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京大屠杀中拉贝冒死救下25万难民,晚年境况窘迫,南京捐款亿元

1937年年底,南京彻底沦陷,大举入侵的日军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昔日繁华的街道上尸横遍地,鲜血淋漓。

在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中,一个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竖起一面纳粹党的旗帜,开始在这片不见天日的灾难中,想尽一切办法救下幸存者。

在南京沦陷最初的两个多月时间内,拉贝家中收容过的难民数量达到了25万人之多,期间他亲眼见到了日军的暴行。

他想有朝一日战争结束之后,将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片和笔记全部作为证据公布出来,向全世界昭告日军丑恶的嘴脸。

可让拉贝没有想到的是,后来他不仅没有为南京民众们发声的机会,就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无比窘迫,连饭都吃不上。

南京政府和市民得知他的窘况后,当即筹款上亿元,并筹集了充足的食物,给拉贝寄过去,才稍微改善了拉贝的生活。

那么他是如何在南京大屠杀中救下无数人的?他又为什么会遭到迫害,在晚年生活窘迫?最终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南京大屠杀中拉贝冒死救下25万难民,晚年境况窘迫,南京捐款亿元

日军侵袭,拉贝决定留在南京

1882年11月23日,约翰·拉贝出生于德国汉堡,因为幼年丧父,家中的境况贫寒,无力支撑拉贝念书,因此拉贝初中毕业之后就开始过起了四处流浪讨生活的日子。

他曾在非洲流浪过一段时间,26岁的时候辗转到达北平,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自此开始在中国过起了长达30多年的生活。

到达中国之初,他先是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驻华机构工作,直到1931年才被调到南京,成为了西门子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并租下了广州路的小桃园10号作为自己的居所。

这栋建筑是一座西式砖木结构的楼房,红色瓦砖铺成的屋面,乳白色的门窗,后面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和金陵大学相连。

透过升降式的大窗户,阳光一直照射到客厅中,站在二楼的小阁楼上,还能俯瞰整个南京城的红砖蓝瓦。

南京大屠杀中拉贝冒死救下25万难民,晚年境况窘迫,南京捐款亿元

在这里,拉贝度过了7年安定的生活,他在北平工作的女儿经常会带上外孙女来看望他,对于他的外孙女乌苏拉来说,外公的房子就是快乐的天堂。

可是这一切很快就被无耻的侵略者打破了。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接二连三地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掠夺,不久之后,战火就烧到了南京城。

日军在南京城的上空“扔下”无数的炮弹,城内的建筑被炸毁,无辜的民众们在战火中丧生,南京政府和群众向日军提出抗议,想要讨回一个“公道”,可是没有强大的实力做支撑,他们的诉求在日军眼中看来不过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

无数的外国侨民当机立断地撤出了南京,只留下了土生土长又没钱逃离的南京民众们,每日祈祷着日军不会再进行轰炸。

日军飞机轰炸南京

当时拉贝正在北戴河度假,得知这件事后,他再也没有度假的心思,急匆匆地往南京赶。

让他没想到的是,平时只需要40个小时的路程,这次他竟然花费了10天半的时间。而他刚匆匆忙忙地踏进办公室,就收到了德国大使馆发来的撤退通知:日军要加强轰炸,外国人士请紧急撤离南京。

1937年9月21日,拉贝看着大使馆再次向自己发来的通知,内心陷入挣扎,只要离开这里,自己就能彻底获救,可是这就意味着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南京的百姓们流离失所,惨死在日本人手中。

作为一名忠诚的基督教徒,拉贝不是一个会轻率地拿着自己的性命轻易冒险的人。可是在面临道德问题时,拉贝心中始终无法放下南京的民众们自己逃命。

日军的暴行

在这种危难的时候,他毅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要留在南京,尽自己的全力救助中国人民。

竭尽全力,救助25万无辜民众

打定主意之后,拉贝就再也没有动过离开南京的念头。他在自己家的院子中亲手修建了一个防空洞,然后找到一块长宽分别为6米、3米的帆布,在上面画上纳粹党的党旗,撑在院子中,告诫日本人这是德国人的领地,不要轻易侵犯。

说来拉贝自己都觉得可笑,他刚到南京时为了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决定建立一所学校,由自己出任校长。

可是要想成为校长就必须先“入党”,拉贝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成为了纳粹党的一员。

原本他对纳粹党的所作所为也感到十分不齿,可是没想到如今这个最让他不齿的身份反而成了他和南京上万民众们的“保护伞”。

拉贝的纳粹旗

从这之后,拉贝的小桃园10号院就成了无数难民避难的地方,被人们称为“西门子难民收容所”。

他凭借自己纳粹党的身份,在被日军轰炸成废墟的南京城中到处搜救落难的民众。附近的居民们听到日军轰炸机的声音后,纷纷前来避难。

狭小的防空洞中每次都站得满满当当的,按照拉贝自己说法:“就像是罐头中的沙丁鱼一样。”

由于前来避难的人多,拉贝总是遵循妇孺优先的原则,他总是让老人、孩子和妇女躲在防空洞最安全的地方,男人只能使用两边的座位或是站位。

由于前来避难的人太多,拉贝重新又修建了两个防空洞。

1937年11月,为了减少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金陵大学的董事长提议在南京设立难民区,集中保护那些没有庇护的难民。拉贝被众人推举出来,成为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主席。

美国牧师镜头下沦陷的南京

在仅3.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共设立了25个难民收容所,拉贝的住宅就是其中一个。从这之后,拉贝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收容自己能够收容的所有难民。

1937年12月,随着南京政府的撤出,南京城彻底沦陷在日军手中,并在这座城内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屠杀。

他们在南京城内抢劫、焚烧、强奸,无恶不作,没有约束的他们每天都在制造流血事件。

无辜的民众惨死在他们手中,面对外界的斥责和抗议,他们不以为然,这群“刽子手”将屠杀当成一场游戏,一种乐趣,还在南京城展开了“百人斩的比赛”。

他们用沾满鲜血的双手拎起头颅,得意洋洋地向人们展示他们的“战利品”,手中的枪支不知何时会朝向下一个手无寸铁的民众。

几十万的民众们或是被枪杀、被活埋、被焚烧……两万多的妇女遭到日军的奸杀,三分之一的城市被日本焚毁,城内硝烟弥漫。此时民众们开始疯狂地涌入安全区,最多的时候,拉贝的家中一共收容有600多人,其中302名男子、300名妇女,还有126名10岁以下的孩子。

南京大屠杀中拉贝冒死救下25万难民,晚年境况窘迫,南京捐款亿元

可是安全区也并不都是安全的,日军经常以搜查中国军人的名义,强行进入安全区进行搜查,拉贝不得不时时刻刻守在家中,避免日军进入。

可是当他不在家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极其糟糕,大门上张贴的告示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大部分的日本士兵还是会爬墙进入院内,所幸的是并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期间拉贝还救下了几名国民党将领和飞行员,并成功将他们送出南京。在拉贝的保护下,在他这里避难的难民全部存活下来,没有一个人受到伤害。

拉贝也对能够拯救这么多人感到十分欣慰:“我得到了一份预料不到的再好不过的圣诞礼物,那就是600多人的生命。”

1938年新年之际,拉贝家中的难民在院子中排队对他表示感谢,并送他一块大红绸,上面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

根据统计,在日军侵华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安全区一共庇护了将近25万的难民,幸免于难的妇女也有上万人。

南京大屠杀中拉贝冒死救下25万难民,晚年境况窘迫,南京捐款亿元

在救助难民期间,拉贝经常会将日军的恶行全部记录下来,这期间他一共记录了500多个惨案,他在12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开车经过市区的时候,每经过一二百米,就会压过一些平民的尸体,他们都是在逃跑的时候,被日军人从背后射杀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拉贝根本不敢相信这是人类会做出来的事,他每天拿着相机将日军的暴行拍摄下来,记录下来,他认为就算有一天自己拼尽全力也不能保护那些难民,也一定要作为一名亲历者,将日军的这些暴行全部披露出来。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些笔记和照片,造成了拉贝晚年的不幸生活。

应召回国,晚年生活窘迫

1938年2月,拉贝的糖尿病日益严重,随身携带的药已经全部用完后,他接到了德国政府将其召回的消息。

回到德国之后,拉贝荣获德国政府颁布的红十字功勋勋章,同时还被授予了国外德侨功勋银质奖章,可是他始终没有忘记中国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暴行。

南京大屠杀中拉贝冒死救下25万难民,晚年境况窘迫,南京捐款亿元

1938年5月2日到25日,短短23天时间里,拉贝一共做了5场大规模的演讲,他将自己手中的照片和笔记公之于众,向德国民众揭露日军的所作所为,希望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通过国际社会的谴责,对日军施加压力。

同年6月8日,他还给“元首”希特勒寄去了详细记录了拍摄时间、地点和对象的22张照片以及长达260页的报告。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希特勒早已经站在了日军那边,他的揭露不仅没有被公之于众,自己反而被盖世太保逮捕,被勒令对南京所发生的一切保持缄默之后,他才被释放出来。

尽管他的日记被归还,可是还是损失了一部分照片,并且他始终找不到能够为中国发声的机会。他曾经申请退出纳粹党却遭到拒绝,他只能带着这个让他痛恨的身份继续生活。

南京大屠杀中拉贝冒死救下25万难民,晚年境况窘迫,南京捐款亿元

拉贝的晚年过得并不顺遂,1943年,他在柏林的住宅被炸毁,两年后又因为纳粹党的身份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在中国出示大量的证据,证明他曾经在南京做出的贡献之后,他才在1946年6月被保释出来。

这时的拉贝已经63岁了,已经是一名头发半白的老人,他们一家六口人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经常连肚子都填不饱,只能靠野菜和橡子做成的面汤度日。

南京的民众们在得知曾经的“恩人”生活的困苦后,在1948年成立了救助拉贝的劝募委员会。

尽管刚刚从战火中缓过来的南京民众们还自顾不暇,可是他们还是伸出援手,有钱捐钱,有物捐物,用来支援拉贝的生活。

不久之后,劝募委员会就募集到了1亿元的法币,并兑换成2000美元,寄给了拉贝。可是当时柏林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食物,南京市市长沈怡又急忙从瑞士购买大量的奶粉、香肠、果酱等食物送到拉贝手中,并从这之后,每个月都送一包食物给拉贝。

上世纪的德国

从德国纳粹党那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拉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再次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温暖。可是拉贝还是没有挺过时代对他的磋磨,于1950年1月5日因病逝世。

他的墓碑上仅有只写了一行字: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

从这之后,拉贝的名字就消失在了众人眼中,一直到199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南京大屠杀纪念会上,一名女士拿出来一本2000多页举了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才揭开了当年日军侵华的真相,这名女士正是拉贝的外孙女乌苏拉,而约翰·拉贝的名字也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历经半个多世纪之后,南京大屠杀的真相终于公之于众,这位在时代的风雨中不幸离世的英雄也得到了应有的尊严和待遇。

南京大屠杀中拉贝冒死救下25万难民,晚年境况窘迫,南京捐款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在2020年3月向中国驻德大使馆求助,他表示自己和家人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是德国已经没有有效的特效药。

得知这件事的南京政府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筹集到了3万只口罩、620瓶抗疫药品和200多套防护服寄去德国,并向他转达了南京政府和民众们亲切的慰问。

勿忘国耻,也不要忘记这些曾在危难中帮助中国的英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