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為何把皇位傳給了令妃的兒子?是因為太愛令妃了嗎?

因為實在是沒得選,乾隆帝傳位給颙琰也是當時供弘曆選擇的皇子不多,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矮子裡頭挑高個兒”——純屬無奈啊。而乾隆帝對于颙琰的生母令皇貴妃魏佳氏,寵愛是真的,不過冊立儲君與此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因果關系。

雖然在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中,乾隆皇帝風流成性,可實際上乾隆後宮中的妃嫔加起來也不過比他那個工作狂父親雍正帝多4個人而已。而弘曆的妃嫔一共為他生育了17個皇子。

乾隆為何把皇位傳給了令妃的兒子?是因為太愛令妃了嗎?

雖然弘曆的兒子不算少,然而很尴尬的是,17位皇子中有7個是幼年夭折根本就沒活到成年,剩下的10個兒子裡還有4個英年早逝,等乾隆帝最終準備冊立儲君的時候,他還在世的兒子隻剩下6個人。

封建社會講究的是“立嫡立長”,而嫡長子繼承制的核心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最初乾隆皇帝準備冊立嫡後富察氏所生的皇子為儲,可富察皇後的兒子都死得很早。富察皇後升遐以後,乾隆曾經準備冊立皇三子永璋,結果永璋死了;準備冊立皇五子永琪,結果永琪又死了。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乾隆很久都沒想過立儲。

乾隆為何把皇位傳給了令妃的兒子?是因為太愛令妃了嗎?

等到乾隆帝再次立儲,那時候的弘曆已經垂垂老矣。當時弘曆在生的6個兒子,其中2人被過繼給了宗室旁支,能夠繼位的隻有永瑆、永璇、永琰和永璘4人。前兩人均是淑嘉皇貴妃金佳氏所生,後兩者均為令皇貴妃魏佳氏所生。

雖說“母憑子貴”,然而也有子憑母貴之說。淑嘉皇貴妃早在乾隆二十年就死了,且永瑆永璇兄弟倆,一個殘疾一個摳門,都不是合适儲君之選。

乾隆為何把皇位傳給了令妃的兒子?是因為太愛令妃了嗎?

純帝繼皇後那拉氏被廢之後,令妃魏佳氏晉貴妃、皇貴妃,統攝六宮成為了當時後宮真正的管理者。乾隆此舉自然也是有意冊立其子為儲,畢竟魏佳氏為乾隆生育了6個孩子。當時永璘年幼,實在沒得選的乾隆值得冊立永琰為儲君。

值得一提的是,繼皇後那拉氏的兒子——十二皇子永璂,乾隆竟從未動過立儲之心,與富察皇後生子不久乾隆就議儲形成巨大反差。永璂多年無寵,在其母後被廢之後更加失落,其貝勒爵位還是永琰登基後追封。而内務府上三旗包衣出身的魏佳氏,最終以低于皇後卻又高于皇貴妃的儀制下葬,并追封皇後。

乾隆為何把皇位傳給了令妃的兒子?是因為太愛令妃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