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能夠主動表現,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主動表現,我們可以做一些什麼。

1、把控制權還給孩子并且鄭重的告訴他。

各位家長可以列出一個清單,目前在你生活中哪些權利是需要還給孩子的,列出清單。一定要寫出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然後當這些時刻出現時,你需要鄭重的告訴孩子:選擇舉不舉手,參不參加某個活動,上不上台表現,都由他決定。沒有人會強迫他。他們有權聽從自己内心的聲音。

2、給予孩子情緒上的安全感。

我們需要告訴孩子,無論他表現不表現舉手不舉手媽媽都不會是以而生氣、煩躁,媽媽有一點期待他表現,但是如果他選擇不表現自己,你也會尊重他。同時,我們也需要鼓勵孩子,坦誠告訴他選擇争取,有可能表現好有可能表現不好,如果結果是好的,那其實就證明我們是可以做好這件事的,如果表現不好,可能會有一些難過也會有一點失望,但是這種情緒一會兒就過去了。是否願意嘗試一下呢?而不是鼓勵時,過于強調:表現了就會有好結果,或者強調失敗了沒關系。關于鼓勵,有說清楚嗎?我們需要強調的是未知,都有可能。要嘗試了才知道結果。

3、找到孩子主動争取的時刻,及時給與積極強化,

并引導他分享嘗試時的感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習慣說:不要緊張、不要害怕、别害羞。這樣,孩子往往記住的是“不”字後面的内容。

是以在關注孩子勇于嘗試的行為後,試着這樣說:

你今天嘗試了……,真的特别有勇氣

你今天嘗試了……,我特别為你感到驕傲

我發現今天你……以後,看起來很開心

我發現今天你……以後,好像很滿意的樣子

盡可能的不去關注結果,不問:

今天的問題你答對了嗎?

你們比賽赢了嗎?

你今天舉手回答問題啦?班上還有哪些小朋友也舉手啦?誰回答得最好啊?老師有表揚你嗎?

這樣聊天,會讓孩子覺得你關注的就是結果,不是他。

是以,如果你想問問題,盡可能這樣問:

今天你回答問題的時候什麼心情?

你願意給我說說今天比賽的情況嗎?

4、一定要找到孩子喜歡的東西,拼命去發展它,讓這種愛好成為可以讓孩子引以為豪的一種資本。

對于一個謹慎的人來說,願意表現的東西一定是特别特别有把握的。是以,我們如果想讓孩子在大多數場合都能積極表現,首先得讓他有特别自信的一個領域。這樣,表現有把握技能時的這種成功體驗,會帶動那些原本沒有自信的技能。那些非需要表現的時刻,提前在家幫孩子多多練習,增多成功的可能性。

缤紛家庭教育

分享科學的兒童教育知識,傳遞專業家長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緻力于做專業的家庭教育平台、爸媽掌中的教育手冊。讓您成為卓越父母,讓你家孩子未來缤紛多彩!

公衆号

*本微信公衆号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内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釋出的文章、圖檔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檔如有作者來源标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