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容器多雲/混合雲,雲時代災備新利器

雲計算災備:雲時代CIO的心病

在昨天,某雲因為“一個未知代碼bug”,爆發了大規模當機事件,大量的網際網路公司受其影響,App、網站全部癱瘓,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從老闆到員工都從清晨溫暖的被窩裡爬出來趕去公司應急處理。業界有人戲稱某雲是“一年一當機,今年特别早”。

無獨有偶,去年也有多家雲計算供應商出現大規模的現網事故,北京一家初創公司在使用某雲伺服器8個月後,放在雲伺服器上包括備份的資料全部丢失,導緻公司幾年來的平台資料全部丢失,造成“近千萬元損失”。

在雲計算時代,雲計算所帶來的種種優勢使得大量的企業紛紛将自身業務在雲端托管,但當雲服務出現故障時帶來的損失難以控制,也令許多企業的CIO們憂心忡忡。顯然,“不将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案,即通過将業務部署在多個雲(不同的公有雲、私有雲)來進行災備。

多雲/混合雲+容器:Cloud 2.0時代的良藥

在各種多雲/混合雲的解決方案中,多雲/混合雲+容器的組合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首先,由于容器提供了統一的軟體傳遞标準,應用與整個運作時環境分離,是以使用者可在多個雲上的容器服務間随意的遷移這些應用,而不必擔心對環境的依賴,同時也有效地避免了雲供應商的鎖定。

同時,由于容器的秒級彈性機制,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對不同雲上的應用和資源進行彈性伸縮,企業的成本并不會因為使用多雲方案而明顯的增加。

最後,多雲/混合雲容器解決方案是一種輕技術棧的方案,搭建與部署較為簡單,無須考慮大量的基礎設施的問題。

這些都是傳統的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所不具備的。

華為容器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基于叢集聯邦的雲災備實踐

目前業界主流的容器服務,基本上都是使用CNCF社群的Kubernetes。而Kubernetes官方社群的多雲容器的方案叢集聯邦(Kubernetes Cluster Federation),是在15年由華為雲容器團隊引入社群并主導,經過多年的發展,華為雲容器團隊将在本月釋出業界首個商用級别的多雲容器解決方案。

華為容器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基于社群的叢集聯邦技術,提供了跨雲的多叢集統一管理、應用在多叢集的統一部署和流量分發,并可以結合Istio技術,實作應用流量的全局治理(南北向+東西向),為您徹底解決雲災備問題的同時,也可以在很多場景下發揮價值。

容器多雲/混合雲,雲時代災備新利器

華為容器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适用于以下場景:

  • 業務雲上災備場景

通過華為容器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使用者可以将自身的業務同時部署在多個雲的容器服務上,在某個雲出現事故時,通過統一流量分發的機制,自動的将業務流量切換到其他雲上,同時通過Kubernetes的快速彈性能力,迅速在其他雲上擴容應用和資源。最快秒級自動解決一次現網事故,再也不用擔心“一年一當機”的問題了。

  • 業務流量分發場景

通過華為容器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業務可以同時部署在不同地域的雲機房中,通過統一流量分發的機制,實作應用通路流量的地域親和,降低業務通路時延;同時,使用者可以将線下IDC中的業務在雲上擴充,當業務流量激增時,快速在雲上彈性擴容,将大部分的流量引導到雲上執行個體;在流量回落後,自動縮容雲上執行個體,流量全部回歸線下IDC,使用者不再需要根據流量峰值始終保持和維護大量資源,節約成本。

  • 業務與資料分離場景

對于金融、安全等行業的使用者,業務資料的敏感性要求相關業務必須運作在使用者的IDC中,通過華為容器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使用者就可以将資料業務保留在本地的IDC中而将一般業務部署在雲上,通過多雲/混合雲容器解決方案統一管理。

  • 開發與部署分離場景

在CI/CD的場景中,一些使用者處于IP安全的考慮,希望開發環境在本地的IDC,生産環境在雲上。通過華為容器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就可以将開發環境的叢集和生産環境的叢集統一管理,實作應用線上釋出的全自動流水線。

  • 業務與計算分離場景

對于AI、基因測序、視訊處理等行業的使用者,其計算任務依賴特殊的硬體,如CPU、裸金屬伺服器等,通過華為容器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使用者就可以将計算業務部署在雲上,彈性利用雲上的特殊硬體算力,而在私有雲或其他雲上部署一般業務,避免了大規模使用特殊硬體帶來的成本壓力。

相關服務請通路:

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cce/index.html?utm_content=cce_helpcenter_201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