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术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骗,小皇帝和百官惊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汉武帝晚年,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对身边人的猜忌之心日渐增强,为铲除一切有可能危及到其地位和性命的人,于是借助“巫蛊之祸”大开杀戒,将整个长安城变成一个硕大的“杀人场”。死于“巫蛊之祸”的人极多,其中便包括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即卫太子,或依照谥号称“戾太子”)。

术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骗,小皇帝和百官惊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汉武帝晚年猜忍好杀,连太子刘据也不放过

“巫蛊之祸”结束4年后,汉武帝驾崩,临终前下诏让幼子刘弗陵即位(汉昭帝),并由大将军霍光执政。然而昭帝即位之初人心不稳,加上霍光推行的政策触犯了很多人的权益,由此朝廷内外怀念故太子刘据、反对霍光的人很多,从而给某些人打着故太子的旗号,制造动乱提供了良机。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汉昭帝即位的第6个年头。

始元五年(前82年),在长安的街头突然出现一个神秘的人物。这名男子乘着四周插有画着龟蛇图案旗帜的黄犊车,身穿黄色长衣,头戴黄色的帽子,然后一路驰骋到皇宫北阙,对着守门卫士自称是卫太子,如今要入宫复位。尽管刘据此时已被官方宣布死亡9年时间,但公车令却不敢公开质疑、盘问来人,只好匆匆忙忙地向汉昭帝和大将军霍光汇报情况。

术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骗,小皇帝和百官惊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刘据虽然已死,但关于他的流言却很多

皇帝和大将军听完汇报后,一时间也慌了手脚,在惊惧之中竟颁布诏书,让公卿大臣们全部到北阙集合,以辨认来人是否真的是卫太子。尽管刘据死后被武帝定性为“叛贼”,并且还得了个“戾”的恶谥,但很多大臣私下里却很感念、怜惜他,觉得他是蒙冤而死。况且刘据死在外地,遗体并没有运回京师,而是在当地草草掩埋,所以京师一直有传言说他其实并没有死,而是藏身在某处。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见《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术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骗,小皇帝和百官惊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对于“卫太子”的出现,汉昭帝不知所措

所以等到大臣们看到来人后,有些人便言之凿凿地说是卫太子,而更多的人则是沉默不语,既不敢说是,也不肯说不是。正在这无比尴尬间,长安城中的官吏、百姓闻讯后纷纷跑过来围观,人数多达数万人,一时间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人倡议拥护卫太子复位,极有可能会酿成事端,所以皇帝、大将军、朝臣们异常的紧张,下令禁卫军在阙下待命,以防止突发事件。

就在皇帝、大将军、朝臣们手足无措之际,京兆尹隽不疑适时赶来,二话没说便指挥属吏们动手,将来人抓起来,并带回衙门审讯。此时,有大臣站出来劝阻隽不疑,说此人是否真的是卫太子还不清楚,这样急着拿下审讯,似乎不妥(“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引文同上)。

术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骗,小皇帝和百官惊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隽不疑下令逮捕“卫太子”,才平定风波

没想到隽不疑根本不以为然,对这名大臣讲,春秋时卫国太子姬蒯聩因违抗父亲卫灵公而出逃,等到儿子姬辄继承君位(卫出公)、姬蒯聩想回国时,照样被儿子拒之国门外,这件事被孔子深为赞许,并载于《春秋》当中。如今,就算来人真的是卫太子,但因为他先前得罪过其父汉武帝,所以回来后照样应当被当做罪犯抓捕、判刑,没有任何的疑问。

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引文同上。

由于隽不疑的当机立断,这场风波就此化解过去,汉昭帝和霍光也是长出一口气。后经审讯,来人其实是个算卦的术士,名字叫方遂。据方遂供认,只因卫太子昔日的属官找他算卦时,偶然间提到他长得很像故太子,所以才使得他临时起意,冒充故太子入京以希求富贵。案件审结后,方遂被判处腰斩。

术士冒充已故太子行骗,小皇帝和百官惊恐不已,一大臣下令:拿下

风波过后,霍光对隽不疑非常器重

经过这场风波后,隽不疑在朝中的名声大振,让其他朝臣都自愧不如。大将军霍光为笼络隽不疑,便想将女儿嫁给他为妻,但被后者婉言谢绝。多年后,隽不疑因病被免官,最后病逝于家中。由于隽不疑执法严明,性情威严但不残忍,所以在他死后,长安百姓都很怀念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