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宋名将狄青為什麼會被貶官,他是歐陽修害死的嗎

“流水的宰相靠嘴炮,外放的倒黴蛋全國跑”——此乃宋朝一大奇觀。

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在宋朝官場,那就是“三個文官狗咬狗”,明朝黨争厲害?比起宋朝那就是孫子。還好,北宋立國傳統好,蛤蟆文官随便噪。老趙家兄弟重文輕武,對文官比較優待。文官們“呱呱”亂叫,對錯沒事随便咬,咬好了我上你下,咬不好你上我下。腦袋不掉官帽無憂,頂死也就京官外放,更不會株連九族。

黨争不管對錯,隻看有利可圖;損人不利己也可以,還可以在士林留個“敢言”的好名聲。于是乎,在宋朝不管你是哪路神仙,誰出風頭誰遭殃。

“哥幾個,服氣嗎?狄青那配軍出身的窮小子,居然爬到咱頭上了?怎麼着,怼他?”

“附議!必須怼,怼到他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附議!怼到他大小便不能自理,做噩夢也得尿床。”

北宋名将狄青為什麼會被貶官,他是歐陽修害死的嗎

宋朝當官科舉取士,讀書那是有錢人家的孩子,窮人家怎麼辦?可以去學學狄青。狄青他哥犯事了,他去頂缸,被臉上刺字發配充軍。“好漢不當兵”那是給有錢人家孩子說的,窮人家孩子那就是鐵骨铮铮的漢子,狄青流血流汗靠着軍功一路晉升,受到韓琦、範仲淹這些大咖的賞識,成為樞密副使(軍事長官的二把手)。當時正好嶺南叛亂,狄青就跟皇帝宋仁宗說了:

“給俺幾百騎兵,一萬禁軍,保證把活給你幹的漂漂亮亮。”

宋仁宗:“不錯,勇氣可嘉,命你宣撫荊湖,全權負責,看好你哦。”話一說完,文官們不答應了:“我朝曆來規矩,大軍出征,文官統兵。”

“狄青一介武夫,不能專任”谏官韓绛曰。

宋仁宗:“那就派内官任守宗給他做個副手吧。”(任守宗是宦官)

“宦官更不能掌兵!”谏官李兌曰。

北宋名将狄青為什麼會被貶官,他是歐陽修害死的嗎

尼瑪,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你要怎地?遇着劉邦、朱元璋那樣的暴脾氣,估計現場就摁倒,讓他們嘗嘗缽盂大的拳頭了。不過,宋仁宗是出了名的好脾氣,不會罵人也不會打人,當下就手足無措了。還好有宰相龐籍和稀泥:“狄青應該沒問題,再派人就号令不一了。”

沒想到狄青“夜襲昆侖關,霹靂平嶺南”,很快立了大功。傳回朝廷,兩個大功臣狄青、孫沔直接被升官:狄青樞密使、孫沔樞密副使。尼瑪,武夫能當樞密使?之前還和稀泥的宰相龐籍就不樂意了,夥同一群人反對了一番。

狄青家的狗,頭上長了兩角,這兆頭不好啊,大家快來彈劾他......

歐陽修說了:“狄青位高權重,招來不好的謠言,不如外放做官,還可以保全。”

北宋名将狄青為什麼會被貶官,他是歐陽修害死的嗎

前面說了,北宋文官們太閑了,文采好的想蘇轼、範仲淹這類沒事就搞文藝創作,文采不好的就搞事情呗。文官們也不是多恨狄青,就是看誰出頭就不順眼。這不,龐籍這個宰相,他自己就先被人咬下台了。繼任的宰相陳執中,屁股還沒坐穩,就被轟下台了。

“狗頭長角”謠言還沒過呢,發了大水,狄青和家人在廟裡避水,也成了文官們彈劾的事。于是乎,耳根子忒軟的宋仁宗就給狄青貶官了,到陳州(今河南周口)做官去吧。隔年,狄青就病死了。其實,看看蘇轼屁颠兒往海南跑,狄青那是皇恩浩蕩呀。

北宋名将狄青為什麼會被貶官,他是歐陽修害死的嗎

都說是狄青“抑郁而終”,純屬扯淡!在北宋,京官外放太普遍了,你要是沒有被貶過三五次,出門都不好意思說你做過官。韓琦這個官場不倒翁,照樣也被貶過,王安石、歐陽修、範仲淹哪個不是幾上幾下?最出名的蘇轼,因為被貶官,半個國家都有“東坡肉”的味兒。蘇轼在被貶一路往南,廣東、海南都去了,幸虧澳洲不是宋朝的,不然蘇轼還得去澳洲“到此一遊”。狄青的待遇比蘇轼好太多了,人家蘇轼都沒氣死。

人家範仲淹在被貶的路上,還順便寫了一篇《嶽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自己抒情,捎帶把好友滕子京捧了一把。狄青唯一可以與嶽飛起名的宋朝武将,征戰沙場、馬革裹屍都不怕,氣度難道不比那些個臭文人?怎麼可能氣死呢?真的是因為病死了,當然歐陽修也沒害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