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術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騙,小皇帝和百官驚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漢武帝晚年,随着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對身邊人的猜忌之心日漸增強,為鏟除一切有可能危及到其地位和性命的人,于是借助“巫蠱之禍”大開殺戒,将整個長安城變成一個碩大的“殺人場”。死于“巫蠱之禍”的人極多,其中便包括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即衛太子,或依照谥号稱“戾太子”)。

術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騙,小皇帝和百官驚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漢武帝晚年猜忍好殺,連太子劉據也不放過

“巫蠱之禍”結束4年後,漢武帝駕崩,臨終前下诏讓幼子劉弗陵即位(漢昭帝),并由大将軍霍光執政。然而昭帝即位之初人心不穩,加上霍光推行的政策觸犯了很多人的權益,由此朝廷内外懷念故太子劉據、反對霍光的人很多,進而給某些人打着故太子的旗号,制造動亂提供了良機。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漢昭帝即位的第6個年頭。

始元五年(前82年),在長安的街頭突然出現一個神秘的人物。這名男子乘着四周插有畫着龜蛇圖案旗幟的黃犢車,身穿黃色長衣,頭戴黃色的帽子,然後一路馳騁到皇宮北阙,對着守門衛士自稱是衛太子,如今要入宮複位。盡管劉據此時已被官方宣布死亡9年時間,但公車令卻不敢公開質疑、盤問來人,隻好匆匆忙忙地向漢昭帝和大将軍霍光彙報情況。

術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騙,小皇帝和百官驚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劉據雖然已死,但關于他的流言卻很多

皇帝和大将軍聽完彙報後,一時間也慌了手腳,在驚懼之中竟頒布诏書,讓公卿大臣們全部到北阙集合,以辨認來人是否真的是衛太子。盡管劉據死後被武帝定性為“叛賊”,并且還得了個“戾”的惡谥,但很多大臣私下裡卻很感念、憐惜他,覺得他是蒙冤而死。況且劉據死在外地,遺體并沒有運回京師,而是在當地草草掩埋,是以京師一直有傳言說他其實并沒有死,而是藏身在某處。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黃犢車,建黃旐,衣黃襜褕,著黃冒,詣北阙,自謂衛太子。公車以聞,诏使公卿、将軍、中二千石雜識視。長安中吏民聚觀者數萬人。右将軍勒兵阙下,以備非常。丞相、禦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發言。見《漢書·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傳第四十一》。

術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騙,小皇帝和百官驚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對于“衛太子”的出現,漢昭帝不知所措

是以等到大臣們看到來人後,有些人便言之鑿鑿地說是衛太子,而更多的人則是沉默不語,既不敢說是,也不肯說不是。正在這無比尴尬間,長安城中的官吏、百姓聞訊後紛紛跑過來圍觀,人數多達數萬人,一時間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好不熱鬧。這種情況下,一旦有人倡議擁護衛太子複位,極有可能會釀成事端,是以皇帝、大将軍、朝臣們異常的緊張,下令禁衛軍在阙下待命,以防止突發事件。

就在皇帝、大将軍、朝臣們手足無措之際,京兆尹隽不疑适時趕來,二話沒說便指揮屬吏們動手,将來人抓起來,并帶回衙門審訊。此時,有大臣站出來勸阻隽不疑,說此人是否真的是衛太子還不清楚,這樣急着拿下審訊,似乎不妥(“京兆尹不疑後到,叱從吏收縛。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引文同上)。

術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騙,小皇帝和百官驚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隽不疑下令逮捕“衛太子”,才平定風波

沒想到隽不疑根本不以為然,對這名大臣講,春秋時衛國太子姬蒯聩因違抗父親衛靈公而出逃,等到兒子姬辄繼承君位(衛出公)、姬蒯聩想回國時,照樣被兒子拒之國門外,這件事被孔子深為贊許,并載于《春秋》當中。如今,就算來人真的是衛太子,但因為他先前得罪過其父漢武帝,是以回來後照樣應當被當做罪犯抓捕、判刑,沒有任何的疑問。

不疑曰:“諸君何患于衛太子!昔蒯聩違命出奔,辄距而不納,《春秋》是之。衛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來自詣,此罪人也。”遂送诏獄。引文同上。

由于隽不疑的當機立斷,這場風波就此化解過去,漢昭帝和霍光也是長出一口氣。後經審訊,來人其實是個算卦的術士,名字叫方遂。據方遂供認,隻因衛太子昔日的屬官找他算卦時,偶然間提到他長得很像故太子,是以才使得他臨時起意,冒充故太子入京以希求富貴。案件審結後,方遂被判處腰斬。

術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騙,小皇帝和百官驚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風波過後,霍光對隽不疑非常器重

經過這場風波後,隽不疑在朝中的名聲大振,讓其他朝臣都自愧不如。大将軍霍光為籠絡隽不疑,便想将女兒嫁給他為妻,但被後者婉言謝絕。多年後,隽不疑因病被免官,最後病逝于家中。由于隽不疑執法嚴明,性情威嚴但不殘忍,是以在他死後,長安百姓都很懷念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