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為何卻不得善終,朱棣連他家人都不放過

朱元璋的長子朱标去世後,他悲痛欲絕,為了讓皇位繼續傳于朱标一脈,朱元璋最後立了朱标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正式即位,是為建文帝。

朱允炆少不更事,對于國家大事毫無主張,在黃子澄等大臣的建議下,他草率決定削藩。當矛頭将指向朱棣的時候,他決心要起兵奪位。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打着“清君側,靖國難”的旗号起兵,發動了著名的靖難之役。最後在朱能、張玉、丘福等大将的幫助下,朱棣如願以償,奪得皇位。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就是靖難之役的第一功臣丘福。

他是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為何卻不得善終,朱棣連他家人都不放過

丘福當初在北平服役,很早就追随朱棣了,張廷玉在修撰《明史》的時候,曾這樣評價他:“福為人樸戆鸷勇,謀畫智計不如玉,敢戰深入與能埒。”就是說他才智雖然比不上張玉,但每次打仗的時候,他都身先士卒,毫不膽怯。

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丘福便和張玉等人聯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北平九門,為朱棣控制住了後勤基地。建文帝派平燕将軍征讨朱棣,丘福與朱能從淮河上遊偷渡過河,趁其不備将平燕将軍擊退,燕軍這才順利渡過淮河。

同年六月,朱棣正式登基,是為明成祖。作為擁立朱棣的第一功臣,丘福得以封官進爵:“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國公,祿二千五百石,與世券。”

他是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為何卻不得善終,朱棣連他家人都不放過

按理來說,丘福就該平步青雲,最後在年邁的時候告老還鄉,然後回去安度晚年。可事實上,丘福最後的結局十分悲慘,他作為靖難之役的第一功臣,為何卻不得善終,甚至朱棣連他家人都不放過?難道朱棣也像他父親朱元璋那樣,開始忌憚起功臣了嗎?

然而事實證明不是,因為永樂二年,朱棣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又讓丘福當了太子太師。衆所周知,朱棣十分喜愛他的孫兒朱瞻基,甚至有人說,朱棣之是以傳位給朱高熾,就是希望将來朱瞻基能繼位。

朱棣如此看重這個孫兒,卻讓丘福去輔導他,先後将太子、皇長孫都交給丘福教導,可見朱棣對他的信任,是以要說朱棣忌憚他,是不準确的。那麼丘福又為何不得善終呢?其實這都怪他自己。

他是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為何卻不得善終,朱棣連他家人都不放過

朱棣雖然立了朱高熾為太子,但是他心中一直搖擺不定,因為他的次子朱高煦也很優秀,朱棣對次子的疼愛,甚至超過了太子。其實他一直都看不上朱高熾,内心覺得朱高煦更像自己,加上朱高熾身材肥胖,每次行動都需要人攙扶,朱棣覺得他毫無君王的氣質。

丘福一向和朱高煦走得近,是以他一直支援朱高煦。他不止一次向朱棣提議,希望立朱高煦為太子,隻是朱棣一直猶豫不決。後來朱棣還是認為,他需要一位守成之君,是以仍然選擇了朱高熾。

然而丘福此人,就像明朝學者焦竑評價他那樣:“福質直無文,有勇力,善戰,辄輕敵深入。”其中“質”代表人樸素的本質,如今用在丘福這裡,就有些貶低的意味了。因為朱棣已經确立朱高熾為太子,然而他還是極力支援朱高煦,時間一久,就受到朱棣的反感。

他是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為何卻不得善終,朱棣連他家人都不放過

不過看在他有極強的軍事能力,朱棣也沒有将他怎麼樣。永樂七年,鞑靼可汗殺死朱棣派去的使臣,這使得朱棣龍顔大怒,他随即任命丘福為總兵官,與王聰、王忠等人率十萬精兵讨伐鞑靼。

朱棣擔心丘福久經沙場,屢獲戰功,此次會輕視敵人,于是在出征前特意叮囑他:“兵事須慎重。自開平以北,即不見寇。宜時時如對敵,相機進止,不可執一。一舉未捷,俟再舉。”丘福直言讓朱棣放心,便出發了。在行軍途中,朱棣還多次派人傳信,提醒丘福不要輕信敵軍言語。

當丘福軍隊到達鞑靼的時候,他早已将朱棣的告誡抛諸腦後。他先是丢下大部隊,自己私自帶領一千騎兵先行,在胪朐河擊退部分鞑靼騎兵,他嘗到一點甜頭後,便渡河追擊,結果俘獲了鞑靼尚書。

他是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為何卻不得善終,朱棣連他家人都不放過

丘福抓住鞑靼尚書後,逼問其大汗的去向,那人謊稱道:“聞大兵來,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裡。”丘福對自己信心十足,料想此人也不敢騙他,于是決定要帶兵追趕,一舉殲滅敵人。

此舉遭到衆人的反對,大家都認為這是敵軍的陰謀,不能輕易相信,隻有丘福自信這是真的,堅持要出兵。由于他是總兵官,衆人最終無法違抗他的軍令,便隻好跟着他出兵了。

在發兵的前兩日,鞑靼軍隊還作出敗退的假象,丘福便對此事更加深信不疑,于是決定乘勝追擊。衆人都勸他暫且停止發兵,等到主力軍隊彙合,再發兵也不遲。可丘福哪裡聽得進去,他一心認為鞑靼隻是虛張聲勢,實際上完全不是他對手,根本不用放在眼裡。

他是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為何卻不得善終,朱棣連他家人都不放過

看到大家都反對他,丘福大聲呵斥道:“違命者斬!”衆将無奈,隻好跟着他繼續追擊。沒想到果然中了計,鞑靼軍隊其實早就埋伏好了,等到丘福率軍一到,鞑靼軍隊立刻沖出來,将他們團團包圍。

最後大将王聰不幸戰死,丘福連同王忠、李遠等大将皆被敵軍俘虜,最後死于敵軍之手。此次明軍全軍覆沒。

朱棣得知此事後,雷霆震怒,決定禦駕親征讨伐鞑靼。知道丘福一意孤行,絲毫不将自己的囑托放在心中,結果導緻全軍覆沒後,朱棣立即剝奪了他的爵位,并将其全家流放海南。

他是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為何卻不得善終,朱棣連他家人都不放過

丘福完全就是一手好牌打爛,本來是一代功臣,深受明成祖信任,又有世襲爵位,在百年之後,必定會在史書上留下光輝的一筆。然而他卻在關鍵時刻,有些得意忘形了,因為他的冒進之舉,令無數将士無辜犧牲,也難怪朱棣如此憤怒了。最終還連累了家人,成為家族罪人,不免令人覺得唏噓。

(參考文獻《明史·丘福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