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三星堆 更神秘的,山東龍山文化!

比三星堆 更神秘的,山東龍山文化!

人類熱愛色彩與絢爛。在早期文明中,人從無到有創作出了陶器,然後又迫不及待地給杯、盤、盆、罐、碗、壺等器皿繪上炫彩奪目的花紋和天地生靈,彩陶炫耀的光彩照耀着幾千年的文明。但在人類陶器文化中,有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它色彩單一,不以光彩奪人,但又如此與衆不同,低調奢華,被世界考古界譽為“地球文明最精緻之制作”,它就是蛋殼黑陶高柄杯。

借助現代工藝,瓷器能達到1毫米薄度已被視為珍品。而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龍山文化時期的工匠們,已身懷巧奪天工的手藝,他們能制造出厚度在0.2—0.5毫米的蛋殼黑陶高柄杯。

比三星堆 更神秘的,山東龍山文化!

出土極少的蛋殼黑陶杯都是稀世珍品,它們薄如蟬翼,黑漆如新,身姿曼妙,輕若綢紗,宛若彙聚了古人頂峰智慧與巅峰手藝的一顆東方明珠,演繹着千古的絕唱。

與蛋殼陶相比,看看我們手中再華麗炫目的杯具,也會黯然失色。

看看蛋殼黑陶中的鎮館之寶和顔值之最

蛋殼黑陶高柄杯的存世完整器極少,每一件都是國寶。山東博物館館藏蛋殼黑陶高柄杯中,有一件鎮館之寶——高柄套杯。它口徑12厘米、内徑4.9厘米、通高16.9厘米、柄高13.2厘米。1960年出土于山東濰坊姚官莊遺址。這件巧妙的套杯組合,杯柄内套入杯膽,杯膽寬沿宛如草帽,也似盛放的花朵,深腹大容量,其柄身則塑成竹節紋細。這個套杯制作工藝複雜,卻器型規整勻稱,薄脆如蛋殼,能以完整留世,實屬罕見。

比三星堆 更神秘的,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博物館中還有一件蛋殼黑陶高柄杯是出土文物中的顔值之最。這件出土于日照東海峪遺址的蛋殼黑陶高柄杯,通高19厘米,口徑4.5厘米,造型細高靈巧,袅娜生輝。其細長柄中段被工匠做成凸起的镂空鼓腹,表面布滿整齊均勻的細小镂孔,腹部藏有陶丸,技藝精湛絕倫。如今4000年過去了,杯體仍透射着黑色光澤,氣質高雅散發着誘人的魅力。不知有多少人這件高顔值蛋殼黑陶高柄杯面前流連忘返,久久注視,感悟人類工藝的留世精華,以期将這件絕代之作印入腦海。

存世完整的蛋殼黑陶高柄杯,目前極為稀見,曆經數千年埋藏,大多出土時就已淪為碎片。作為龍山文化的代言,它展現了新石器時代古人制陶的巅峰水準。

極緻複雜的工藝讓我們止步于想象

比三星堆 更神秘的,山東龍山文化!

最早發現蛋殼黑陶殘片是1930年,位于章丘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而在龍山文化帶蛋殼黑陶高柄杯主要分布于濰坊、臨沂和淄博、青島一帶,多出土于墓葬。讓考古學家驚奇的是,無論是殘片還是較為完整的陶杯,都造型各異,獨具特色,這說明高柄杯絕非量産,隻能是極少數掌握高精尖手藝工匠的凝聚心血之作。

經科學分析,蛋殼黑陶高柄杯的材質,是經過反複淘洗、不含任何雜質的河湖沉積細泥。但面對其工藝,我們隻能展開想象的翅膀:4000多年前,龍山文化帶的某些部落貴族壟斷着手藝精湛的黑陶工匠,經過世代的鑽研和實驗,他們慢慢摸索出一種生産蛋殼黑陶的工藝;這個過程中,他們發明了轉速高達200轉/分鐘的陶輪,這種高精度的慣性快輪,能精密地控制轉速、轉向,制胚工匠經曆無數次失敗後,才能讓陶胚達到極緻的薄度;工匠們還掌握了對陶胚進行磨光、裝飾、燒制和滲碳上色的秘密工藝……但是,他們的動力傳遞裝置是什麼?現代人的想象此刻陷入了困境,因為這是個迷。

用于祭祀的禮器是權利與等級的象征

用如此複雜的工藝,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去制作如此精制的薄陶,它絕不會真正用于日常生活,而是另有他用。黑陶蛋殼高柄杯神秘的黑色金屬光澤,帶着直覺的視覺沖擊和震撼,讓人不由自主地生發無限敬畏。是以,它隻能是貴族在祭祀、喪葬、征戰、宴飨時的禮器,用工藝極緻的器物來表現重大場合中崇敬的“禮”,這是權利與等級的象征,是貴姓與權勢身份、地位的彰顯。

人類熱衷于不斷地突破極限,超越自我,蛋殼黑陶高柄杯在史前文化中,已達到制陶技藝的巅峰,為後世留下了絢爛無比的黑色珍珠。龍山文化晚期,經過幾百年發展,蛋殼黑陶高柄杯已鳳毛麟角。此時,部落動蕩,文化更疊,在東方大地上,出現了一種新型手工業——冶銅,曆史的車輪滾滾進入厚重大氣的青銅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