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曆史上有不少被異族俘虜,客死他鄉的中原皇帝,在為人熟知的宋徽宗宋欽宗被抓去喝西北風之前,就有一位中原皇帝也曾被俘虜,在苦寒之地他度過了二十多年,硬是熬死了當時三個中原王朝的帝王。

這位略帶悲情的帝王便是五代曆史上臭名昭著的賣國皇帝石敬瑭的兒子,名曰石重貴。雖說名義上石重貴是石敬瑭的兒子,但是血緣上卻是叔侄關系。石重貴早年在父親死後被叔叔石敬瑭收養為繼子,等石敬瑭死後,石重貴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後晉第二位皇帝。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石重貴少時就深得他叔叔石敬瑭的喜歡,每次出行石敬瑭也都帶着石重貴,石重貴也不負期望,多次給石敬瑭進獻治國破敵之良策。後來石敬瑭靠着契丹人創業成功,當上了後晉的皇帝,在接受契丹人冊封時,石敬瑭想選一個兒子留守老家晉陽,自己好去洛陽登基。

這時候契丹的國主便對石敬瑭說:“讓我來給你選一個好了。”石敬瑭便讓自己的兒子都出來讓契丹國主挑選,契丹國主一眼就在衆人眼裡看中了石重貴,便對石敬瑭說:“這個眼睛大的可以。”後來石重貴就多了一個綽号叫石大眼,留守晉陽後的幾年石重貴也一路高升,深受石敬瑭的器重,他也就勤勤懇懇一直守在晉陽。直到石敬瑭生命垂危時,他才有了轉機。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當時的石敬瑭因為重病,不得不考慮立儲之事,雖然大臣們這時都力薦石重貴,但因為他終究是繼子,再受器重石敬瑭也不會願意把皇位給他的。

于是,久卧病榻的石敬瑭請求宰相馮道,希望他能在自己死後輔佐幼子石重睿登基,然而老狐狸馮道等石敬瑭一死便跟手握兵權的景延光合計,說現在天下戰亂不斷,應該立成熟年長的石重貴為帝。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有了這兩人的支援,石重貴也就名正言順地繼承了皇帝之位。一坐上皇帝的位置,石重貴驕奢淫逸的本性便暴露了,父親石敬瑭的靈柩還未正式下葬,石重貴便準備幹了一件大事:他要結婚了!

原來石重貴早就垂涎自己叔母的美色,石敬瑭一死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她納為後宮。于是荒唐的事情就發生了,石敬瑭的葬禮和石重貴的婚禮一塊進行,早上披麻戴孝哭哭喪喪,晚上頭戴紅花敲鑼打鼓,令當時的衆人都尴尬無比又無可奈何。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雖然石重貴的生活是荒淫了一點,但是他比石敬瑭強的一點便是他有骨氣。因為之前石敬瑭為了稱帝,向契丹既稱兒子又稱臣,這讓石重貴非常厭惡,于是在他登基後與契丹的國書中,他隻稱孫,不稱臣。石重貴這樣稱呼的意味是想告訴契丹:我在私人關系可以認你這個爺爺,但是國家體面上,我們是平等的!

契丹人一看石重貴硬氣起來後立刻就忍不了,随即便率大軍南下。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但這邊的石重貴剛登基,整個國家就爆發了旱災和蝗災,此時契丹人又大舉入侵,本就讓他焦頭爛額,而更讓石重貴感到惱火的是自己的手下大将們能力實在是差勁,邊關的城市接連告破,面對如此情形,石重貴隻得禦駕親征。

而石重貴打仗的能力實在是不一般,一出手就在澶州這個地方擊退了契丹人,但是晉國也國力大損,國庫日漸空虛。此時石重貴又接連派出使臣到各地征稅,讓本來就不富裕的晉國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過了幾年後,契丹人再次南侵,這次來勢更加兇猛,大有一口将晉國吞掉的氣勢。

契丹人一路在河邊各州燒殺擄掠,晉軍與契丹軍隊在榆林店(今河南安陽北)附近打得難解難分,之後晉軍大将安申琦趕到,将契丹軍隊擊退。石重貴見此情形開始組織軍隊反擊,先後收複泰州和遂城(今河北滿城和徐水附近)等地,契丹國主耶律德光聞訊也調集了八萬大軍準備與晉軍決戰。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這時的晉國大将杜重威見契丹人增兵,不敢再戰便退到了陽城一帶,開始施行轉攻為守的作戰政策,此後晉軍在與契丹軍隊作戰時不斷落入下風。更令晉軍雪上加霜的是,他們的糧草被契丹人截斷。此時晉軍正在一步步陷入山窮水盡的境地,軍隊各部不斷被契丹人圍剿分割,然而一場大風卻給戰局帶來了轉機。

原來,晉軍在與契丹軍作戰時突然狂風四起,黃沙遮天蔽日,契丹國主耶律德光是以便讓契丹的重騎兵下馬作戰。這時軍師藥元福提議直接出動騎兵對戰契丹人步行的重騎兵,晉軍大将李守貞符彥卿等人覺得可行,便親率騎兵出戰。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契丹軍隊沒想到晉軍敢在狂風中用騎兵作戰,而重騎兵行動又十分不靈活,在晉軍騎兵的沖擊下,一時間被打得陣型散亂,丢盔棄甲。契丹大軍一敗,契丹國主耶律德光隻得在潰軍中扮作小兵狼狽逃竄,好在他之後撿到了一隻駱駝才得以逃回契丹。

連勝兩次契丹軍隊,這讓石重貴心裡開始覺得契丹人不過如此,有了輕敵的思想。此後的日子裡石重貴将迷醉淫逸的生活發揮到了極緻,不光在宮中夜夜笙歌,連生活都奢靡無比,對于大臣們的勸谏他也是絲毫不在意。

這樣的治國方式很快便讓石重貴嘗到了苦果。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幾年後,狼狽逃回契丹的耶律德光又再次率兵南下,準備找回面子,然而此時晉國已經不複從前,石重貴也早已喪失了鬥志,連年的淫亂生活不僅掏空了他的身體也掏空了他的國家,他的大将杜重威和李守貞也先後投降契丹。

衆叛親離的石重貴再也沒有了抵抗的能力,在契丹軍隊攻入都城時他打算縱火自焚,不過好在契丹人給他送了一封信讓他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契丹人的信上說隻要石重貴投降便可以保命,看到信後石重貴當即起草了降表舉城投降。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投降後的石重貴被契丹人押着一路喝着西北風來到了契丹境内,然而比較好玩的事情是,在石重貴回契丹的途中,契丹國主耶律德光死了!亡國之君石重貴沒死,反倒是打了勝仗的耶律德光先病死了,這樣的事情真是讓人忍俊不禁。不知石重貴在聽到耶律德光先走一步的消息時心中會不會感到稍許寬慰。

到了北方又過了二十七年苦日子的石重貴最終死在了契丹,在這二十七年間,石重貴熬死了後漢,後周,北宋三個朝代的帝王,如果再加上耶律德光的話,他一共熬死了六位帝王。他的人生從這個角度來看,真的是有别樣的傳奇。

一生以“父”為恥,與“祖父”為仇,投降後卻熬死三個朝代的皇帝

石重貴雖然比他爹石敬瑭更有骨氣,但是自己的綜合能力實在是差勁,強大的軍事才能也彌補不了他治國才能的短闆,他在位的幾年除了打了幾場勝仗外,實在是沒有其他拿出手的戰績。他統治的日子裡,百姓流離失所,自己卻驕奢淫逸,這樣來看石重貴更适合做一個鎮守邊關的大将而不是一國之君。

但考慮到石重貴接手晉國時整個國家已經千瘡百孔,之後又加上連年的天災,他還能在這種情況下連破契丹大軍,這樣來看,整個晉國滅亡的錯也并不能全丢到他身上。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