能會因為資金問題陷入絕境,好在關鍵時刻國家出面為商湯科技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扶持,這才使得商湯科技能夠順利上市。事實上,商湯科技之是以這幾年一直處于虧損之中,原因并非經營問題。
首先,商湯科技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非常龐大,這幾乎是國内科技企業的通病,目前國内很多大型的企業為了研發技術基本都在舉債度日。而商湯科技這樣的學術派,自然也不會落于人後,目前國内AI企業中,商湯科技每年的研發投入是最高的,每年能達到數百億美元。
其次,商湯科技的研究技術過于前衛,目前很多技術還沒有用武之地,是以這些技術的變現能力非常有限,這也是商湯科技的研究成果變現困難的重要原因。
總結
總的來說,商湯科技上市對于國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這意味着這家亞洲最強的科技企業終于不用再為資金而發愁。但是,商湯科技要注意的是不能夠忘記初心,在資本介入後,因為具有逐利性,有的時候不會允許企業過于理想化,商湯科技很有可能會是以放棄一些變現能力較弱的研發項目,甚至還有可能被資本左右發展方向,這是非常麻煩的事。
被“燒”出的AI獨角獸,三年虧損百億,拿下八百多項專利
3年虧損百億,坐擁3000名工程師,這家AI龍頭企業,終于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