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作者:Raul1166

清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最高峰,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将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奠定了中國今天的版圖,為國家領土做出了曆史貢獻。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确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清朝疆域圖(1820年)

但清朝統治中原之後,采取了愚蠢的愚民政策,通過文字獄、八股取士等各方面的文化專制,将整個民族的創新能力徹底扼殺。以及清朝統治者采取“閉關鎖國”的政策,限制經濟、文化、科技等對外交流,最終導緻中國進一步落後于西方國家。清朝後期統治者無力抵抗西方列強侵略,被迫與外國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開啟了百年屈辱史。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清朝後期疆域圖(1911)

清朝從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總計296年。從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号為清起,國祚276年。從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清朝結束于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統退位,曆經十二位帝王,(入關前2位,入關後10位)分别是努爾哈赤(天命)、皇太極(天聰、崇德)、福臨(順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曆(乾隆)、颙琰(嘉慶)、 旻甯(道光)、奕詝(鹹豐)、載淳(同治)、 載湉(光緒)、溥儀(宣統)。

其中順治是清入關後第一位皇帝,也是遷都北京的皇帝。康熙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也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帝。雍正是最勤政的清朝皇帝,在位13年共批閱奏折41600餘件。乾隆是掌握實權最久和壽命最高的皇帝,89歲去世,也是中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帝。道光是第一位簽訂不平等條約的皇帝,中國近代史開端的皇帝。鹹豐是清朝第一位“跑路”皇帝,面對英法聯軍侵略借口秋季圍獵倉皇逃亡到承德避暑山莊,是清朝割地最多的皇帝。光緒是賠款最多的皇帝,其中1901年《辛醜條約》中國對各國賠款達4.5億兩白銀,價息合計超過9.8億兩白銀。最後一位皇帝宣統登基年齡最小年僅3歲,也是清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清朝帝王順序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努爾哈赤

第一位: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号:天命,廟号:太祖(追尊),在位10年(1616-1626),清朝實際奠基者。1626年,68歲的努爾哈赤病死于叆雞堡(今遼甯沈陽于洪),葬于沈陽福陵。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皇太極

第二位: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643年),年号:天聰、崇德,廟号:太宗,在位17年(1626-1643),1636年時年45歲的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号“大清”,改年号為“崇德”。1643年,51歲的皇太極于盛京皇宮去世,葬于昭陵。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順治

第三位: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年号:順治,廟号:世祖,在位18年(1643-1661),清朝入關後第一位皇帝。1643年,福臨年僅6歲登基,1650年時年13歲的福臨提前親政,1661年,24歲的福臨于北京紫禁城養心殿去世,葬于清東陵之孝陵,遺诏傳位第三子玄烨。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康熙

第四位: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烨(1654-1722),年号:康熙,廟号:聖祖,在位61年(1661-1722),清入關後第二位皇帝,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1661年,玄烨年僅8歲登基,1667年時年14歲的玄烨正式親政。1722年,69歲的玄烨于暢春園去世,葬于清東陵景陵,傳位于第四子胤禛。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雍正

第五位: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735年),年号:雍正,廟号:世宗,在位13年(1722-1735),清朝第五位皇帝,清入關後第三位皇帝。1722年時年45歲的胤禛繼承皇位,1735年,58歲的胤禛于圓明園去世,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于第四子弘曆。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乾隆

第六位: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号:乾隆,廟号:高宗,在位60年(1735-1795),禅位後訓政三年,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曆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關後第四位皇帝。1735年,時年25歲的弘曆即位登基,1796年禅位于第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後改名為愛新覺羅·颙琰),開始訓政三年。1799年,89歲的弘曆于北京紫禁城養心殿去世,葬于清東陵之裕陵。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嘉慶

第七位: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60-1820),原名:愛新覺羅·永琰,年号:嘉慶,廟号:仁宗,在位24年(1796-1820)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1796年乾隆帝舉行禅位大典,時年37歲的颙琰即帝位。1820年,61歲的颙琰于承德避暑山莊去世,葬于清西陵昌陵,按嘉慶四年藏于乾清宮的鐍匣的诏書,由次子旻甯即位。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道光

第八位:清宣宗-愛新覺羅·旻甯(1782-1850),年号:道光,廟号:宣宗,在位30年(17820-1850)清朝第八位皇帝,清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中國近代史開端在位的皇帝,第一位簽訂不平等條約的皇帝。1820年,39歲的旻甯按嘉慶四年藏于乾清宮的鐍匣的诏書即位登基。1850年,69歲的旻甯于圓明園慎德堂去世,葬于清西陵之慕陵,傳位于第四子奕詝。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鹹豐

第九位: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年号:鹹豐,廟号:文宗,在位11年(1850-1861)清朝第九位皇帝,清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位擁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1850年,20歲的奕詝正式即位。1861年,31歲的奕詝于承德避暑山莊煙波緻爽殿去世,葬于清東陵定陵,傳位于長子載淳。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同治

第十位: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5),年号:同治,廟号:穆宗,在位14年(1861-1875)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朝第一位無子的皇帝,生母為慈禧太後。1861年,年僅6歲的載淳。1872年,17歲的載淳親政(實際無實權)。1875年,年僅19歲的載淳于紫禁城養心殿東暖閣去世,葬于清東陵惠陵,無子,由兩宮太後召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入承大統。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光緒

第十一位: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1908年),年号:光緒,廟号:德宗,在位34年(1875-1908)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入關後第九位皇帝。其父為道光帝第七子醇親王奕譞,其母為葉赫那拉·婉貞(慈禧之妹)。1875年,年僅4歲的載湉被慈禧太後立為皇帝,由慈禧太後垂簾聽政至18歲,1889年,光緒皇帝開始名義上的親政,實際朝中大權仍操在慈禧太後手中。1908年,38歲的載湉于中南海瀛台去世,後經專家研究載湉死于砒霜中毒,葬于清西陵崇陵,由慈禧太後指定溥儀繼承皇統。

清朝及清朝帝王順序

宣統

第十二位,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号:宣統,無正式廟号,在位3年(1908-1912),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清入關後第十皇帝,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1908年,三歲的溥儀即帝位,由其父載沣攝政。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1917年7月1日(民國六年)張勳曾擁其短暫複辟,十二日而敗,1917年7月12日,溥儀第二次退位。1967年,61歲的在北京去世,先葬于八寶山,1995年遷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