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騙子在更新,我們也要更新!”警察蜀黍這麼帥,居然還會脫口秀?

“再說投資理财類詐騙,我一看那個收益,我都想報警......110嗎?我這有個理财收益百分之110......”

反詐脫口秀專場現場,5位如假包換的人民警察站上舞台,變身“段子手”,把工作中遇到的反詐宣傳案例轉換成“梗”,把滿場觀衆逗得直樂。

舞台上他們神情自若、發揮自如,而靜安分局站區派出所民警王予澤下台才發現,自己的襯衫已經濕透了,他自嘲 “一緊張就出汗”。他和同為站區派出所的民警孫怡豪還是在一周前剛剛接到上台講脫口秀的任務:看稿、改稿、配合宣傳、彩排、上台,在短短一個星期内圓滿完成。

如今詐騙的花樣越來越多,涉及的群體也會覆寫各種各樣的人群。“騙子在更新,我們也要更新。” 孫怡豪說。用當下最新的詐騙套路改編成段子,讓年輕化的閱聽人在笑聲中擷取最新的詐騙套路和防範知識,達到精準反詐的效果。

王予澤把講脫口秀比作“任務”,“既然接下來了就要義不容辭地去做。”當大家一起花了心思,收獲了觀衆的掌聲和笑聲,“說明他們聽進去了”。想到這,他也有着小小的成就感。

“騙子在更新,我們也要更新!”警察蜀黍這麼帥,居然還會脫口秀?

一次專場結束,王予澤和孫怡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已經是王予澤在這裡工作的第三個年頭,而孫怡豪是今年剛剛畢業開始工作。日複一日在轄區街面巡邏,王予澤的感受是:“轄區就像我們的後花園,每天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心裡大緻都是有數的”。

他知道每天大緻的列車班次:什麼時候人多,人一般從哪個出口出來,往哪個方向走,什麼時候可能造成擁堵,又是什麼時候可能造成混亂。他注意到有勞工在給火車站外圍的欄杆刷漆:“這裡的欄杆經常被人掰彎,需要時不時留意”。他知道哪塊區域什麼時候有人跳廣場舞:“最近人不太出來,前段時間有個糾紛。”

有一回,他後半夜在轄區内看到一輛計程車停了下來。這裡是火車站區域,居民很少,也就是說,很少有人會半夜打車來這裡:“這是一個小機率事件”。作為巡邏民警,他關注每一個小機率事件,就是為了排除安全隐患。他上前詢問,車裡下來一位走路有些搖晃的醉酒女性。他幫助聯系了她的家人朋友,確定她安全回家。

結果過了幾天,群衆送來了“驚喜”。王予澤本以為會是感謝信,沒想到收了一塊金屬牌匾,上面寫着“堅固的警民情就像不鏽鋼一樣”。這讓他十分暖心。因為他是派出所内年紀較輕的警長,這就被同僚戲稱為“小鋼警長”。

孫怡豪則是有個“打字機”的綽号:“主要是我話多。”平日工作裡,他們的身份一般是執法者,“通常都是比較嚴肅的”。但他也會盡量跟群衆多說幾句、多解釋幾句:“能讓他們盡可能了解、接受一點,我們的工作也會更順利一些。”

火車站區域是交通樞紐區域,孫怡豪發現,自己往路上一站,就會有人絡繹不絕地來問問題。去地鐵站、買車票、幫忙打電話……群衆的事無大小,他已經習慣了幫助群衆解決問題,“警察就是為人民服務嘛。”

“騙子在更新,我們也要更新!”警察蜀黍這麼帥,居然還會脫口秀?

“為人民服務”,王予澤也這麼說。日常巡邏也好、電話和上門勸阻也好、上台講脫口秀也好,“條條道路通羅馬,這些都是為了讓群衆構成反詐意識。”其實,他上台前就告訴自己,觀衆不笑也沒事,但希望自己講的内容,大家都能聽進去、甚至進一步傳播出去,“這樣我們的效果就達到了”。

王予澤還有一段兩年的武警經曆,三年的巡警工作下來,他說:“大家想象的警察可能每天過着刀口舔血的生活,後來我才發現,光榮始于平淡。”“民警”二字是“人民警察”的簡稱,無論是不是講脫口秀,他們都有需要堅守的崗位和職責:“大家就像一盞盞燈,到處都亮着,你走到哪裡都有警察可以幫助你。”他說,他也是其中這麼一盞。

“騙子在更新,我們也要更新!”警察蜀黍這麼帥,居然還會脫口秀?

來源:上觀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