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蒙古,一個志向遠大的國家。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作為世界第二大内陸國,蒙古的地理條件可謂相當惡劣。這種惡劣不僅展現在幹旱沙漠化等自然環境,更展現在隻有兩個鄰國的地緣窘況。

因為曆史原因,今天的蒙古隻有中俄兩個鄰國。雖然有兩個核大國周密保護,蒙古的安全從來高枕無憂。但一旦蒙古不甘寂寞想要紅杏出牆,那麼保護蒙古的堅盾瞬間就會成為砍向蒙古的利刃。再加上中俄兩國抱團取暖,同仇敵忾,蒙古的處境勢必更加一發千鈞。

對于這一點,蒙古心知肚明,是以長期以來,蒙古在外交政策上也相當安分。

隻是,作為成吉思汗的後人,蒙古人的血液裡實在沒有老實本分的基因。是以一有機會,蒙古就如決堤洪水,迫不及待地向外面的世界飛奔,和更多的國家天涯若比鄰。

而印度,毫無疑問就是蒙古的遠親。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雖然自古以來印度的戰鬥力就非常感人,是個征服者就能在南亞次大陸開疆拓土作威作福,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被征服經驗相當豐富,當牛做馬的曆史也相當悠久,這為印度更快地适應征服者的節奏提供了可能。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長期以來,因為早已習慣了被成功奴役,是以當出現一個馬失前蹄的失敗者,印度自然願意記在心裡并投桃報李,而蒙古毫無疑問就屬此類。

話說1218年,那是一個春天,蒙古450人商隊在花剌子模被殘酷劫殺,激起了成吉思汗的雷霆震怒,随即蒙古傾巢西進,開始了恐怖的蒙古西征。

花剌子模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時貪念會讓帝國萬劫不複,更給其他國家帶來更恐怖的災難。

因為不敵蒙古鐵騎,是以花剌子模末代國王紮蘭丁輾轉多地,最終選擇逃亡印度。由于南亞次大陸天氣酷熱難當,蒙古士兵和戰馬都難以适應,于是成吉思汗最終選擇班師阿富汗。

雖然沒能殺入南亞次大陸,但這卻是蒙古和印度的第一次面對面碰撞,隻不過碰撞的不是印度人。等到帖木兒帝國滅亡後,其皇室後裔巴布爾作為突厥化的蒙古人,殺入南亞次大陸建立了莫卧爾帝國,成為蒙古和印度和諧共生的最好見證。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而後,西方殖民者紛至沓來,英國最終打敗葡萄牙、尼德蘭和法國等同行,成為莫卧爾帝國的掘墓人和南亞次大陸的統治者,而蒙古大部則在18世紀成為清朝領土的一部分。

19世紀清朝盛極而衰後,被清朝強力壓制的沙俄卷土重來,并最終在1911年趁辛亥革命煽動蒙古自立門戶。

英國和沙俄的激烈對抗,也注定了蒙古和印度的分道揚镳。雖然北洋政府的皖系軍閥徐樹铮将領趁沙俄崩潰在一戰後的1919年趁機收回了蒙古,但随着蘇俄紅軍“重返”蒙古,局面很快就在1921年被徹底逆轉。1922年蘇聯成立後,加緊了對蒙古的控制,從經濟、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對蒙古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斯拉夫化的蒙古也成為蘇聯事實上的第16個加盟國。

1945年8月14日,蘇聯迫使南京國民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蒙古被“維持原狀”,随後在蘇聯的操縱下通過了獨立公投,南京國民政府在1946年1月5日正式承認蒙古分立。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對于蘇聯而言,蒙古是保護西伯利亞大動脈的中俄緩沖,更是遏制我們東山再起的重要棋子,從此我們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陰霾不散,首都更是被迫“天子守國門”。

二戰結束後,蘇聯一躍成為超級大國,蒙古也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部分,内政外交繼續唯蘇聯馬首是瞻。

不過,蒙古畢竟是主權國家,是以也有發展外交關系的部分自由,而此時蘇聯為拉攏高唱“不結盟”的印度成為對抗美國的棋子,是以和印度的關系你侬我侬,于是蒙古作為蘇聯附庸,也在1955年12月24日同印度建立外交關系,這是首個同蒙古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

50年代末中蘇交惡後,蒙古成為中蘇對抗前沿,蘇聯于1963年重新在蒙古駐紮重兵,嚴重威脅我們的北方。

而彼時的印度,因為與北方鄰國劍拔弩張的因素,是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蘇印關系長期穩定。而蒙印關系在蘇聯的大架構下,也呈現出了不斷升溫的态勢,雙方高層交往不斷。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比如1961年,印度支援蒙古進入聯合國;1971年,蒙印共同推動聯合國通過承認孟加拉國獨立建國的決議;90年代,印度支援蒙古成為不結盟運動成員國。

80年代後期,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漸入佳境”,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控制也與日俱減,于是蒙古終于有了喘息的機會。随後因為極其特殊的區位,蒙古吸引了美國、日本等域外國家的趨之若鹜。而印度作為蒙古的“老朋友”,雙邊關系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轉機。

1991年,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陣營徹底煙消雲散,随後俄羅斯軍隊在1992年撤出蒙古,蒙古終于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

但問題是,蘇聯在蒙古身上留下的印迹入骨三分,即便刮骨也難以清除,蒙古早已成為不倫不類的民族,成為披着黃皮的白種人異類。

在這樣的情況下,蒙古自然繼續對原宗主國恨之入骨。時至今日,除了最強大的美國海軍都難以近身1000公裡的蒙古國海軍,蒙古将連狗加起來才一萬多的武裝力量基本都部署在了南部邊境,防範誰地球人都知道。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雖然從内心還是對俄羅斯深深依賴,甚至出口創彙也不惜舍近求遠,而且俄羅斯也确實有重返蒙古的美好心願。但蘇聯解體以來經濟發展長期一蹶不振的尴尬狀況,注定了俄羅斯在蒙古問題上的力不從心。

是以,為了所謂的安全,尤其是應對南方的威脅,蒙古加快了同美日等非鄰國的眉來眼去的步伐,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第三鄰國”戰略。

事實上,早在蘇聯解體前的1989年,蒙古就提出了“第三鄰國”的理念,并在随後的時間裡不斷完善。

按照蒙古的說法,兩塊石頭是撐不起一口鍋的,必須有第三塊石頭,是以蒙古要有第三鄰國,滿足蒙古所謂“不結盟”、“等距離”、“全方位和“多節點””的戰略需求。

而蒙古最初的第三鄰國,特指美國。鑒于蒙古同時威脅中俄的特殊區位,美國對蒙古尤其上心,資金援助和軍事合作層出不窮,兩國也在2005年也正式互相承認為第三鄰國。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相比之下,日本為了迂回制約中俄,也緊随美國向蒙古砸錢,蒙古也由此成為最喜歡日本的國家,甚至多次在聯合國支援日本沖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眼看“第三鄰國”越來越多,以往理論早已不合時宜,于是蒙古不斷修改“第三鄰國”概念,比如從單指美國到泛指“西方國家”,後有擴大到“援蒙國家”,蒙古也有了更多沆瀣一氣的機會,特别是響應美國号召出兵阿富汗給多國部隊看大門,俨然成為西方世界的香饽饽。

相比之下,印度既沒有美國的強大實力,有沒有日本的砸錢精神,是以相比于美日等國必然相形見绌。

但作為有聲有色的超級大國,印度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很有特色。相比于美日兩國,印度不僅在蒙古捷足先登,而且長期持有俄羅斯的許可與認證。畢竟俄印關系長期親密,印度與蒙古的交流當然也就暢通無阻。

更重要的是,印度為了得到蒙古,願意付出比美日更有誠意的代價。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雖然都被我們打得滿地找牙,尤其是美國,至今都将抗美援朝戰争形容為不願提及的“被遺忘戰争”,但印度對戰敗的陰影無疑更加沉重。

雖然1962年的中印戰争時間不長,規模也不大,但卻對印度産生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沖擊。

畢竟,沒有誰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将侵略戰打成首都保衛戰,初次見面就有四個精銳旅被幹翻,并讓世界人民在南亞次大陸上看到了非洲角馬遷徙的壯美奇觀。

而這場被西方媒體稱之為“熱刀切黃油”的戰争,除終結了尼赫魯的威望,使印度徹底掉下第三世界領袖的神壇,還讓印度從此患上了“1962綜合症”,具體表現為一見到中國就緊張,滿嘴都是“我們早已不是62年的印度”,爸爸再打我一次的願望相當強烈。

是以,和我們的鄰國勾結,想方設法報當年的一箭之仇,是印度一直以來最迫切的願望。再加上俄羅斯力不從心更無從阻擋,是以印度在蒙古更是渾身充滿了力量。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1994年,印度與蒙古簽訂《蒙印友好關系與合作條約》;2001年兩國簽訂《蒙印聯合宣言》,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2004年,蒙古支援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006年,印度成為蒙古的重要夥伴和“第三鄰國”。

2014年莫迪上台後,在“向東看”政策上确定了“向東進”的方針,雖然實力拉胯但表現依然咄咄逼人。

在印度看來,蒙古是印度向東進政策的部分,兩國命運與亞太地區未來的發展密切相關,能夠共同緻力于這一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

雖然是睜眼說瞎話,但蒙古依然非常受用,2015年,莫迪通路蒙古,将全面夥伴關系提升至戰略夥伴關系,印度也有幸成為繼日本之後第二個與蒙古建構戰略夥伴關系的國家。

在關系不斷提升的情況下,雙方在軍事、經濟、資源、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升溫。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雖然蒙古武裝連狗加起來才10000多,但參加的軍事行動,尤其是演習卻十分頻繁,除了和美國一年一度的“可汗搜尋”,印度與蒙古從2011年開始的“遊牧大象”聯合反恐軍演也逐漸常态化;

雖然印度早已沒有了佛教的容身之地,但蒙古依然孜孜不倦地向印度西天取經,兩國的佛教文化交流正在不斷升溫;

因為蒙古資源豐富尤其是鈾礦儲量巨大,是以印度一直在積極推動與蒙古的核能源與民用核技術的發展;

鑒于印度軟體外包領域相對發達,是以兩國在IT行業的發展也逐漸深化,未來蒙古的電子産業必将能上新的台階。

另外,兩國在航天領域也有交流,為蒙古征服星辰大海找到了科技支撐。

不過由于印度水分巨大的經濟發展,不僅對蒙古的援助力不從心,和蒙古的經貿往來也相當薄弱。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比如2015年印度位列蒙古出口目的國的第15位,進口來源國的第18位,印度從2001年到2012年對蒙古的直接投資總和僅為800萬美元,這對于見慣了美日砸錢大場面的蒙古而言實在看不上眼。

可以說,兩國關系的不斷發展,基本就是靠着共同鄰國的因素。但問題是,蒙古撐不起印度向東進的雄心。印度高調東進的背後,包含了太多的力不從心和迷茫,在南亞和印度洋事務還沒有搞定的情況下,印度任何的擴張都免不了幻夢一場。

雖然俄羅斯長期對印度張開臂膀,但絕不會允許印度和蒙古拉幫結派阻礙自己的遠東戰略;北方鄰國更不必說,僅僅是中巴經濟走廊就足以讓印度疲于奔命。

更重要的是,蒙古本身雖然志向遠大,但卻比印度還要眼高手低。區區300多萬人口根本就保護不了任何境内第三鄰國的利益,而一旦國際形勢風雲突變,蒙古第三鄰國戰略被迫折戟沉沙,這個昔日還被各國争相追捧的國家立刻就會成為不能呼吸的夾芯餅。

目前,中俄兩國為了應對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選擇了抱團取暖的方式,這為蒙古的外交也就是所謂的“第三鄰國”政策設定了上限,如果蒙古的左右逢源威脅到了中俄的根本利益,那麼等待蒙古的必然是得不償失的尴尬結局。

套馬的漢子最愛咖喱?70多年來,為何蒙古和印度如此臭味相投?

而印度,沒有改變這種尴尬結局的能力。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