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的魔盒被打開,從此世間便多了疾病、瘟疫、災難——自從1962年,貝爾實驗室三位傑出程式員——羅泊.莫裡斯、維克多.維索茨基、道格.邁克勞埃以“編制一些程式,讓這些程式根據某種規則自己在記憶體中生存、搏鬥”而理念而造就的“磁芯大戰”程式開始,計算機世界的潘多拉魔盒就此打開。當時三位積極探索計算機技術的優秀程式員大概不會想到,病毒之門被打開,直至今日陰影仍揮之不去。可悲的是,以技術之鑰打開的病毒之門,在半個世紀裡越來 越堕落,淪為一些人實施經濟犯罪或标榜自我的工具,在計算機世界四處遊蕩着病毒幽靈。
<b>病毒</b>——這個源自醫學界的名詞,被用在計算機中,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 資料,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複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式代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複制能力。計算機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種類型的檔案上。當檔案被複制或從一個使用者傳送到另一個使用者時,它們就随同檔案一起蔓延開來。
<b>木馬</b>——來自“特伊諾木馬”,指深入到内部進行攻擊與破壞的行為。現在的木馬程式一般是指,利用系統漏洞或使用者操作不當進入使用者的計算機系統,通過修改啟動項目或捆綁程序方式自動運作,運作時有意不讓使用者察覺,将使用者計算機中的敏感資訊都暴露在網絡中或接受遠 程控制的惡意程式。
<b>蠕蟲</b>——蠕蟲病毒是指利用網絡缺陷進行繁殖的病毒程式,其原始特征之一是通過網絡協定漏洞進行網絡傳播。
但目前,由于病毒,木馬,蠕蟲,腳本病毒這四類程式在不斷雜交中衍生,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态特性。為了行文友善,以下統稱為“病毒”,但其實四類程式的感染機制和編寫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請讀者們在閱讀的時候詳加辨析。
本文轉自wangshujiang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wangshujiang/42122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