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為“混合雲”?

本文中,我們定義了“混合雲”的概念、解釋了混合雲四種不同的雲部署模型,并通過一系列的資料和圖表深入分析了混合雲的産業趨勢。

01 引言

混合雲是指一種整合了多種平台和資料中心的計算環境。通常來說,混合雲是由雲服務提供商提供的多種本地(on-premises)資源的組合,但也可以包含多種不帶有本地元件的雲平台和雲服務。

“資料服務和架構應放置在伺服器上。我們稱其為雲計算—它們應該在某個地方的‘雲’中。” —— 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于2006年搜尋引擎政策會議
何為“混合雲”?

現代雲計算時期自2006年開始,到目前雲産業已爆發成一個1.53千億美元的市場。據跨國研究咨詢公司Gartner的預測,雲計算市場将以每年超過21%的速度增長。

雲計算是一種調配使用伺服器和計算資源的全新模式,它标志着一場根本性的變革。

對企業來說,雲計算提供了一個開發應用和服務的新平台。在此之前,企業别無選擇,隻能在企業内部使用本地的資料中心,并由IT部門采購和調配硬體來為公司的技術前沿提供動力。

首次引入雲計算時,人們嚴重質疑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以及包括了亞馬遜、微軟、谷歌和IBM等雲服務提供商對其雲産品傾注的技術改善,一些像是網飛(Netflix)這樣的熱門應用公開宣布,他們的工作負載完全不是在本地部署的。

值得強調的是,這些早期采用雲計算的公司擁有成長在雲世界的先天優勢,相比自行建立本地資料中心,他們可以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專注在縮短産品的上市時程上。

但是,有些企業正在力圖維持現有的内部技術基礎架構,因為他們已經在這上面投入了數百萬美元,并且這些基礎架構為企業提供了成功的基礎。雲計算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又意味着什麼呢?

一些成本因素應該如何處理,比如Dropbox全面依賴公有雲而産生的成本(Dropbox在從亞馬遜AWS遷移至其特殊定制的基礎架構之後,兩年的時間裡節省了超過7.46千萬美元的營運費用)?

公有雲和私有雲都經曆了開發工具的激增,這就導緻了企業就某個任務該選何種雲而發生的内部沖突。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

将敏感資訊放置在非内部托管的資料中心,其安全和治理疑慮又如何解決呢?

選擇的悖論定義了雲世界,選項的分散又使人們難以理清頭緒。這樣的挑戰将長期存在,當今的業務需求也将持續需要雲戰略的支援。故而混合雲戰略應該成為每一個企業的創新者和決策者的核心關注點。

02 探索混合雲的迷宮

科技領域的發展超過任何其它領域,雲時代也正處于快速轉型階段。在加速的變化中,思想領袖們正積極緻力于定義用來描述這個不斷發展的生态系統的術語。

亞馬遜:在雲計算裡,混合雲是指除了公有雲資源之外,還使用本地資源。

微軟:混合雲是公有雲和私有雲相結合的一種計算環境,資料和應用程式可以在兩者之間共享。

IBM: 混合雲是以私有雲的使用為基礎,結合對公有雲服務的戰略性的內建和使用。

紅帽(RedHat): 混合雲是由管理和自動化軟體編排的一個或多個公有雲和私有雲的組合,它允許工作負載、資源、平台和應用程式在不同環境中遷移。

Gartner: 混合雲是指跨内部和外部雲服務的、基于政策的、且互相協調的服務調配、使用和管理。

ZDNet:一個或多個公有雲與自有資料中心裡的某個東西相連。這個東西可以是私有雲,也可以是傳統的資料中心基礎架構。

03 術語定義

為了清楚起見,以下是最常用術語的定義:

本地資源(On-Premises): 在公司的基礎架構中托管的技術資源、資料中心和資料源。通常這意味着公司購買了硬體,并将這些硬體通過私有網絡連接配接。

公有雲(Public Cloud): 雲服務提供商在外部部署的技術資源、中心和資料源。這些資源和架構與其它不屬于單一公司的共享資源并存,并且可以通過公共網際網路對其進行通路。

私有雲(Private Cloud): 由雲服務提供商在外部部署的或在公司内部基礎架構中托管的技術資源、資料中心和資料源,通常與部署/管理容器或虛拟機軟體(例如VMWare、Openstack和Kubernetes)結合使用。私有雲是公司獨占的資源中的一部分,且隻有該公司可以通過私有網絡對其進行通路。

混合雲(Hybrid Cloud): 包含基于多種環境的基礎架構的技術資源、資料中心和資料源,通常是雲服務提供商提供的資源與本地資源的組合,但也包括不帶有本地元件的多種雲平台。

跨雲(Inter Cloud):橫跨不同雲服務提供商的技術資源、資料中心和資料源。具體來說,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在不同雲服務提供商的場外基礎架構之間存在着流量,同時它也可以包含本地元件。可以說跨雲是混合雲的子集。

多雲(Multi Cloud):橫跨多個雲服務提供商和本地資源的技術資源、資料中心和資料源。多雲與跨雲的差別在于,在多雲體系結構中,雲服務提供商之間沒有流量。雲服務提供商與本地資源通過私有網絡連接配接。多雲也是混合雲的子集。

何為“混合雲”?

04 混合雲詳解

Gartner定義了IT組織目前采用的四種不同的雲部署模型,所有這些模型都以某種形式的混合雲為核心。

何為“混合雲”?

1. 架構跨越(Architecture Spanning)

這種情況是指企業正在通過雲提供商擴充其IT容量的場景。此政策的應用可能是出于多種原因,包括必須緊急利用雲以擷取更多資源,或者将資料放置在多個地方以提高性能或滿足合規要求。采用這種形式的混合雲,應用程式可以駐留在由雲服務提供商托管的基礎架構上,而資料可以駐留在公司的自行托管資料中心内。

2. 特定用例(Use Case Specific)

這種情況是指在不同的開發階段,企業在不同的地方部署同一應用程式的不同版本。例如,公司可能更願意在雲中進行開發和測試以保證靈活;而生産執行個體則在專門調配的内部硬體上運作。這種情況的出現通常意味着企業并不打算将應用程式本身與原生雲服務相內建。

3. 多雲(Multi-Cloud)

這種名詞是指公司的各種現代應用程式全部都在雲裡,或者在橫跨本地資源與多雲服務的架構中運作。此模型迎合了“開發人員優先”的觀念,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無需被特定的雲限制,而是可以根據任務自由選擇最合适的技術,無論該技術是由雲服務提供商提供的,還是内部部門量身定制的。

4. 跨雲(Inter Cloud)

這個名詞概況定義了多資料中心和多位置設計的演進。此部署的特點是存在跨雲服務提供商的流量,這使得企業在擷取細分領域的最優服務的同時,也能避免供應商鎖定。Gartner引用的一個案例是:“微軟的PowerBI可以連接配接到位于Azure雲基礎架構之外的Salesforce資料庫”。

以上所有類型的混合雲部署都有各自的缺陷。設計最适合企業需求的模型非常重要,而SLA、成本和技術産品之間的平衡将會驅動決策。

05 混合雲的産業趨勢

在深入研究混合雲趨勢之前,有必要先來看看雲産業的大格局。顯然,這個市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持續增長。

全球公有雲服務營業額預測

何為“混合雲”?

混合雲的趨勢和采用率的提高

何為“混合雲”?

雲市場上的主要玩家

盡管整個領域的采用率在增加,雲市場上顯然有領先者。

何為“混合雲”?

企業的雲政策

絕大多數企業正在采用多雲政策,其中51%的企業采用了混合雲。

何為“混合雲”?

這個數字很可能不完全準确,因為如前所述,多雲和混合雲的定義依來源而有所不同。但是,總體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為了在當今的企業經濟結構中蓬勃發展,很多公司正在把功能強大的關鍵應用部署遷移到雲中。

Gartner還指出:“到2020年,大多數資料和分析用例将必須連接配接到分布式資料源”,并且“大多數組織的DBMS部署将在本地和雲中共存—即混合雲DBMS”。

每天都有新出爐的文章提到又有某些公司将其部分應用棧遷移到本地基礎架構之外的雲上,這種趨勢完全沒有停止的迹象。

在DataStax,我們有63%的客戶在雲上運作他們的應用程式,并有超過一半的客戶在多雲、混合雲或其組合的基礎架構環境中部署應用程式。點選這裡了解更多。

06 混合雲和DataStax Enterprise

DataStax Enterprise (DSE)是功能最強大的雲資料庫,專為混合雲而設計。

無論是在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合雲環境下,DSE都可以通過自動的運維輕松橫跨雲區域和資料中心。

DSE可以幫助企業在不對應用程式做任何改變的前提下,在不同的雲環境中輕松部署關鍵的應用程式。

分布式雲資料庫使您能夠充分利用混合多雲架構:

輕松便捷地從任意IaaS供應商中選擇所需的服務;

根據您選擇的雲服務來設計架構;

使資料分布在不同地區,以滿足治理和合規的要求;

在本地預置的資料庫上運作服務的同時充分利用多雲提供的資源;

無縫使用不同IaaS供應商提供的工具或實作跨供應商遷移,進而在零當機的前提下為龐大的資料量提供性能擴充;

在企業内部或跨雲備份,或撤離有停機擔憂的區域,進而保護應用程式和客戶體驗免受服務中斷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