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一八事變前夕,東北軍實力遠超關東軍,丢掉東北都怪這個人

1931年9月18日,每一個中國人應當銘記的日子。在這一天,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路軌,炮轟沈陽大學營,大舉侵犯中國東北。在短短三個月間,東北近1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3000萬同胞、大量的金銀财寶都落入了日寇的手中。東北淪喪,被外界視為中國的奇恥大辱。

九一八事變前夕,東北軍實力遠超關東軍,丢掉東北都怪這個人

令人感到憤怒的是,當時駐守在東北的東北軍實力并不比關東軍弱。陸軍方面,東北軍約有30萬主力,裝備的有馬克沁重機槍、勃朗甯重機槍,擁有大量的榴彈炮、野戰炮,甚至還裝備着坦克。在空軍方面,東北軍擁有作戰飛機250-300架。在海軍方面,東北軍擁有大小艦船27艘,裝備着中國最大的巡洋艦“海圻”号。從當時來看,東北軍是中國裝備精良、軍種齊全、戰鬥強勁的一支部隊。

九一八事變前夕,東北軍實力遠超關東軍,丢掉東北都怪這個人

反觀日本關東軍,在九一八事變前夕,僅僅有6個守備隊與一個常駐使團,總兵力僅萬餘人。但就在這種東北軍優勢明顯的情況下,張學良竟然發出了“不抵抗”指令。正是因為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導緻日軍如入無人之境,瘋狂侵略我國東北。位于東北的礦廠、兵工廠、銀行、飛機場等戰略設施悉數被日軍侵占。大量的武器裝備、飛機大炮留給了日軍,留給了這些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

九一八事變前夕,東北軍實力遠超關東軍,丢掉東北都怪這個人

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如果張學良有那麼一絲絲的骨氣,下令東北軍抵抗日本關東軍,東北也不至于在短短三個月間淪陷。而且東北軍實力占優,擊潰日軍并不是一件難事。試問一下,當東北軍狠狠痛擊日軍後,日軍哪裡來的自信“三個月滅亡中國”?東北淪陷,張學良應該背負曆史罪責,說他是千古罪人一點也不冤枉他。

九一八事變前夕,東北軍實力遠超關東軍,丢掉東北都怪這個人

距離“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88年,在這88年間,中國軍隊從弱到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應當清晰的認識到,人員數量、武器裝備并不是衡量部隊戰鬥力的名額,有骨氣、敢于向敵人亮劍、敢打敢拼才是軍人必備的素質,才是部隊戰鬥力的展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