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已經有北少林,為什麼後來又出現了南少林?

在我國少林分南北。北少林,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就是位于河南鄭州的那個佛教寺院。我們常說的“天下第一名刹”“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都和它有關。

有關南少林的說法就比較多了,其中以福建省内的最為出名。在福建省内有3處南少林,分别是莆田少林、泉州少林、福清少林。

已經有北少林,為什麼後來又出現了南少林?

莆田少林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莆田少林一開始并不叫少林,而是“林泉寺”。1986年,人們在西天尾鎮北部九蓮山麓發現一處古建築遺址,裡面有北宋年間的石槽、殘碑、石柱等。

這石槽比較重要,上面寫着“當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人們據此推斷,這便是南少林的遺址。

為什麼見到“僧兵”就能想到少林呢?

已經有北少林,為什麼後來又出現了南少林?

根據史料記載,隻有少林寺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僧兵”起源于北魏時期。北魏世祖西伐長安時曾查抄寺院,并發現了弓、矢、矛、楯等武器。可見,僧人習武并不是個别現象。

唐朝時期,天下大亂,李世民兵出潼關,進逼洛陽,不料被自稱鄭帝的王世充所擒,少林十三棍僧夜入洛陽城救出了李世民。

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這個故事有演義的成分,但少林僧人習武而且在隋末助唐卻是真實存在的。

已經有北少林,為什麼後來又出現了南少林?

李世民當了皇帝後,念及少林之功,特敕嵩山少林寺的昙宗方丈在福建莆田對林泉寺進行改擴建,形成了一座規模較大的少林寺。這就是後來的南少林。

以上有說法有部分是史實,但其中不少是推理,很難使人完全信服。

泉州少林的來源也有依據。

泉州少林,也就是鎮國東禅寺,位于泉州清源山東麓。鎮國東禅寺和少林扯上關系也和“十三棍僧救唐王”有關。話說,李世民做了皇帝後,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南下入閩建立了鎮國東禅寺。

已經有北少林,為什麼後來又出現了南少林?

目前,可以說明鎮國東禅寺就是南少林的主要依據有明抄本的《清源金氏族譜·麗史》、清抄本《西山雜志》、《臨濟正傳三十四世壽聖興國禅寺鐵山卓天二和尚合藏塔自銘》。

上述資料并不是官方信史,甚至記載還時有錯誤。真實與否,大家自酌吧。

已經有北少林,為什麼後來又出現了南少林?

福清少林位于福清市東張鎮少林自然村,相傳也是朝十三棍僧之一入閩建立。經過戰火的洗禮,福清少林也是淪為一片廢墟,後來得以重建。

福清少林的溯源也是比較困難。宋人梁克家著有《三山志》中,裡面就提到了福清“少林院”。具體這“少林院在哪已經不得而知了。

1995年,人們對福清少林遺址考古時,發掘了不少瓷器,瓷器上就寫有“少林”、“少林院用”、“少林大王”等字樣。

看來,福清少林也是有迹可循的。

已經有北少林,為什麼後來又出現了南少林?

最後說說南北少林。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有自己的看法,“在我們少林寺所有的典籍中,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南少林’字樣。但是,‘北少林寺’是有的,不過,那個‘北’字,不是指我們嵩山少林寺。”這個北少林在嵩山少林寺的北邊,其實就是嵩山少林寺的分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