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武帝鈎弋夫人人物生平與趣聞轶事

漢武帝鈎弋夫人人物生平與趣聞轶事

鈎弋夫人趙氏(?-約前88年),名不詳,河間(今屬河北)人[1] ,漢武帝劉徹寵妃,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2] 傳說趙氏天生握拳不能伸展,漢武帝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于是召見她并将其手展開,展開後掌中握有一玉鈎,是以被稱為拳夫人,又稱鈎弋夫人,後被封為婕妤。班固在《漢書》裡稱漢武帝在甘泉宮修養,随侍的趙氏因犯過錯,遭到漢武帝斥責,後來趙氏憂郁而死于雲陽宮,就地下葬。現在更流行的說法是褚少孫在《史記》裡的補記:漢武帝為防患女主亂政,立子殺母。

漢武帝鈎弋夫人人物生平與趣聞轶事

奇女鈎弋

漢武帝劉徹巡狩,路過河間國(今屬河北)時,觀天相、占蔔吉兇的“望氣者”對漢武帝說此地有奇女,漢武帝立即下诏派人尋找。

果然如望氣者所言,一會兒的工夫,随行官員就找到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據說此女天生雙手握成拳狀,雖年已十多歲,但依然不能伸開。漢武帝喚此女過來,見其雙手果真是緊握拳狀,漢武帝伸出雙手将這女子手輕輕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開,在手掌心裡還緊緊地握着一隻小玉鈎。随後,漢武帝命人将此女扶入随行的轺車,将其帶回皇宮,由此而得到漢武帝的寵愛,号稱拳夫人,此女便是趙氏。

趙氏的父親當時已經去世,他曾犯法被處以宮刑,做了宦官,擔任中黃門,死于長安,死後葬于雍門。

有人認為趙氏是小兒麻痹才會雙手握拳,但這無法解釋漢武帝能展開她的手并且手裡有玉鈎,也有人認為握拳藏鈎就是當地官員和随行人員取悅漢武帝的一出好戲,趙父的宦官生涯使得趙氏的美貌被一些官員得知,于是趁着這個機會将趙氏送給漢武帝。

堯母傳說

後來,趙氏晉升為婕妤,居住在甘泉宮中,她的宮殿被命名為鈎弋宮,是以也稱鈎弋夫人。太始三年(前94年),趙氏為漢武帝生下一子,取名為劉弗陵,号稱鈎弋子。據說劉弗陵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月而生,于是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

巫蠱遺音

征和二年(前91年),發生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後衛子夫、太子劉據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後自殺。之後漢武帝一直沒有再立太子。

漢武帝一共生有六子,長子即劉據,次子齊懷王劉闳早逝,巫蠱之禍後,可以繼承皇位的隻有四人: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和趙氏之子劉弗陵。

劉旦在劉據死後上書漢武帝,自願回到都城長安進皇宮擔任保衛,希望得以立為太子,漢武帝大怒,立即在北阙殺死劉旦派來的使者,并削其封國三縣。

劉胥為人奢侈,喜好遊樂,而且行為沒有法度,是以最終沒能成為皇位繼承人。

劉髆是漢武帝與寵妃李夫人所生,是貳師将軍李廣利的外甥。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是兒女親家,征和三年(前90年),二人一起策劃謀立劉髆為太子,事發後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氂被腰斬。後元元年(前88年)正月,即漢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劉髆去世。

劉弗陵是漢武帝最為年幼的兒子,征和三年至征和四年(前90年―前89年)之間,漢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身體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之時,是以就特别的寵愛劉弗陵。漢武帝有心立他為太子,但因其年幼母少,恐怕女主垂簾禍害國家,猶豫不決。

立子殺母

關于趙氏的死亡時間,史料沒有确切的記載,大約是在後元元年至後元二年(前88年―前87年)之間。而且死因的記載《漢書》和褚少孫在《史記》補記中記載的稍有不同。班固在《漢書》中記載,漢武帝在甘泉宮修養期間,趙氏随侍在旁,因犯有過錯,受到漢武帝的斥責,緻使趙氏憂郁而死,趙氏死後就近葬于雲陽。

褚少孫在《史記》裡補記道:漢武帝住在甘泉宮時,命内廷畫工描繪一張周公抱着周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圖畫,并賜給奉車都尉霍光,于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漢武帝想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數日之後,漢武帝斥責趙氏,趙氏摘下發簪、耳環,叩頭請罪。漢武帝命人将趙氏拉走,送到宮廷的監獄中,趙氏回頭看着漢武帝,漢武帝說:“快走,你活不成了!”不久趙氏死于雲陽宮。當時暴風刮起滿天灰塵,老百姓都感歎哀傷。宮中使者連夜擡着棺材出去埋葬她,并在墳墓上作有标記。

趙氏死後,漢武帝在清閑無事時詢問身邊的人,人們對趙氏之死有什麼看法。左右回答說:“人們說将要立她的兒子,為什麼除去他的母親?”漢武帝說:“對。這不是一般兒輩愚人所能懂得的。從古到今國家起内亂的原因,是因為人主年小而母親年壯。女主人獨斷驕橫,淫蕩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你們沒聽說過呂後的故事嗎?”

後元二年(前87年)春天,漢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将軍,輔佐劉弗陵。四天後,漢武帝去世,年僅八歲的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追封太後

漢昭帝即位後,追封母親趙氏為皇太後,征發役徒二萬人修建雲陵(位于甘泉宮南,後稱女陵)以安葬趙氏,并設定園邑三千戶。追贈趙氏的父親為順成侯,下诏在扶風設定園邑二百家,派長丞按規定奉守。順成侯的姐姐趙君姁,賞錢二百萬,并充實其奴婢與房宅。對其兄弟各按親疏進行賞賜。趙氏家族中沒有一人在朝為官,隻對趙父進行追封。

掘棺無屍

當初,鈎弋夫人被漢武帝賜死,出殡以後,屍體不發臭,而有香氣飄到十多裡外。于是把她安葬在雲陵,漢武帝哀悼她。又懷疑她不是普通的人,就掘墓開棺來看,結果棺裡是空的,沒有屍體,隻留下一雙鞋子。另一種說法,漢昭帝即位後,重新安葬鈎弋夫人,發現棺是空的,沒有屍體,僅留下一雙絲織的鞋子。

藏鈎

由于鈎弋夫人雙手藏鈎,後來有一種藏鈎遊戲,即源于此。在唐代詩人李白的《宮中行樂詞》中,就有一句“更憐花月夜,宮女笑藏鈎”。這說明這種藏鈎遊戲曾盛行于唐朝皇宮。遊戲的方法是:人分為猜、藏兩撥,參與藏的一撥人将鈎藏于某人的一隻手中,讓另一撥人猜,猜中一藏者得一籌,連得三籌者勝。今象棋比賽有以棋子藏于手中,猜有無以決先後者,即由藏鈎遊戲發展演變而來。

娘娘廟

鈎弋夫人死後,家鄉的父老兄弟為紀念她,在今河北省阜城縣娘娘廟村,曾建有拳夫人娘娘廟,并廟中供奉鈎弋夫人塑像,香煙缥缈,求拜者不斷。

根據清代乾隆年間(1736年-1796年)編撰的《河間府志》記載:明代嘉靖年間(1522年—1567年),兵部侍郎窦章志路過娘娘廟時,曾寫作七言絕句一首:“遠上土山望天涯,趙河畔上有人家。漢武停車選蓮花,順城楓樹映朝霞。”詩中提到的順城。即今阜城土山,而漢武帝停車選取美如蓮花的拳夫人,就居住在趙河(即今洚河)沿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