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道 大型曆史紀錄片《中國》第二季将于12月27日起每周一至周四播出。本季共12集,延續第一季的叙事與選題思路,以思想、制度和文化的發展為主線,從唐朝開始講述,一直延續到開放進取的新中國,中間橫跨宋、元、明、清多個曆史朝代。在宏大的曆史程序中,紀錄片選擇那些給今日中國帶來深遠影響、極富代表性和時代意義的人物與事件,截取在當時具有開創性、轉折性或标志性的重要節點,通過蓬勃的影像、生動的叙事,追溯今日中國如何一路走來。
紀錄片《中國》第二季對中國曆史的呈現,是從唐開元年間的偉大詩人李白與杜甫開始,通過對他們命運軌迹、人生交集、詩歌成就的講述,折射唐朝的時代風貌。全片以時間為軸,呈現宋徽宗趙佶、張擇端、王希孟、忽必烈、八思巴、劉秉忠、關漢卿、張居正、海瑞、鄭和、徐光啟、康熙、乾隆等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将曆史化繁為簡,讓當下觀衆對其精神與思想形成情緒共鳴。
本季紀錄片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再現諸如唐代詩歌鼎盛、宋朝美學繁榮、元曲大家等繁盛圖景,也展現元朝大融合、明代張居正改革、康熙平定三藩、收複台灣等風雲變幻,以生動叙事,揭開人物的情感和内心。
同時,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礎上實作更多包容與創新,用較多筆墨,探讨了立足世界視野的文化語境,開啟了與世界并行的中國序章。如鄭和下西洋,中國人完成一次對世界的勇敢探索;意大利人利瑪窦通過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實作中西文化鴻溝跨越;徐光啟勤奮著述,翻譯《幾何原理》,試圖将西方自然科學體系引進中國,讓中國和世界緊密相連;乾隆皇帝接見英國馬嘎爾尼使團,是東西方兩個國家的一次特别的碰撞。
《中國》第二季邀約了周濤、何炅擔任解說員。周濤的解讀深情飽滿,表達深沉厚重,同時細膩婉約的聲線也讓紀錄片更有溫度。何炅的聲音渾厚親切,充分拉近與觀衆的距離。全片沒有對話、沒有旁白,通過解說員聲色情感帶入,向觀衆傳遞精神狀态,曆史情懷。
雖然隻有大全景式的寫意畫面,但對不同的曆史人物保持不同的講述節奏,加上“個人志”叙事式的解說詞文案,豐富了觀衆的臨場感體驗。如第一集《驚變》中,影片這麼解讀杜甫和李白的盛世相遇:“在洛陽,杜甫終于見到了偶像李白。長安失去了李白,卻成全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相遇。這時候的李白,仕途受挫,無限風光煙消雲散。這時候的杜甫,前途未蔔,郁郁多年仍不得志。這樣的兩個人,在這樣的時刻見面了。奇妙的緣分和惺惺相惜的才情,讓他們很快相熟。”好聽易懂的解說讓觀衆身臨其境,腦海中複現大唐盛世“知己相遇”名場面,仿佛回到中國詩人的精神故鄉,聆聽曆史深處邈遠的回聲。
來源: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