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目睹了移動計算革命驚人的發展速度。根據研究公司IHS Markit調查顯示,預計到2020年,智能手機将達到60億台之多。在這個地球上,超過一半的人口身上都攜帶着各種具有強大處理器、傳感器、相機、高速通信和智能應用的個人裝置。
而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一場聲勢浩大的泛在智能改革即将來襲,屆時将有很多技術被嵌入到我們的家中、雜貨店、辦公室、醫院以及交通運輸系統中。總之,泛在智能将會變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要素之一。
在《物聯網時代,無處不在的計算機視覺的崛起》以及《智能物聯網與霧計算發展趨勢》兩篇文章中,我們讨論了計算機視覺和AI中的一些技術趨勢,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将讨論什麼是泛在智能,并探讨物聯網(IoT)解決方案如何與泛在智能相結合以便更好地解決使用者、企業和社會的痛點。
什麼是泛在智能?
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歐盟委員會資訊社會和技術咨詢組(ISTAG)和飛利浦便已提出了泛在智能的概念,當時被定義為:
一種環境,由嵌入式系統、網絡、計算以及界面等部分組成,使得使用者能跨越不同的環境(包括家庭、辦公場是以及移動過程中),以簡單、自然的對話方式處理各種資訊,享受各種服務。
也有人進一步解釋:泛在智能是指一種嵌入了多種感覺和計算裝置,并能根據情景來識别人的身體姿态、生理狀态、手勢、語音等,進而判斷出人的意圖、并做出相應反映的具有适應性的數字環境。它通過智能的、使用者定制的内部互連系統能識别房子的主人,能通過人的行為自學習,判斷出人的意圖并做出合适的回報或動作。
而所謂的“環境”則具有以下屬性:
意識到個人的存在
承認個人的身份
結合周圍環境
辨識出運動的物體
适應不斷變化的個人需求
事實上,ISTAC并沒有嚴格界定何為泛在智能,它隻是在有限的範圍内對其所涉及到的技術以及市場的複雜性和快速發展有了比較恰當的認識。相反,ISTAC采用了一種相對全面的方法,确定了在技術、社會和商業等方面,需要為實作泛在智能進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在《泛在智能:從願景到現實》一文中, ISTAG列出了泛在智能系統一些主要的組成部分:
泛在智能組成部分
從上圖可以看出,左邊“環境”部分包含了傳感器、處理器、通信和自适應軟體,這幾個部分在過去幾年都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不久的将來,這些技術将會被應用到我們周圍的一切事物當中。而系統的智能(上圖右邊部分)程度将會決定泛在智能部署的成敗。
與你息息相關的周遭環境
Carlos Ramos、Juan Carlos Augusto和Daniel Shapiro三人曾經展示了一個關于泛在智能的例子,其核心内容是以人為中心:
泛在智能下人與環境互動模型
該模型需要一個可自動和準确跟蹤人員與環境互動的人工智能系統,智能代理或機器人将會自動執行任務,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重要的泛在智能因素
ISTAG還曾提出了一個全面的、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泛在智能開發視圖,強調泛在智能需要以人文關懷為驅動,而不是完全由技術驅動,同時還需要實作普通人也能控制。
以下列出幾項影響泛在智能采用的因素,同時這些因素也影響着大多數物聯網應用。
泛在智能影響因素
可用性
首先,泛在智能互動應該是無感的,不涉及所謂的學習曲線。由于受蘋果公司的設計理念影響,許多企業開始注重使用者友好的設計原則,也在其産品設計方面下了大功夫。泛在智能的影響将會更加深遠,在泛在智能的環境下,我們并不需要一本手冊來教我們怎麼操作,而是一旦我們身處這個環境下,身邊很多“事物”已經開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作。
技術可行性
第二點是借助最先進的技術,泛在智能下的物體能夠可靠地進行工作,充分考慮到所有軟硬體的精度、容量和故障安全措施等因素。前段時間,從微軟的聊天機器人Tay身上,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也會在不可預測的情況下“耍流氓”。也就是說,在充分了解複雜的人工智能系統的行為方面,我們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信任和信心
泛在智能需要在廣泛采用之前獲得使用者的信心與信任,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曾經說過,人工智能會像電能一樣,為企業和生活帶來巨大改變。提供泛在智能的物聯網基礎設施也将能像能源基礎設施一樣的存在。為了獲得大衆的信心,泛在智能需要将風險管理、資料安全和系統可靠性作為首要任務。
由于泛在智能變得更加流行和強大,隐私自然而然也就更新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識别和跟蹤人類是泛在智能的固有本質。是以我們需要明确定義在公共和私人空間下的隐私政策,進而獲得使用者的信任。企業将需要對其部署的泛在智能的功能屬性足夠開放。
社會和經濟影響
泛在智能的一個使命是增強環境中所有參與者的社會互動。舉一個例子,泛在智能實作之後将能夠增強老年人口的醫療保健、老年護理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另外,我們不能忽視利益相關者所産生的經濟影響。一方面,泛在智能無疑會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産力,但是也将永久改變許多行業中人類的工作職能,從這一點來說,泛在智能在許多地區的推廣也将受到一定的影響。
塑造未來使用者的典型例子:Alexa 像蘋果将智能手機帶入主流消費者一樣,亞馬遜也已經為大衆市場帶來了能與周圍環境互動的智能家居助理。盡管谷歌和蘋果緻力于自然語言和語音技術方面已經多年,但它并不妨礙亞馬遜成功地在2014年推出了語音控制助手Alexa。 亞馬遜的虛拟語音助手Alexa內建在一個Echo智能音箱中執行了一些簡單的任務。使用者可以不需要拿出智能手機操作的情況下設定鬧鐘、檢視天氣、播放音樂和建立購物清單。 最值得注意的是,Alexa還為使用者提供了一種與其他物聯網裝置進行交流互動的方式,而這種方式更加自然,此外一些物聯網廠商也可以為Alexa的平台添加一些新的功能以更好的控制他們的裝置。 通過口口相傳和低價政策,目前echo的銷售一直很強勁。據估計,今年亞馬遜的Alexa擁有70%的語音控制揚聲器市場。 最重要的是,新一代的消費者已經學會了如何召喚虛拟助手,而在這個過程中無需再借助手頭的終端裝置。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未來的泛在智能鋪平了道路。
泛在智能的未來趨勢
在這裡,将列舉四點社會和商業方面并且将影響泛在智能的應用的趨勢:
人口變化—醫療保健和老年護理
在許多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及日本等國家,由于人口老齡化和衛生保健專業人才的短缺,是以這些國家将會對輔助改善周邊生活環境的技術有更大的需求,也将使醫療保健和老年護理專業人員更有效地遠端監控和支援老年人。
安全
随着消費者意識到物聯網終端産品在保護家庭和财産方面的有效性,新一代安全攝像系統也将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這些系統将更智能,更準确,也更易于使用。
工作場所
泛在智能可以大大減少建築工地等衆多施工現場發生事故,許多事故的發生是由于缺乏遵守安全規定,但若全天候有螢幕進行監控或許會有所改善。此外,泛在智能實作之後将充當着人類的眼睛,如若出現意外可立即釋出警報,最大限度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電子商務—線上線下
目前,許多零售商已經開始在使用像iBeacon這樣的無線技術,當我們在實體店購物的時候,商家通過和。另一方面,像亞馬遜和阿裡巴巴這樣的電子商務巨頭開始探索無人超市,這也是它們線上線下的一部分。
這些商店積極利用先進的技術來實作泛在智能,他們的目标是為在實體店内購物的人們提供一個全天購的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總結
在提出泛在智能願景近20年之後,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很多願景依然能夠實作,随之而來的是,它将破壞許多領域的商業模式。當然在這之前,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是,泛在智能依然需要獲得公衆的信任和信心上下功夫,并且将需要不斷在準确性、安全性、可靠性和隐私保護方面進行大量的強調。
原文出處:物聯網智庫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5ODQyMA==&mid=2651199540&idx=1&sn=90610930c8f3258e431e57f0807f0a69&scene=19#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原文連結</a>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