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範軍 (Frank Fan) 新浪微網誌:@frankfan7 微信:frankfan7
有個故事說某人經過了一個建築工地,看到有些人站在好幾層高的腳手架上,在一面牆前忙活着,問你們在幹什麼呢?第一層的人答道:“這不明擺着麼?我在磊磚呢“接着問第二層的人,道:”我正在砌一面牆,不僅起承重的作用,在功能上是大廳走廊的一個連接配接部分,和其他很多部分都有聯系”。接着問第三層的人,說:“我在建一座智能大廈,未來在這裡辦公的人能在合理設計的空間内實作高效的合作”
如果拿這個故事來比喻IT架構設計的話,可能不太恰當。我隻是借故事傳達個意思。
第一層的架構師看到的隻是産品本身。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307/075610499.jpg"></a>
例子中指的是磚。按照客戶的要求,我給他壘磚就是了。我想的是磚怎麼壘的整齊,怎麼牢靠。至于其他的我不太關心。以産品為導向的供應商中,這種思維模式并不少見。因為過多關注産品本身,局限了你站的高度和思維方式。這需求特别清晰并不經常變化的情況下,這種專注可以帶來短期的有效收益。可是在當今多變的IT環境下,這種思維限制了可持續的發展,也消極的放棄了在産品之外增加利潤增長點的可能性。
第二層的架構師不僅看到自己的産品,還看到了整體的方案。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307/075611931.jpg"></a>
除了磚本身之外,看到了牆以及其他的連接配接部分。在大型的項目中,往往某些産品隻是全局的的一個部分而已,使用者真正關心的是整體方案是否能滿足需求,以及方案各個組成部分是否無縫整合。這就要求架構師能眼光更開闊一些,可以預見性的考慮整合中可能的風險和問題,并提前準備。
第三層的架構師看到的是商業價值。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307/075611547.jpg"></a>
IT項目的背後都有Sponsor,那麼Sponsor真正關心的問題是什麼,TA要實作的商業價值是什麼?如何衡量該價值的實作?第三層的架構師不應該太拘泥于具體實作的技術本身,而是更多關注願景實作、商業流程、IT運作模式以及持續IT服務等方面。這也就是所說的EnterpriseArchitect所關心的方面。
本文無意評判三層樓孰優孰劣,每一層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價值。而且每個人的職責能力時間也決定了TA隻能在某個方面有所側重。我隻是希望從思維的角度挑戰自己,讓自己在可能的情況下,多到不同的層面上看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同時可能為客戶創造最大的價值。
本文轉自frankfan7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frankfan/1248401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