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一戰,摧毀了曹操的自信,如此慘敗差點讓他喪命如此。因關羽重情重義,為報答曹操昔日厚待之恩而放了他一馬,是以曹操才能留下性命,後而感慨痛哭,若奉孝仍在,我怎會有此大敗!

▲圖檔:火燒赤壁劇照
此前,關羽已立下軍令狀,若沒能拿住曹操便是死罪。但事實上,他卻保住了一命,這是諸葛亮心軟了嗎?
并不是,看看同樣立下軍令狀的馬谡,因擅自妄為使得街亭丢失,撤軍之後,馬谡卻落得被斬首的慘境。同樣是立下軍令狀,關羽能留得一命,而馬谡卻是人頭落地,這是為何呢?
其實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關羽與馬谡在蜀漢陣營中的地位差别,論及地位和權勢,馬谡都不及他。諸葛亮就算有心要處死關羽,也沒這個能力。原因之二,兩人所立軍令狀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級别,而諸葛亮也沒有按照同等的法令去執行。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點,關羽是蜀漢陣營老大的結義兄弟,這個地位就相當于免死金牌了!劉備當老大,而關羽自然是老二了。更何況,關羽的資曆比諸葛亮都還要老,别提馬谡了,更何況劉備還不待見他。衆所周知,劉備的識人眼光屬于一流水準。
▲圖檔:桃園三結義劇照
在劉備創業之初,關羽就已經誓死跟随了,跟随劉備出生入死,情誼自然另當别論。關羽被殺,劉備舉國之兵前去報仇,便知他們的情誼多深。
接下來我們再看曹操被關羽放走後,衆人的反應。諸葛亮欲斬殺關羽,而劉備卻苦苦求情,說關羽雖然有錯,但畢竟是我結義兄弟,這過錯先記着,望日後将功補過。由此可見,諸葛亮就算有心想要處死關羽,也沒這個能力,隻得作罷。
▲圖檔:劉備求情劇照
關羽在蜀漢集團中有着堅不可摧的地位,自然不會輕易被處死。
反觀馬谡,雖得諸葛亮器重,贊他氣量過人,但是劉備對他卻是沒什麼好感的。劉備在臨終前,曾對諸葛亮說了這樣一番話:“馬谡言過于實,浮誇猶甚,此人不能擔大任,日後對他還要多番考察。”
▲圖檔:劉備臨終前劇照
諸葛亮心中卻是另有想法,他認為馬谡還是能有大用的。是以諸葛亮就讓馬谡任參軍一職,并且經常邀他到營帳中論及軍事,常常一談就忘了時間。
不過,器重歸器重,若是真犯下大錯,那麼該殺之時還是不能留情的。畢竟破壞了北伐事宜,死罪是不可赦免的。就算諸葛亮有心護他也沒這個能力。
▲圖檔:諸葛亮、馬谡讨論軍事劇照
是以說,關羽在蜀漢陣營中的地位,馬谡是比不了的,自然遭遇也不一樣。
至于第二個原因,當初諸葛亮讓關羽立下軍令狀,并且讓他去攔截曹操,其實早就算定了關羽是無法完成任務的,而諸葛亮交給馬谡的任務卻是不能有失的。
我們先來看看關羽立下的軍令狀,當時諸葛亮已經有言在先:“我并不是不想用你,隻是我擔心你太重情義,會把有恩于你的曹操給放走。”但是關羽卻一再保證能夠攔下曹操,将他捉拿住。
于是便有了這個軍令狀,如果放走了曹操,就軍法處置,毫無怨言。
▲圖檔:關羽立軍令狀劇照
諸葛亮已經料到了關羽會放人,之是以還派關羽去,其實是另有原因。
雖是三國鼎立,但蜀漢實力卻最為弱小。若是殺了曹操,那麼東吳一旦來犯,蜀漢是抵擋不了的。是以曹操是不能殺的,而且還得放他走。
當然,曹操須放但也不能明着放,還得換一個形式,讓人們看不出破綻。是以說,關羽立下的這個軍令狀壓根就是個形式而已,曹操順利逃脫才是諸葛亮的真正用意。既然關羽順利完成了任務,那為何還要懲處他呢?
▲圖檔: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劇照
至于後面的要軍法處置關羽,其實也就是意思一下,走個過場而已,他也算準了劉備會求情,于是諸葛亮便順水推舟,而關羽則保住了一命。同時,這也是諸葛亮借機壓制一下關羽的氣焰,讓他收斂一些,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馬谡的遭遇就不一樣了,諸葛亮交給他的任務就是要讓他認真作戰,而不是要見到街亭失守的局面。
雖然兩者都是立下了軍令狀,且都沒能完成任務。但是事情的性質卻完全不一樣,馬谡讓北伐大計付之一炬,是不可饒恕的,必死無疑的,是以諸葛亮隻得揮淚斬殺了他。
▲圖檔:諸葛亮揮淚斬馬谡劇照
現在大家應該領悟到諸葛亮的用意了吧。同樣是立下軍令狀,關羽可放而馬谡當斬,這已經是注定了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