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全年銷量僅1.5萬輛!

單單是這個資料就已經足夠令人直呼一個“慘”,然而這個數字還是一家車企2020年全年的銷量。不是衆泰、海馬、力帆這樣的沒落車企,而是幾乎被大家遺忘,可以說是奄奄一息的東南汽車。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曾經背靠老牌日企技術支援,手握幾十年家業積累,雖然銷量稱不上多火爆,但起碼趕上SUV紅海撈了一把,2013年賣出了“巅峰”的11.6萬輛。可惜,産品孱弱、轉型緩慢,近幾年斷崖式下跌的頹勢明顯,與老搭檔三菱分道揚镳,東南汽車似乎走上了絕路。

不過,就在2021年的最後一個月,東南汽車企圖自救一番。目前東南汽車完成了股權改革,在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福州交通建設投資集團、閩侯縣建設投資集團、台灣中華汽車四大股東首期增資20億後,品牌正式煥新。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煥翼”東南汽車煥新見面會在福州舉辦,在現場,東南汽車除了釋出最新LOGO以及三款新車規劃之外,重新梳理自身發展定位,表示正式入局電動化與智能化汽車新賽道,形成新能源汽車為主、燃油車為輔的戰略方針。如此看來在福建汽車産業的搭救下,東南汽車迎來了“鹹魚翻身”的契機?說真的,太難了!!!

拿來主義,夠嗆!

确實,在煥新見面會上,我們看到東南汽車的變化:股權改革、“鵬鳥”設計的LOGO、車型外觀采用全新設計,還有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然後沒啥了。但現在的汽車市場百花齊放,這些改變是消費者需要的嗎?這些變化就能夠重新回到市場嗎?從釋出會上來看,東南的技術與産品轉變還遠不足以為品牌的煥新打好背書,漫哥看了以後心中就一個詞飄過“就這?”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東南汽車董事長陳文豪

以全新旗艦産品DX9為例,DX9是在釋出會上亮相的全新車型,廠方還表示新車結合了SUV和MPV這兩類産品之優勢:擁有SUV般的霸氣外觀與強通過性,第二排座椅配備了400mm超長可調導軌,在放平第二、三排座椅後,即可收獲超過兩米長的“房車”空間實用性非常高。

動力方面,搭載據說能提供180kw功率的1.8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台發動機來自華晨寶馬,而且還是早就淘汰下來的、早被棄用的産品。造型跟産品描述确實能讓人有一點點的期待,但是發動機從三菱換成了綿陽新晨,在試圖“緻敬”以前的做法,東南汽車依舊沒有拿出自己研發的動力産品,所謂的“新”從何談起,原本期待又“哐”的一下沒了。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車還沒出來我們就給它下定義,确實有點不仁義,但是按照目前公布的資料,也可以預測一下這台旗艦車型的未來市場。參考目前東南汽車賣得最貴的車型DX7,售價9.99-13.99萬元,那作為旗艦車型,漫哥盲猜會在14-18萬之間。而在這個價位區間的熱銷SUV太多了,而且都是熱銷車型。你說大空間吧,CR-V、星越L的表現足夠讓人滿意;你說要省油吧,宋PLUS DM-i可謂當今市場的香饽饽;你說通過性吧,BJ40、坦克300都是玩家們的第一選擇;這台1.8T的發動機能幹嘛,幫中國石化掙錢嗎?恕漫哥直言,DX9的前景真的一片黑。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再看看全新戰略下同台亮相的第二款車型——東南N7,造型和過去的車型保持了差異,分體式的大燈、雙色的車身配色以及溜背的車頂,據說是為年輕人準備的。稱擁有科技駕艙式結構,東南汽車還釋放了AVP自主泊車技術、S-Pilot智能駕駛系統的部分資訊,但是關于動力系統、車身參數等資訊暫未公布。所謂的智能化功能,人家都做到L3+了,這L2就沒啥好關注的了,外觀跟内飾的設計也沒有讓人驚豔的亮點,動力系統沒公布也就沒有關注點了。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很遺憾,無論是DX9還是N7,又或者尚未露面的純電轎跑A7,我們也沒能看到東南汽車自研的核心技術,大緻可以認為是“新瓶裝舊酒”、“拿來主義”,這樣就想重回消費者懷抱,多少有點癡人說夢。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也有可能是東南汽車到今天還不知道自己輸在哪,在那個自主品牌剛要爆發的時期,雖然不少車企還是用着三菱發動機,但是曾經與它平起平坐的長城、長安、吉利等等品牌如今都有能媲美甚至超越合資品牌的核心技術了,東南汽車呢?還在靠别人淘汰下來的技術存活。沒有自己的技術,一味隻能靠别人的“拿來主義”,注定走不長久。如果東南汽車繼續保持着這樣的态度和想法,就算再換幾個LOGO,再增加200億資金,也是竹籃子打水。

玩PPT的電動化?

2018年,東南汽車也曾斥資1.5億跟随新能源轉型的浪潮,這也是東南在2005年首次進行底盤技術研發後,再次主動參與到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當中。直到2019年上半年,東南汽車表示将推出續航裡程可達500公裡的汽車新産品,緻力于在新能源領域走得更遠,做得更好。

打開官網,你隻能找到隻有一款東南DX3 EV在售,官方指導價為17.15-19.15萬,還停留在2019款,車輛351km的續航裡程在同級産品中不僅毫無競争力可言,甚至難以拿到國家的新能源補貼資格。說好的500公裡呢?現在連400都不給我?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大家都知道,造車這本身就是資本玩意,不然恒大汽車怎麼敢造車呢對吧?注資20億元确實初步解決了東南汽車的資金問題,但是這樣的資産體量與國内頭部車企直接競争還是小巫見大巫。蔚來創始人李斌曾直言,沒有200億不要造車,作為參考,2021年9月底,廣汽集團淨資産體量為899.84億元,長安汽車淨資産體量為556.26億元,頭部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淨資産體量為439.14億元,理想汽車的淨資産體量為407.47億元。當如今各大車企動辄千億進行電動化、智能化戰略規劃時,身家不足20億元的東南汽車,在還要搞燃油車的情況下還要發展電動化,這投入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東南汽車在這次煥新見面會上所釋出的N7與A7,感覺就像初創公司在讀PPT,不同的是,作為一家傳統車企,東南汽車甚至不知道如何講好參數背後的故事。是以在釋出會上,東南子產品化純電動平台宣稱的400km-800km續航裡程、AVP自主泊車技術、對标L2級的智能駕駛系統等技術,不僅缺乏與市場同級産品的決定性競争優勢,也讓消費者難以建立起對品牌的信任,感覺這20億又要“打水漂”了?

集資20億妄想東山再起,東南汽車:“我太難了!”

//

漫哥辣評

沒有自研技術加持,也沒有足夠強大的研發能力背書,更沒有雄厚的資金,隻依靠3款勉強跟上市場主流産品力的新車以及毫無吸引力的演講稿,高喊“煥新”實則更像是一次“垂死掙紮轍。作為一家擁有26年曆史的車企,東南汽車在第一輪洗牌攻勢下“奄奄一息”,20億元增資可以暫時緩解其資金鍊的燃眉之急,如何抹除以往對于三菱的過度依賴,重新打造品牌認知,拿出強有力的産品,才是紮根市場的根本。否則,這次恐怕是“兇多吉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