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AI新媒體量子位(QbitAI)
1月17日,由IT耳朵主辦、量子位作為合作媒體支援的IEIC·IT耳朵智能創新大會暨智能行業創新企業頒獎盛典在亞洲大酒店隆重開幕,大會吸引50餘位人工智能頂級大咖、100家主流媒體、1000名合作夥伴與行業精英參與。全國人工智能領袖登台發表主旨演講,人工智能領域菁英從多個角度探讨了如何推動中國智能+産業蓬勃發展。大會全面展現了中國人工智能學術研究和産業投資現狀,為未來五到十年中國智能産業健康發展提供了路線圖。

本次大會分享的重量級嘉賓既有來自洪泰制造工場、英諾天使基金的頂級投資大咖,北京大學深度學習實驗室的學術專家,也有51VR、Geek+、零度智控、靈隆科技等中國市場化人工智能企業的代表。同時還有針對性的釋出《2017年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研究報告白皮書》與《2018年人工智能行業創新企業Top100》兩大權威研究報告,用資料驅動中國人工智能創新力量發展。
△IT耳朵創始人兼CEO潘海祥
大會伊始,IT耳朵創始人兼CEO潘海祥上台發表開幕詞,他列舉了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三個場景,針對性的指出現在人工智能行業仍處在基本的“聽見”階段,尚不能完全做到“了解”。并以“如果AI 請深AI”為主旨,提出關于AI未來發展的兩點建議:一是我們如果關注這個行業并身在其中,就該努力做好AI,做成智能而非“智障”;二是希望各位從業者和投資人,我們志在推動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如果深愛這個行業就不要輕言退卻。
△北京大學深度學習實驗室嚴睿博士
北京大學深度學習實驗室嚴睿博士認為“AI兇猛”,因為從2015年到現在,AI幾乎是呈幾何倍數的增長,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強的融合能力。很多人也開始擔心人工智能會消滅人類,但是我們現階段看到的都是“弱人工智能”,我們所看到的的近千億的人工智能都是這種,是以大家不必擔心。AI會幫助我們成為更智能的群體和更智能的社會,與其害怕我們不如選擇更好的去擁抱AI。
△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
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呼籲雖然AI是改變各行各業的基礎,但是畢竟AI也是一項技術。技術一定要和産業結合才是具有可持續性和具有爆發性的,而我們能夠看得見的像自動駕駛、醫療、金融,這樣一些領域都會通過跨界合作、融合的方式給我們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改變。正因如此,在各領域的運算、訓練等相關資料會反哺技術發展,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靈隆科技首席科學家湯躍忠博士
靈隆科技首席科學家湯躍忠博士解釋了為什麼2017年以來智能音箱類産品特别火爆的原因。他把人工智能的學習過程分為四步,信号拾取、資訊認知、了解和決策、執行和回報,這四個環節學習的比較好就可以是人工智能,而音箱恰恰是集合了這幾個特點。從語音識别、語義了解,到搜尋識别比對的資源,再到最終執行播放恰好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雖然現在中國和美國智能家居大的環境不台一樣,但是都有智能家居入口的市場需求,是以才會有人工智能音箱空前火爆的情況發生。
△IT桔子創始人兼CEO文飛翔
随後,IT桔子創始人兼CEO文飛翔在現場指出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三大要素:第一,計算力。第二,算法。第三,資料。并主持釋出了《2017年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研究報告白皮書》,白皮書對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做詳細解讀,涵蓋行業概況、創投趨勢、行業應用案例、焦點問題等内容,以資料驅動發展、洞見行業未來。白皮書詳情可關注IT耳朵官網或官方微信。
緊接着被譽為“人工智能行業風向标”的2017年度金耳朵獎頒獎盛典拉開帷幕,本次頒獎共評出十一個獎項,10家投資機構和96家企業獲獎,涵蓋投資機構、人機互動、估值榜、行業貢獻、新銳企業等多個方向。
上午場的最後環節是圓桌讨論,CELLA創始人範維肖、星瀚資本創始人楊歌、海雲資料助理CEO劉秋雯、佳格天地聯合創始人顧竹、鋼鐵俠科技聯合創始人莊園共同圍繞“人工智能時代造就的時代機遇”展開讨論。幾位嘉賓從自己企業擅長的方向切入,從投資、大資料、數字農業、機器人等角度深入淺出的指出在過去的幾年間人工智能産業的變革。
△洪泰智造工場創始人喬會君
當天下午,洪泰智造工場創始人喬會君首先發表主題演講,并簡單為大家解釋了洪泰内部是如何看待AI與區塊鍊技術的。AI主要是對于生産率的提升、對于生産效率的提升,AI可以解放我們的雙手和大腦,而區塊鍊解決的是生産關系的重構。
△Geek+CTO李洪波
接下來演講的嘉賓是Geek+CTO李洪波,他以物流這個具體場景為出發點,詳細解讀了人工智能在這一領域的應用過程。智慧物流 體系目前已接入機器人感覺系統、背景系統和算法、大資料分析、AI技術等,進而實作了物流的高效率配送。借助人工智能,無人倉儲、無人分揀、無人搬運得以實作。
△零度智控聯合創始人史聖卿
零度智控聯合創始人史聖卿的演講主題為“人機互動的人性化探索之路”,他指出無人機的互動有三個模式,包括模拟式互動、多元化的互動、無形化互動。而人工智能恰好是多元化互動的重點,無人機清唱需要飛到人類很難到達的地區做拍攝、噴灑、救援等,現階段我們通過遙控、手機等都比較受限,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讓無人機自動識别并作出判斷,完全自動實作無需互動。
△愛因互動CEO王守崑
愛因互動CEO王守崑從金融服務的角度解讀了對話機器人的作用,相對于傳統的人力客服,對話機器人客服的第一優點是高效全時。第二點是可以快速做出使用者畫像,提升營銷轉化。第三點是自然便捷的使用者體驗。這樣一來,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一方面幫助金融企業提升了服務效率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服務顧客。
△英諾天使基金執行董事周全
緊接着,英諾天使基金執行董事周全分享了他對于人工智能領域投資的一些看法,目前投資人工智能領域需要考慮方向、人才、專利等具體細節做決定,尤其是專利的布局,因為未來的淨增專利是很高的一個護城河。同時周全認為人工智能投資機會是大的時間視窗,AI+、AI+行業應用,早期投資機會至少還有5年,而人工智能在對各個行業的發展将延續數十年。
最後環節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圓桌論壇,此次論壇的主題非常有針對性,直指“人工智能與人工智障的前世今生”。參與圓桌的嘉賓為IT耳朵創始人潘海祥、速感科技CEO陳震、中企港資本董事長于小鐳、eyemoreCEO朱繼志、小果視訊CEO譚濤、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副總裁吳卓浩。幾位嘉賓針對現在業内出現的一些人工智能“失誤”現象做出剖析,深刻解讀了目前技術發展的短闆,并對行業未來提出預期。
國内領先的行業媒體IT耳朵聚集了國内産、學、研三界最活躍的人工智能專家到場參加,IT耳朵創始人兼CEO潘海祥在大會上說,“中國人工智能目前已開啟新的篇章,無論從技術、人才,還是産品、創新都走在世界前列,未來将有更多智能技術走進大家生活中。同時也呼籲所有企業要正确利用AI技術,不要用AI作惡”潘海祥介紹,本屆大會旨在展現國内人工智能最前沿成果、展望世界人工智能未來圖景;為人工智能頂級學術、産業和投資領袖搭建跨界交流平台,推動中國人工智能學術、産業跨界融合、跨越發展。
原文釋出時間: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