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大屠殺中拉貝冒死救下25萬難民,晚年境況窘迫,南京捐款億元

1937年年底,南京徹底淪陷,大舉入侵的日軍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昔日繁華的街道上屍橫遍地,鮮血淋漓。

在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殺中,一個名叫約翰·拉貝的德國人豎起一面納粹黨的旗幟,開始在這片不見天日的災難中,想盡一切辦法救下幸存者。

在南京淪陷最初的兩個多月時間内,拉貝家中收容過的難民數量達到了25萬人之多,期間他親眼見到了日軍的暴行。

他想有朝一日戰争結束之後,将記錄日軍暴行的照片和筆記全部作為證據公布出來,向全世界昭告日軍醜惡的嘴臉。

可讓拉貝沒有想到的是,後來他不僅沒有為南京群眾們發聲的機會,就連自己的生活都過得無比窘迫,連飯都吃不上。

南京政府和市民得知他的窘況後,當即籌款上億元,并籌集了充足的食物,給拉貝寄過去,才稍微改善了拉貝的生活。

那麼他是如何在南京大屠殺中救下無數人的?他又為什麼會遭到迫害,在晚年生活窘迫?最終他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南京大屠殺中拉貝冒死救下25萬難民,晚年境況窘迫,南京捐款億元

日軍侵襲,拉貝決定留在南京

1882年11月23日,約翰·拉貝出生于德國漢堡,因為幼年喪父,家中的境況貧寒,無力支撐拉貝念書,是以拉貝國中畢業之後就開始過起了四處流浪讨生活的日子。

他曾在非洲流浪過一段時間,26歲的時候輾轉到達北平,第一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自此開始在中國過起了長達30多年的生活。

到達中國之初,他先是在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駐華機構工作,直到1931年才被調到南京,成為了西門子南京辦事處的負責人,并租下了廣州路的小桃園10号作為自己的居所。

這棟建築是一座西式磚木結構的樓房,紅色瓦磚鋪成的屋面,乳白色的門窗,後面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花園,和金陵大學相連。

透過升降式的大窗戶,陽光一直照射到客廳中,站在二樓的小閣樓上,還能俯瞰整個南京城的紅磚藍瓦。

南京大屠殺中拉貝冒死救下25萬難民,晚年境況窘迫,南京捐款億元

在這裡,拉貝度過了7年安定的生活,他在北平工作的女兒經常會帶上外孫女來看望他,對于他的外孫女烏蘇拉來說,外公的房子就是快樂的天堂。

可是這一切很快就被無恥的侵略者打破了。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接二連三地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掠奪,不久之後,戰火就燒到了南京城。

日軍在南京城的上空“扔下”無數的炮彈,城内的建築被炸毀,無辜的群眾們在戰火中喪生,南京政府和群衆向日軍提出抗議,想要讨回一個“公道”,可是沒有強大的實力做支撐,他們的訴求在日軍眼中看來不過是一件無關痛癢的事。

無數的外國僑民當機立斷地撤出了南京,隻留下了土生土長又沒錢逃離的南京群眾們,每日祈禱着日軍不會再進行轟炸。

日軍飛機轟炸南京

當時拉貝正在北戴河度假,得知這件事後,他再也沒有度假的心思,急匆匆地往南京趕。

讓他沒想到的是,平時隻需要40個小時的路程,這次他竟然花費了10天半的時間。而他剛匆匆忙忙地踏進辦公室,就收到了德國大使館發來的撤退通知:日軍要加強轟炸,外國人士請緊急撤離南京。

1937年9月21日,拉貝看着大使館再次向自己發來的通知,内心陷入掙紮,隻要離開這裡,自己就能徹底獲救,可是這就意味着他隻能眼睜睜地看着南京的百姓們流離失所,慘死在日本人手中。

作為一名忠誠的基督教徒,拉貝不是一個會輕率地拿着自己的性命輕易冒險的人。可是在面臨道德問題時,拉貝心中始終無法放下南京的群眾們自己逃命。

日軍的暴行

在這種危難的時候,他毅然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要留在南京,盡自己的全力救助中國人民。

竭盡全力,救助25萬無辜群眾

打定主意之後,拉貝就再也沒有動過離開南京的念頭。他在自己家的院子中親手修建了一個防空洞,然後找到一塊長寬分别為6米、3米的帆布,在上面畫上納粹黨的黨旗,撐在院子中,告誡日本人這是德國人的領地,不要輕易侵犯。

說來拉貝自己都覺得可笑,他剛到南京時為了解決子女的教育問題,決定建立一所學校,由自己出任校長。

可是要想成為校長就必須先“入黨”,拉貝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成為了納粹黨的一員。

原本他對納粹黨的所作所為也感到十分不齒,可是沒想到如今這個最讓他不齒的身份反而成了他和南京上萬群眾們的“保護傘”。

拉貝的納粹旗

從這之後,拉貝的小桃園10号院就成了無數難民避難的地方,被人們稱為“西門子難民收容所”。

他憑借自己納粹黨的身份,在被日軍轟炸成廢墟的南京城中到處搜救落難的群眾。附近的居民們聽到日軍轟炸機的聲音後,紛紛前來避難。

狹小的防空洞中每次都站得滿滿當當的,按照拉貝自己說法:“就像是罐頭中的沙丁魚一樣。”

由于前來避難的人多,拉貝總是遵循婦孺優先的原則,他總是讓老人、孩子和婦女躲在防空洞最安全的地方,男人隻能使用兩邊的座位或是站位。

由于前來避難的人太多,拉貝重新又修建了兩個防空洞。

1937年11月,為了減少戰争給人們帶來的傷害,金陵大學的董事長提議在南京設立難民區,集中保護那些沒有庇護的難民。拉貝被衆人推舉出來,成為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的主席。

美國牧師鏡頭下淪陷的南京

在僅3.8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一共設立了25個難民收容所,拉貝的住宅就是其中一個。從這之後,拉貝就開始不遺餘力地收容自己能夠收容的所有難民。

1937年12月,随着南京政府的撤出,南京城徹底淪陷在日軍手中,并在這座城内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大屠殺。

他們在南京城内搶劫、焚燒、強奸,無惡不作,沒有限制的他們每天都在制造流血事件。

無辜的群眾慘死在他們手中,面對外界的斥責和抗議,他們不以為然,這群“劊子手”将屠殺當成一場遊戲,一種樂趣,還在南京城展開了“百人斬的比賽”。

他們用沾滿鮮血的雙手拎起頭顱,得意洋洋地向人們展示他們的“戰利品”,手中的槍支不知何時會朝向下一個手無寸鐵的群眾。

幾十萬的群眾們或是被槍殺、被活埋、被焚燒……兩萬多的婦女遭到日軍的奸殺,三分之一的城市被日本焚毀,城内硝煙彌漫。此時群眾們開始瘋狂地湧入安全區,最多的時候,拉貝的家中一共收容有600多人,其中302名男子、300名婦女,還有126名10歲以下的孩子。

南京大屠殺中拉貝冒死救下25萬難民,晚年境況窘迫,南京捐款億元

可是安全區也并不都是安全的,日軍經常以搜查中國軍人的名義,強行進入安全區進行搜查,拉貝不得不時時刻刻守在家中,避免日軍進入。

可是當他不在家的時候,情況就會變得極其糟糕,大門上張貼的告示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大部分的日本士兵還是會爬牆進入院内,所幸的是并沒有造成什麼傷亡。

期間拉貝還救下了幾名國民黨将領和飛行員,并成功将他們送出南京。在拉貝的保護下,在他這裡避難的難民全部存活下來,沒有一個人受到傷害。

拉貝也對能夠拯救這麼多人感到十分欣慰:“我得到了一份預料不到的再好不過的聖誕禮物,那就是600多人的生命。”

1938年新年之際,拉貝家中的難民在院子中排隊對他表示感謝,并送他一塊大紅綢,上面寫着:您是幾十萬人的活菩薩。

根據統計,在日軍侵華的這幾個月時間裡,安全區一共庇護了将近25萬的難民,幸免于難的婦女也有上萬人。

南京大屠殺中拉貝冒死救下25萬難民,晚年境況窘迫,南京捐款億元

在救助難民期間,拉貝經常會将日軍的惡行全部記錄下來,這期間他一共記錄了500多個慘案,他在12月14日的日記中寫道:“開車經過市區的時候,每經過一二百米,就會壓過一些平民的屍體,他們都是在逃跑的時候,被日軍人從背後射殺的。”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拉貝根本不敢相信這是人類會做出來的事,他每天拿着相機将日軍的暴行拍攝下來,記錄下來,他認為就算有一天自己拼盡全力也不能保護那些難民,也一定要作為一名親曆者,将日軍的這些暴行全部披露出來。

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些筆記和照片,造成了拉貝晚年的不幸生活。

應召回國,晚年生活窘迫

1938年2月,拉貝的糖尿病日益嚴重,随身攜帶的藥已經全部用完後,他接到了德國政府将其召回的消息。

回到德國之後,拉貝榮獲德國政府頒布的紅十字功勳勳章,同時還被授予了國外德僑功勳銀質獎章,可是他始終沒有忘記中國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暴行。

南京大屠殺中拉貝冒死救下25萬難民,晚年境況窘迫,南京捐款億元

1938年5月2日到25日,短短23天時間裡,拉貝一共做了5場大規模的演講,他将自己手中的照片和筆記公之于衆,向德國群眾揭露日軍的所作所為,希望能夠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通過國際社會的譴責,對日軍施加壓力。

同年6月8日,他還給“元首”希特勒寄去了詳細記錄了拍攝時間、地點和對象的22張照片以及長達260頁的報告。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希特勒早已經站在了日軍那邊,他的揭露不僅沒有被公之于衆,自己反而被蓋世太保逮捕,被勒令對南京所發生的一切保持緘默之後,他才被釋放出來。

盡管他的日記被歸還,可是還是損失了一部分照片,并且他始終找不到能夠為中國發聲的機會。他曾經申請退出納粹黨卻遭到拒絕,他隻能帶着這個讓他痛恨的身份繼續生活。

南京大屠殺中拉貝冒死救下25萬難民,晚年境況窘迫,南京捐款億元

拉貝的晚年過得并不順遂,1943年,他在柏林的住宅被炸毀,兩年後又因為納粹黨的身份先後被蘇聯和英國逮捕,在中國出示大量的證據,證明他曾經在南京做出的貢獻之後,他才在1946年6月被保釋出來。

這時的拉貝已經63歲了,已經是一名頭發半白的老人,他們一家六口人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經常連肚子都填不飽,隻能靠野菜和橡子做成的面湯度日。

南京的群眾們在得知曾經的“恩人”生活的困苦後,在1948年成立了救助拉貝的勸募委員會。

盡管剛剛從戰火中緩過來的南京群眾們還自顧不暇,可是他們還是伸出援手,有錢捐錢,有物捐物,用來支援拉貝的生活。

不久之後,勸募委員會就募集到了1億元的法币,并兌換成2000美元,寄給了拉貝。可是當時柏林就算有錢也未必能買到食物,南京市市長沈怡又急忙從瑞士購買大量的奶粉、香腸、果醬等食物送到拉貝手中,并從這之後,每個月都送一包食物給拉貝。

上世紀的德國

從德國納粹黨那裡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拉貝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再次感受到來自中國的溫暖。可是拉貝還是沒有挺過時代對他的磋磨,于1950年1月5日因病逝世。

他的墓碑上僅有隻寫了一行字: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約翰·拉貝。

從這之後,拉貝的名字就消失在了衆人眼中,一直到1996年,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會上,一名女士拿出來一本2000多頁舉了南京大屠殺的《拉貝日記》,才揭開了當年日軍侵華的真相,這名女士正是拉貝的外孫女烏蘇拉,而約翰·拉貝的名字也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曆經半個多世紀之後,南京大屠殺的真相終于公之于衆,這位在時代的風雨中不幸離世的英雄也得到了應有的尊嚴和待遇。

南京大屠殺中拉貝冒死救下25萬難民,晚年境況窘迫,南京捐款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約翰·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在2020年3月向中國駐德大使館求助,他表示自己和家人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是德國已經沒有有效的特效藥。

得知這件事的南京政府在短短的時間内就籌集到了3萬隻口罩、620瓶抗疫藥品和200多套防護服寄去德國,并向他轉達了南京政府和群眾們親切的慰問。

勿忘國恥,也不要忘記這些曾在危難中幫助中國的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