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總督丁寶桢,發明一道菜名揚中外,大部分人都吃過

衆所周知,我國是一個餐飲文化大國。由于各個地方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的不同,是以形成了許多具有地方風味的菜系。其中以川菜、魯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最為出名。而在這八大菜系中,幾乎每一道代表菜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川菜代表菜之一的“宮保雞丁”的由來。

四川總督丁寶桢,發明一道菜名揚中外,大部分人都吃過

“宮保雞丁”的發明者為晚清四川總督丁寶桢。丁寶桢,字稚璜,貴州平遠牛場鎮人,于鹹豐三年中進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後來丁寶桢母親去世,他返鄉丁憂。恰逢遵義楊隆喜起兵造反,丁寶桢便傾家蕩産招募了八百勇士守護家鄉。鹹豐六年,苗民教匪叛亂時,丁寶桢又從民間招募四千人,先後收複平越、獨山等地。

四川總督丁寶桢,發明一道菜名揚中外,大部分人都吃過

鹹豐十年,丁寶桢擔任嶽州知府後,遣散之前招募的士卒。因為糧饷不足,是以他把最後僅剩的500兩銀子全都發給大家。但士卒們卻被丁寶桢的大義所感動,分毫不取,紛紛離去。同治元年,丁寶桢又擔任了長沙知府。後來丁寶桢在擔任山東布政使期間,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戰死曹州,他被彈劾協戰不力,恩降四品頂戴留任。

四川總督丁寶桢,發明一道菜名揚中外,大部分人都吃過

同治五年,一些與丁寶桢有怨的朝廷官吏又羅織罪名彈劾他,奏章到了曾國藩手中時,曾國藩向皇帝力保丁寶桢無罪。同時山東巡撫閻敬銘也表示對丁寶桢的欣賞,向朝廷表示,願退休讓丁寶桢接替自己的位置。于是丁寶桢成為了新任的山東巡撫。

四川總督丁寶桢,發明一道菜名揚中外,大部分人都吃過

在擔任山東巡撫期間,丁寶桢不僅兩治黃河水患、創辦山東首家官辦工業企業山東機器制造局,而且還幹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那就是誅殺權宦安德海。在擔任四川總督期間,丁寶桢又改革鹽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他一生清正廉潔、愛國愛民、造福百姓,是以在去世後,被朝廷追贈為“太子太保”,谥号“文誠”,入祀賢良祠。而他發明宮保雞丁就是在擔任四川總督期間。

四川總督丁寶桢,發明一道菜名揚中外,大部分人都吃過

傳說丁寶桢喜好烹饪,尤其對雞和花生米情有獨鐘。在擔任四川總督期間,他又愛上了吃辣,是以便研究出了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的菜。原本這道菜是丁寶桢的私房菜,但後來被廚師傳了出來,且越傳越廣,人盡皆知。當時人們問廚師這道菜的菜名,廚師想了半天說:“就叫宮保雞丁吧!”因為丁寶桢被追贈為“太子太保”,而太子太保又是“宮保”之一,是以廚師為了紀念他就将吃菜命名為“宮保雞丁”。後來宮保雞丁不僅成為北京宮廷菜,而且還流傳海外,成為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