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濟南的雪

濟南的雪(原創)

文/陳佩筠

清晨懶洋洋地從被窩裡爬起來,掀開窗簾,透過玻璃向外張望,好一陣炫目,隻見院子裡的車子、樹木、花壇上,遠近的樓房頂上,到處積滿了厚厚的一層雪,一片茫茫世界。一縷陽光反射到窗戶上,顯示出奇特的圖案——金花、銀花、六出寒花,美極了!啊,好大的雪!

這濟南的雪,是靜悄悄地下了,在人們睡夢中不知不覺地下了。昨天還是陽光燦爛,日暖風輕,不見朔風吹雁、黃雲白日曛的造勢,它就來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正是詩人的感慨。整個濟南城在一夜之間變成玉似的錦繡天地。這就是現代著名作家、戲劇藝術家老舍先生稱頌的“北中國”濟南的冬天印象吧。

我随着冬天的腳印,觀看濟南的雪景,一路并未感覺到如電視台播出的大雪預警的那麼嚴重。不見雪虐風饕的殘酷氣勢,不見兵(冰)戈劍戟、那寒風刺骨的恐怖,更沒有“萬徑人蹤滅”那樣的寂寞感孤獨感……我見到的是太陽暖暖的,路上有消防車和官兵們在清理路面積雪,交警在指揮車輛有序的運作,許多的攝影者在對着路旁的樹木景緻不停地拍攝,捕捉那銀裝素裹的雅趣鏡頭。還有雙雙對對的情侶穿着薄薄的婚紗,在雪地裡拍婚紗照,他們完全藐視雪的寒冷。到處都是風花雪月溢滿情懷的溫馨。這也證明了八十年前老舍先生說的“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濟南的雪是暖的……是一種神韻來裝飾濟南的冬天。濟南的天是藍汪汪的,濟南的水是綠晶晶的,濟南城的雪景是“出自唐代的高手畫出的水墨畫”。我很欣賞老舍先生的想象力。

但今日的濟南己不是老舍先生昔年見到的“窄窄的街道、山坡上矮矮的平房”。而今日泉城加上了現代派畫家的大手筆,畫成了全國一流的大美之都。在我的視野裡,摩天大樓如森林般矗立,雪在頂上光芒四射,分不清天上人間,也分不清日月星光。僅憑眼眸也看不見昔日“如日本護工戴着白色小髻似的小山”,因為四周都被高大巍峨的建築物遮住了視線。不變的是濟南的水,大雪覆寫,“它不但不結冰,反而在綠萍上冒着熱氣”,這就是72泉泉城的神奇!地下湧泉清冽潔淨,千年萬載汩汩地流淌不息。不變的還有那醉人的綠。我看見某部基地“柳韻河”畔那長長的柳堤排列整齊的柳樹,葉子全變成了白色,枝幹婀娜多姿,在那纖纖的柳絲白紗的裝扮下,仍見綠意盎然。照在清溪裡的柳影婆娑,更顯得妖娆妩媚,俨然是畫家水墨畫的再版。

接連幾天積雪未化,新雪又在紛紛揚揚地下。雖然氣溫在降低,可是身處溫室的我,并不感覺得冷。忽然又想起我國北方,在沒有暖氣的時代,祖宗就想出了對付寒冷的好辦法,就是家家戶戶砌土坑取暖禦寒。記得讀國中的時候讀小說《李有才闆話》,作家趙樹理寫了句反映當時北方民情的話:“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那種清貧恬靜的小農經濟生活情調,也很溫馨舒服。現在呢,家家戶戶安上了暖氣,從每年的初冬到來年的二三月,都躲在溫室内。室内的鮮花水靈靈地開,二月蘭花忘節序,九月菊花無綱常,移在溫室一同欣賞,該紅的照樣紅,該綠的依然綠,清香襲人,多麼惬意!溫室内貯藏的大白菜鮮嫩不枯;自來水管不凍不結,不像我們大别山那裡一下雪,自來水管不是破了就是凍了放不出水來。真羨慕濟南的冬天,羨慕濟南的環境優越,管它外面下冰刀子、雪椎子,毫不影響人們的生活。山東人真是享福。我寫了《春節探親濟南》一文,贊美濟南帶雪的冬天:“迢遙千裡到泉城,齊魯風情别樣新。不見園花能悅目,暗藏春色可怡身。大蔥烙餅烹年酒,玉米鍋頭敬客人。關外朔風吹裂石,室中溫暖勝三春。”難怪老舍先生說濟南是個寶地,山東下雪的冬天更教人留戀!

(本文來源:望月文學郵箱)

雪|濟南的雪

壹點号 望月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