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史前怪獸太神秘,身體忽長忽短

作者:海洋探秘
1985 年,一名大學生在墨西哥新萊昂州的阿蘭伯利做地質測繪時,偶然發現了一些化石。他将這些化石編号為“UANL-FCT-R2”。它們看起來屬于一個大家夥……

編号UANL-FCT-R2

化石被發現之初,隻被進行了簡單的測量,當地古生物學家就公布了資料。它的主人生前大概有15 米長,相當于 1.5 輛公共汽車的長度。可能當地媒體覺得,再加點兒“料”會産生更大的轟動。于是,其體長又“變”成了兩輛公共汽車首尾相連那麼長——18 米。

這麼大的家夥,可以算得上“史前海怪”級别了。在明确身份之前,古生物學家索性先為化石的主人取了“阿蘭伯利怪獸”這個名字。名字帥氣、體形驚人,這頭來自阿蘭伯利的怪獸迅速“走紅”,成為古生物界的寵兒。那麼,它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

最初,它被當成蛇頸龍演化到晚期出現的恐龍類群—屬于上龍類的殘酷滑齒龍。相比早期的蛇頸龍,上龍的脖子較短,但頭更長、更大,看上去很像長有海龜鳍腳的巨鲸。

這種史前怪獸太神秘,身體忽長忽短

蛇頸龍(圖檔來自網絡)

從化石形态來看,阿蘭伯利怪獸似乎還是個孩子。尚未成年便有如此體形,成年後該有多大?英國廣播電視台以此為基礎,将它的體形放大了好幾号,變成了 25 米!在他們制作的著名紀錄片《與恐龍同行》中,龐大的“衛星滑齒龍”驚豔登場。

真正有據可查的、身份确鑿的滑齒龍的體長不超過 7 米——殘酷滑齒龍也才 6 米出頭,重約 1.5 噸。阿蘭伯利怪獸驚人的體長與之相差太大,它的身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海龜鲸”

當整個古生物界為了阿蘭伯利怪獸的體長争論不休時,“小怪獸”卻在埋藏點靜靜地等待了 15 年。2001 年,德國和墨西哥兩國的古生物學家重新對它進行了評估,阿蘭伯利怪獸終于有了被系統研究的機會。

最終,“小怪獸”的體長被評估為 11.5 米,體重約為 15 噸,雖然比之前縮水不少,但仍是個大塊頭。而且,它也不是滑齒龍那樣的小家夥。目前,其分類地位尚未完全确定,是以還沒有一個正式的科學名,還得繼續當“怪獸”。不過,古生物學家之前判斷的大方向倒也沒錯。阿蘭伯利怪獸确實屬于上龍家族,是海洋中的巨型爬行動物。

這種史前怪獸太神秘,身體忽長忽短

阿蘭伯利怪獸本尊(複原圖)

今天,我們大概能夠還原出阿蘭伯利怪獸當年的生活場景:它們擁有比你的床更長的大腦袋,巨大的嘴巴裡布滿圓錐狀牙齒,在侏羅紀晚期的墨西哥淺海地區捕食海洋爬行動物,如蛇頸龍、魚龍等。粗壯的四肢賦予了其強大的爆發力。它們說不定能沖上海灘,把一些海岸上的動物叼起來、拽下水。在淺海,它們是當之無愧的統治者。

END

這種史前怪獸太神秘,身體忽長忽短

這本書,超好看

THE END

這種史前怪獸太神秘,身體忽長忽短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海洋探秘編輯部所有,若需轉載、修改原文,請背景聯系“探秘君”修改權限。

這種史前怪獸太神秘,身體忽長忽短

點分享

這種史前怪獸太神秘,身體忽長忽短

點收藏

這種史前怪獸太神秘,身體忽長忽短
這種史前怪獸太神秘,身體忽長忽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