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大家好,我叫項伯,我不姓項了,改姓劉了。

秦末造反這群人裡,說出身,我們老項家可是數一數二的,始皇帝一死,我大哥項梁就開始活動起來了,不過我跟大哥都有一個習慣不好,那就是殺過人,留過案底,大哥人緣好,雖然東躲西藏,但是頓頓有酒喝,而我隻能跟着張良。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說起張良,這又是咱倆的孽緣啊,我大侄子兵敗垓下,仔細想想,還關乎我倆的因果。

張良這個人是好人,講義氣,但他有點神叨叨的,經常說他曾經遇見一個老翁,名為“黃石公”,傳給了他很深厚的兵書,叫做《太公兵法》,張良愛不釋手,跟個書呆子似的,天天捧讀。

但也别以為張良是好人,我和我大哥都隻是傷人逃難,這個張良看似文弱書生,手段卻從來都不簡單,他當年讓人給他定制了一個上百斤的大鐵錘,還請了一個大力士,在始皇帝巡回的路上準備殺了始皇帝:

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

上一個這麼幹的人,還是荊轲,不過張良也沒有成功,始皇帝估計是被暗殺多了,害怕了,搞出了好幾十輛車來虛虛實實,張良刺殺始皇帝的這個地方叫做“博浪沙”,也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成為“名勝古迹”:

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是以這個書呆子,話很多,也是個狠人,别看他平時喜歡看書,性格是個老好人,其實我也很怕他,畢竟他還刺殺過皇帝,一般來說不是狠人話不多嗎?

不過我也很喜歡他,他出身貴族,爸爸爺爺還是國相,妥妥的頂級士大夫後代,這地位,比我父親項燕還要高,嗯,對的,跟着張良混,我一點都不丢人。

逃亡的日子很漫長,但也很惬意。

公元前209年,這一年,這些讓人郁悶的日子要結束了,我項梁就要飛黃騰達啦,因為我大哥決定起事,還聽說在大澤鄉,一個叫陳勝,一個叫吳廣的人造了反,鬧得很大,這下子,暴秦我項纏(項伯本名)看你亡不亡。

張良也提出要告别了,他要趁機回去擁立韓王了,其實我很羨慕張良,一表人材,貴族之後,他還回去擁立韓王,這樣的話,他肯定要接他爸爸和爺爺的班了,也當國相,哎,其實我不如他,也不知道未來,我們會不會成為敵人。

張良看出我的憂慮,大方地說,來日方長,江湖再見,真是個好心态,隻是這天下,哪裡還來的江湖,人在世上漂,無非就是為了通達,如果能回到封國時代就好了。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找到大哥後,我立馬跟着他們去找了一個号稱“重量級”人物,我還看到了我的侄子,牛高馬大,好家夥,差不多兩米高的身材,我都有點怕跟他對視,不過這小子尊重我,絲毫不像拿劍在吳中砍了幾百人的狠小夥。

原來他們說的重量級人物,乃是楚懷王的孫子,叫做熊心,原來大哥他們不準備自己造反啊,也是要恢複楚國,這也算是好事,如此一來的話,咱們項家豈不是文武兼備,極好極好,未來的日子,充滿了陽光。

一夥人喊着要擁立熊心楚王,帶頭的就是項梁、項伯等人,這件事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好事,熊心成王後,大哥項梁自稱“武信君”,自古以來,封君的都沒有一個庸人,而我也很幸運,被封為楚國的“左尹”,多少也是個丞相了。

張良看到我們創業這麼順利,就來尋求大哥幫忙,這忙肯定是要幫的,後來張良就得到大哥的支援,找到了韓成,立為韓王,他也被封為了司徒,很我的地位是差不多的。

不過也是這個時候起,事情就有些不一樣了。

張良好說歹說,也是南韓的國相,但他卻是被韓王外派出去幫助劉邦,劉邦也很喜歡張良,蕭何有時候說話他都不聽,就喜歡聽張良的計謀,久而久之,張良這個“外派”人員,居然成為了劉邦最重要的謀士。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公元前208年,這是悲傷的一年。

大哥或許赢得太多了,最後卻在定陶被章邯阻擊,秦國雖然已經名存實亡,但是章邯卻帶着一群烏合之衆力挽狂瀾,真是天不助楚,大哥最終在定陶戰死,項家從此就隻有靠我頂住了,也不知道大侄子現在心裡難不難受。

可有一句話叫做“化悲憤為力量”,大侄子申請出戰,當時章邯很狂,要滅掉趙國,趙國派人來求救,熊心應允了大侄子的要求,讓宋義當主将,大侄子當副将,帶着人馬去對抗章邯。

誰知道這個宋義是個慫包,大侄子生氣了,直接殺了他,熊心聽到這事都怕了,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熊老闆隻能是讓項羽當上将軍,然後抵禦章邯。

這個大侄子,果然不負衆望,帶了兵馬“破釜沉舟”,章邯都被大侄子的決心吓到了,咱們這一邊在巨鹿大開殺戒,這個不可一世的章邯總算是被挫敗一次了,再不久後,大侄子勸降了章邯,大秦這回可算是名存實亡了。

但是古話說得好啊,天命靠争,當大侄子以為他要成功的時候,天命卻多了一個競争對手來跟他作對,這個競争對手我也聽說過,叫做沛公,名為劉季,張良兄弟現在每天都跟在他的身邊,也不知道張良到底是外派員工。

不久之後,秦王子嬰打開城門向劉季投降,按照先前的約定,劉季看來要當關中王了,大侄子很生氣,他說了,要讓劉季知道誰大誰小,這語氣就是要對付劉季了。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也是這個時候,張良過來找我了,他好像知道大侄子要整劉季,是以拿着過去的交情來和我求情,這個忙,老項我不得不幫啊,不過劉季也算是會做人,對我行兄長之禮,又是彎腰又是倒茶的,那幹脆就幫他說兩句話吧。

而且這個劉季也答應了跟我結親家,看他樣子很誠懇,大侄子也許是太敏感了,怎麼說都是一家人了,幫劉季的結果總好過害他。

大侄子在鴻門擺了宴席,邀請劉季來吃飯,我倒是提前知道,範增這個壞老頭一直教大侄子一定要殺掉劉季,還安排了項莊這個小子趁着表演節目來刺死劉季,幸好我更提前,提前給大侄子幫劉邦求情了。

這場飯吃得是真鬧心,那個劉季的護衛,據說是個屠狗戶,眼睛跟銅鈴似的,老吓人了,不過大侄子好像很欣賞這種四肢發達的人,劉季也在計劃之内跑掉了,留下張良兄弟收場子,這個劉季,可真的是欠了張良兄弟大人情了。

公元前202年,大侄子竟然在靈璧被劉季堵着了,可憐我的大侄子,那麼有前途的一個人,最後被逼得在烏江自殺,要知道,對面就是咱們的大學營了啊,項家真的沒希望了。

這幾年的世道真的是變得太快了,大侄子變了,劉季變了,還多出了一個很善戰的韓信,韓信這個人,怎麼之前就沒有發現他那麼厲害。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這幾年的時間裡,我常常為曾經的那個決定後悔,劉季這個人,真的不是善茬,而且那個韓信也是的,明明這麼有能力,又非要給這個劉季賣命,這個世界,真的是看不懂了。

為了項家的未來,我隻能跟劉季投降了,幸好劉季沒有翻臉不認人,他還算對我好,給我封了侯,怎麼說也是最頂級的爵位了,後世子孫倒是吃喝不愁了。

不過我也被改名了,改姓劉,名纏,從此以後,我猜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了項伯,隻有劉纏了罷,就好像劉季不再是劉季了,而是劉邦了。

但劉邦,不對,應該是皇帝陛下對我們項家人也是想要拉攏的态度,我們一家族沒有因為大侄子被連累,項襄、項佗這倆小子也被封侯了,不管怎麼說,皇帝陛下還算是給面子我們了。

這半生,我項伯頹廢過,躲避過,勇敢過,也憧憬過,記得以前有人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他真的沒說錯,但卻是隻說了故事的一半,沒有說完結尾,故事的結尾是: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三戶之楚雖滅秦,但也是給人家做嫁衣,最後,還丢了名姓。

謝謝大家,我是劉纏,這是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