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前言

“對于不可救藥的人的處置是比較好辦的,處死比讓他活着更減少一些罪惡,因為他們活着肯定會變成更壞的人。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廷杖錦衣衛(劇照)

起因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為加強皇權,創設廷杖制度,專門懲治那些違反亂紀的官員。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廷杖大臣(劇照)

結果

明朝曆代皇帝都延用朱元璋創設的廷杖制度,并相應地懲治過當代的大臣,雖能加強皇權卻極大的侮辱明代士大夫的尊嚴。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明朝廷杖制度

始末

1.受廷杖第一人

刑部主事茹太素,是朱元璋第一個廷杖的官員,從此以後廷杖制度被明代曆任皇帝所延用。說起茹太素,他的點也是夠背,一年前茹太素還是刑部侍郎,隻因與貪官有過交情,遭受牽連被貶為刑部主事。

雖然官職連降幾級,可茹太素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依舊夜以繼日地工作。俗話說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沒過多久麻煩又找到了他。茹太素不管做多大的官,都有着向朝廷進谏的習慣,一次他進谏内容大緻是說朝廷這幾年用人失當,留不住真正的賢才,任用宦官。

朱元璋聽完後憤怒不已,結合茹太素剛剛被貶,以為茹太素是在說他自己得不到重用,諷刺皇帝不會用人,一氣之下将茹太素綁到午門外處以廷杖。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茹太素(劇照)

2.廷杖茹太素的原因

太史令劉伯溫曾建議朱元璋取消廷杖,古人雲士可殺不可辱,把人綁到大庭廣衆之下挨一頓棍子,是個人臉上都挂不住,更可況是朝中的大臣。朱元璋覺得劉伯溫言之有理,可廷杖茹太素也有他的道理。

當時朱元璋剛登基不久,還立足未穩,要想鞏固皇權就要有君王的霸氣,自己的任何決定都要說一不二,不能任由群臣指手畫腳,廷杖茹太素其實也是殺雞儆猴。

茹太素被打的第二天,朱元璋又聽了一遍茹太素的谏言,細細一品認為茹太素說的有幾分道理。最終朱元璋把茹太素的奏折公示于朝,算是給茹太素賠了個不是。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茹太素

3.第一個被杖死之人

茹太素雖被打,但最後也博得了朱元璋的肯定,算是沒白挨打,可是同為朝中的大臣薛祥就沒那麼好運了。與茹太素相比,薛祥可謂是徹徹底底的受冤,當時朝中禦史彈劾戶部侍郎郭桓,說他勾結朝中官員暗地裡私自賣官糧。

朱元璋聽後惱羞成怒,指令手下要嚴查此事,所有與此事相關的人全部抓起來,嚴懲不貸。許多無辜的官員都是以事被牽連進來,薛祥就是其中之一。薛祥是當時朝廷中為數不多的清官,他曾在淮河治理洪水,得到當地百姓的一緻贊揚。

薛祥被抓後受過好幾次廷杖,有時都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在接二連三的廷杖下,身體和心靈遭受雙重打擊,最終薛祥慘遭亂棍打死。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薛祥(劇照)

4.第一個被廷杖的惡人

如果薛祥被打死是冤死,那朱亮祖被打死則是大快人心。朱亮祖是明朝的開國将軍,明朝成立後朱亮祖奉命鎮守廣東,以為天高皇帝遠的他在廣東可謂是無惡不作,引起縣令的不滿,于是縣令上奏給朝廷檢舉朱亮祖的種種惡行。

朱元璋得知此事勃然大怒,認為再任由朱亮祖放肆下去日後必是大患,于是派人奪去朱亮祖的兵權,并押解朱亮祖進京,公布其罪行後将朱亮祖處以廷杖,直至杖死。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朱亮祖(劇照)

5.創設廷杖制度的目的

朱元璋先後用廷杖處罰過茹太素、薛祥、朱亮祖三人,雖然三人所犯的罪有輕有重,但無一例外,是對皇權提出過質疑,朱元璋創設廷杖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讓大臣們忠于自己,不能對自己提出任何的質疑,否則下場會很慘。

盡管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末期有人勸說取消廷杖,認為這是一種極其侮辱人格的刑罰,不過朱元璋并沒有理睬,選擇繼續使用,後來也得到明朝後任皇帝的延用。

明史:朱元璋設立的廷杖制度,究竟是利還是弊?

▲廷杖被後代延用

小結

廷杖這種刑罰是一把雙刃劍,它能有效限制群臣對皇上的言行,加強皇上在朝中的地位,同時它也極大降低士大夫在朝中的地位,傷害了他們的人格。

【參考資料】:

《明史》

《明朝的那些事》

《細說明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