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宋名将狄青为什么会被贬官,他是欧阳修害死的吗

“流水的宰相靠嘴炮,外放的倒霉蛋全国跑”——此乃宋朝一大奇观。

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宋朝官场,那就是“三个文官狗咬狗”,明朝党争厉害?比起宋朝那就是孙子。还好,北宋立国传统好,蛤蟆文官随便噪。老赵家兄弟重文轻武,对文官比较优待。文官们“呱呱”乱叫,对错没事随便咬,咬好了我上你下,咬不好你上我下。脑袋不掉官帽无忧,顶死也就京官外放,更不会株连九族。

党争不管对错,只看有利可图;损人不利己也可以,还可以在士林留个“敢言”的好名声。于是乎,在宋朝不管你是哪路神仙,谁出风头谁遭殃。

“哥几个,服气吗?狄青那配军出身的穷小子,居然爬到咱头上了?怎么着,怼他?”

“附议!必须怼,怼到他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附议!怼到他大小便不能自理,做噩梦也得尿床。”

北宋名将狄青为什么会被贬官,他是欧阳修害死的吗

宋朝当官科举取士,读书那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穷人家怎么办?可以去学学狄青。狄青他哥犯事了,他去顶缸,被脸上刺字发配充军。“好汉不当兵”那是给有钱人家孩子说的,穷人家孩子那就是铁骨铮铮的汉子,狄青流血流汗靠着军功一路晋升,受到韩琦、范仲淹这些大咖的赏识,成为枢密副使(军事长官的二把手)。当时正好岭南叛乱,狄青就跟皇帝宋仁宗说了:

“给俺几百骑兵,一万禁军,保证把活给你干的漂漂亮亮。”

宋仁宗:“不错,勇气可嘉,命你宣抚荆湖,全权负责,看好你哦。”话一说完,文官们不答应了:“我朝历来规矩,大军出征,文官统兵。”

“狄青一介武夫,不能专任”谏官韩绛曰。

宋仁宗:“那就派内官任守宗给他做个副手吧。”(任守宗是宦官)

“宦官更不能掌兵!”谏官李兑曰。

北宋名将狄青为什么会被贬官,他是欧阳修害死的吗

尼玛,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你要怎地?遇着刘邦、朱元璋那样的暴脾气,估计现场就摁倒,让他们尝尝钵盂大的拳头了。不过,宋仁宗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不会骂人也不会打人,当下就手足无措了。还好有宰相庞籍和稀泥:“狄青应该没问题,再派人就号令不一了。”

没想到狄青“夜袭昆仑关,霹雳平岭南”,很快立了大功。返回朝廷,两个大功臣狄青、孙沔直接被升官:狄青枢密使、孙沔枢密副使。尼玛,武夫能当枢密使?之前还和稀泥的宰相庞籍就不乐意了,伙同一群人反对了一番。

狄青家的狗,头上长了两角,这兆头不好啊,大家快来弹劾他......

欧阳修说了:“狄青位高权重,招来不好的谣言,不如外放做官,还可以保全。”

北宋名将狄青为什么会被贬官,他是欧阳修害死的吗

前面说了,北宋文官们太闲了,文采好的想苏轼、范仲淹这类没事就搞文艺创作,文采不好的就搞事情呗。文官们也不是多恨狄青,就是看谁出头就不顺眼。这不,庞籍这个宰相,他自己就先被人咬下台了。继任的宰相陈执中,屁股还没坐稳,就被轰下台了。

“狗头长角”谣言还没过呢,发了大水,狄青和家人在庙里避水,也成了文官们弹劾的事。于是乎,耳根子忒软的宋仁宗就给狄青贬官了,到陈州(今河南周口)做官去吧。隔年,狄青就病死了。其实,看看苏轼屁颠儿往海南跑,狄青那是皇恩浩荡呀。

北宋名将狄青为什么会被贬官,他是欧阳修害死的吗

都说是狄青“抑郁而终”,纯属扯淡!在北宋,京官外放太普遍了,你要是没有被贬过三五次,出门都不好意思说你做过官。韩琦这个官场不倒翁,照样也被贬过,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哪个不是几上几下?最出名的苏轼,因为被贬官,半个国家都有“东坡肉”的味儿。苏轼在被贬一路往南,广东、海南都去了,幸亏澳洲不是宋朝的,不然苏轼还得去澳洲“到此一游”。狄青的待遇比苏轼好太多了,人家苏轼都没气死。

人家范仲淹在被贬的路上,还顺便写了一篇《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自己抒情,捎带把好友滕子京捧了一把。狄青唯一可以与岳飞起名的宋朝武将,征战沙场、马革裹尸都不怕,气度难道不比那些个臭文人?怎么可能气死呢?真的是因为病死了,当然欧阳修也没害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