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8,全棧公有雲,誰是破局者?全棧公有雲市場迅速增長CIO們對公有雲的六大關注點中國數字化趨勢:選擇公有雲是大趨勢

2018,全棧公有雲,誰是破局者?全棧公有雲市場迅速增長CIO們對公有雲的六大關注點中國數字化趨勢:選擇公有雲是大趨勢

越來越多的 CIO 将公有雲開發平台視為解決他們面臨業務挑戰的方式,導緻全棧公有雲開發平台市場正在迅速增長。

這是最新的《The Forrester Wave: Full-Stack Public Cloud Development Platforms In China, Q3 2018》所揭示的最新趨勢,在2018年7月釋出的這份報告中,排在前五在上司地位的廠商分别是阿裡雲、微軟雲、AWS、華為雲和騰訊雲。其中,華為雲以僅營運1年多的時間,就躍居中國本土公有雲上司者象限。

2018,全棧公有雲,誰是破局者?全棧公有雲市場迅速增長CIO們對公有雲的六大關注點中國數字化趨勢:選擇公有雲是大趨勢

所謂全棧公有雲平台,即提供從底層IaaS到PaaS的全棧雲服務能力,以及網絡通信和混合雲解決方案及管理的能力。華為雲總裁鄭葉來曾提到過“水桶式競争"的比喻,即在5G、IOT的泛在網絡以及人工智能時代,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發展的非常迅速,未來的競争将是全棧的技術與創新競争,從晶片、硬體、軟體、解決方案到網絡,缺一塊“木闆”都會導緻“水桶沒水”。

畢馬威《2018中國首席執行官調查》結論之一為創新依然是中國CEO推進業務轉型及增長的首要戰略。那麼在全球風雲和技術創新不斷變化2018年,全棧公有雲無疑就是CEO們最佳的創新合作夥伴,也是CIO們的首選。

全棧公有雲市場迅速增長

無論在全球還在中國,公有雲市場都在迅速增長,特别是向全棧公有雲平台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根據Gartner于2018年7月初釋出的2017年度全球公有雲IaaS市場佔有率分析報告,全球公有雲服務商進一步集中:在2016年的Gartner公有雲IaaS魔力象限中,全球還有14家廠商入選該象限;而到了2017年的Gartner公有雲IaaS魔力象限,隻剩了6家廠商的身影,而這6家廠商都是全棧公有雲服務商。

Gartner的結論說明,全球企業CIO們在選擇公有雲平台的時候,越來越把全棧雲能力當成是主要的選擇标準和條件。這首先說明,在技術巨變的時期,CIO們面臨着CEO們的業務增長需求,需要傳遞更加靈活且能長期演進的基礎技術平台,以便為業務的應用開發提供更符合DevOps的可持續開發、運維和疊代,而這就需要公有雲平台提供全棧的技術能力,同時也要承擔起傳統IT時代的總系統內建商的角色,把所有軟硬體技術都內建在一起,進而長期支援CIO的各類創新需求。

在這方面,來自中國的華為雲就是一個典型代表。自2017年3月華為正式成立雲BU已來,目前,華為雲已上線16大類超過120個雲服務,以及制造、電商、遊戲、金融、車聯網、SAP、HPC、IoT、安全、DevOps等60+解決方案。僅2018年上半年,華為雲市場就新上架應用872個。進入5G與IoT時代,華為雲更先天具有華為長期服務電信市場的優勢,華為OceanConnect物聯網平台、LiteOS物聯網作業系統以及Boudica系統NB-IoT晶片可完整支援CIO的物聯網創新需求。

如今,随着全棧公有雲平台的趨勢已經形成,企業上雲、用雲的深度越來越深、越來越廣,使用者對于公有雲平台的粘度越來越強,全棧公有雲平台服務商也越來越成為企業的戰略創新合作夥伴。不論是AWS、微軟、IBM還是阿裡雲、華為雲等中外全棧公有雲服務商,都加強了架構師服務、業務創新設計服務等,以推動全棧公有雲市場的增長。

CIO們對公有雲的六大關注點

過去,以AWS為代表的第一代公有雲,其服務的對象為中小企業、網際網路公司和開發者,這些使用者主要是以IaaS資源和降低成本為主要訴求,而且這些使用者也沒有CIO的概念,更多的開發和應用需求都由小型的開發團隊直接提出和實作。到了大型企業上雲,對公有雲的訴求也從基礎的伺服器、存儲和網絡資源,進一步上升到資料層、中間件層、系統管理甚至業務層的統一,特别是傳統大型企業CIO們更加看重公有雲的戰略創新合作夥伴這一角色。

技術創新、安全信任、政策支援以及公有雲服務的廣度、深度和經驗,成為了CIO們對公有雲的六大關注點。在技術創新方面,IDC的2018年CIO預測指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出現的數字化轉型目标沖突、無效的技術創新、雲基礎設施遷移、傳統的接近生命周期尾期核心系統的低預算等,将在2019年讓75%的CIO及其企業無法達成其數字化轉型目标。實際上,技術與應用創新是數字化轉型時期的一大障礙,特别是業務創新需求和市場環境時刻在變化,是以有一個技術創新合作夥伴是CIO們的首要選擇。

其次,在安全信任方面,雲環境中的安全與信任變得比以前更複雜,特别是在無邊界的雲平台上,企業與行業的邊界消失、内部與外部使用者的區分消失、不同資料關聯起來所形成的洞察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隐私侵犯等等,這些都需要一個在安全與信任方面更加全面也更加願意投入的公有雲合作夥伴。諸如今年5月開始實行的歐洲GDPR資料保護條例,更意味着層出不窮、越來越嚴格的資料安全與隐私保護環境,一個安全可信合作夥伴是CIO的必選。

第三,政策支援主要是指混合雲政策及企業IT政策的支援。由于大型企業都有自己的IT政策與IT管理制度,在雲計算特别是公有雲環境下,也要延續已經有的IT政策與管理,當然也要制定新的IT政策與管理。其中,混合雲環境的治理是大型企業IT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持續開發與持續運維的基礎,這涉及到跨網絡、跨資料中心、跨地區的混合雲資源排程與管理以及IT服務水準及品質保證,是以就要求公有雲服務商了解傳統企業的IT管理及治理政策之道,進而成為傳統企業CIO的可持續合作夥伴。

而在公有雲服務的廣度、深度和經驗方面,這無疑是所有企業CIO都看重的資質。但在大型企業IT環境中,混合雲的廣度、深度和經驗,則更是企業CIO所看重的能力。混合雲不僅是私有雲與公有雲之間的打通,還要深入到企業網、專線網、營運商網絡等異構混合雲網環境的配置與管理,才能夠在保證安全與信任的前提下實作滿足使用者體驗的基礎雲環境。

在Forrester的最新報告中,華為雲位列中國公有雲上司者前五位,也是唯一具備完整混合雲能力以及大型項目系統內建經驗的公有雲供應商。這正是因為華為雲以資料保護為核心,以雲安全能力為基石,以法律法規業界标準遵從為城牆,進而得以服務很多政府、企業類項目。華為雲已獲得20多項國内外認證,如公安部安全等保四級、保護個人隐私資料的ISO27018認證、全服務、全節點、全平台通過PCI-DSS安全認證,再加上華為雲“上不碰應用、下不碰資料,不做股權投資”的“三不”承諾,足以讓CIO們放心大膽地進行業務創新。

中國數字化趨勢:選擇公有雲是大趨勢

在中國,公有雲已經成為CIO們響應數字需求的重要資産,中國企業越來越轉向公有雲平台。根據Forrester的調查,在基礎設施層面,中國近三分之二的購買影響者計劃在2018的公有雲平台上部署網絡、存儲和伺服器資源。在開發和平台層面,大約三分之二的影響者将使用公有雲來實作大資料、軟體開發工具和平台、安全和商業智能和分析。在所有領域,相比 2017年,2018年更多的人計劃使用公有雲作為服務基礎。

而之是以會出現Forrester的調查結果,這是因為企業CIO們與全棧公有雲服務商之間建立起了互信以及越來越深入的合作夥伴關系。例如,對于大型企業來說,除了核心業務資料安全,核心業務的性能也是上雲的主要顧慮。通過華為雲旗艦型的裸金屬服務能力,哈藥集團将核心業務搬遷至華為雲上之後,将智能報表生成時間由3天縮短至3小時。而中國最大線上服務市場,豬八戒更是通過華為雲自研的SDI多元解除安裝技術,實作裸金屬服務分鐘級發放。豬八戒部署在華為雲上的天蓬國際站,業務上線僅3周,即支撐億級消費者/企業通路。

Forrester指出:随着公有雲平台的功能越來越豐富、安全性能越來越好、成本效益越來越高,企業更希望能夠同時實作新軟體的開發、已有應用程式的現代化以及資料中心效率的提升。中國企業正在将所采用的公有雲業務從以基礎設施為主,擴充到更廣泛的開發和基礎裝置服務全棧平台。這實際上就說明在公有雲平台解決了傳統企業核心業務上雲的顧慮後,越來越的企業需要公有雲服務商提供更強的中間件、資料層以及原生應用開發運維的能力。

在開發運維以及CI/CD持續開發持續運維方面,以Kubernetes為代表的容器叢集編排管理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開源雲中間件層,而Docker為代表的容器已經成為了新一代雲原生應用的标準,這催生了CaaS容器即服務和FaaS函數即服務兩大類全新的開發雲服務。CaaS可完成基于容器技術的雲開發,提供從開發到運維的完整工具鍊;而FaaS則屏蔽了底層伺服器等硬體差異,FaaS的典型代表即為無伺服器程式設計環境。CaaS+FaaS特别适于支撐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應用,在創造和優化數字使用者體驗方面極具價值,也是CIO選擇公有雲作為數字化轉型戰略支撐的重要原因。

基于華為公司30年軟體研發的技術積累和業務實踐經驗,內建先進研發工具,華為雲軟體開發服務DevCloud面向軟體産業提供了全球領先的一站式DevOps軟體服務平台。覆寫從軟體工程管理、開發、測試、部署、運作環境、運維的全場景,面向軟體産業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目前,華為雲軟體開發服務DevCloud,已擁有9萬名線上開發者。

華為雲全棧雲容器平台是全球領先的一站式企業級公有雲容器平台,支援多種異構容器運作資源、多種容器部署方式,為使用者提供高性能、高可靠、完整的全棧全場景的容器部署與管理服務。華為雲還研發了首款商用落地的Service Mesh服務——微服務引擎CSE-Mesher,幫助企業現有的單體應用通過零改造,快速平滑上雲并服務化,已經成功運用在華為手機的智能助手億級使用者場景中。

Forrester Wave的2018Q3中國全棧公有雲開發平台報告,顯示了中國公有雲平台的三大勢力:位于頭部的阿裡,海外軍團微軟及亞馬遜,以及強勢崛起的華為和騰訊。而在這五大公有雲公司中,華為雲是最後一個也是最晚進入公有雲市場的玩家。然而,Forrester特别指出:華為雲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實踐者,并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華為雲的快速創新令人印象深刻。從2016年的強勁表現者到現在的上司者,華為雲的成長速度非常驚人。尤其是其領先的技術實力和全棧産品能力、優秀的本地化服務能力和完善的生态體系令人折服。

正是因為有像華為雲這樣的全棧公有雲平台及雲服務商,才讓企業CIO們更加願意把自己的IT基礎設施和開發運維平台遷移到公有雲上。在7月10日的2018華為雲中國行系列活動西安站上,華為雲與西安航天基地合作,打造紮根在航天基地的聯合創新中心,服務航天基地的所有企業和機關,輻射西北地區。而在2018年3月,華為雲已經在西安高新區軟體園上線華為雲軟體開發服務,為軟體園的企業提供一站式DevOps服務,幫助中小軟體企業更新到智能高效研發平台,目前已經服務了210家企業、超過6000名軟體開發人員。

2018年,CIO們将如何選擇公有雲服務?無疑是能提供全棧雲技術與能力、願意成為企業創新合作夥伴、承諾不碰企業應用與資料的安全可信公有雲服務商。而符合這樣條件的選擇,其實并不多。(文/甯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