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期間,誰給了斯大林堅守莫斯科擊敗德軍的勇氣

斯大林為何敢于堅守莫斯科,是誰給了他無比的信心和和勇氣,是誰給了他無窮的力量。曆史雖然證明了斯大林的做法正确的,但在當時兵臨城下的巨大危機時刻,這這樣的做法無疑有着巨大的危險、轉移應該是當時唯一的正确的選擇。拿破侖入侵莫斯科的時候,庫圖佐夫出于戰略考慮也曾經退出莫斯科,而斯大林為何不采取這樣的措施。

在當時,朱可夫數次勸說斯大林離開莫斯科,前往古比雪夫(今天的葉卡捷琳堡)而已經到達車站的斯大林又回到克裡姆林宮。因為斯大林知道。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其戰略地位可以說不言而喻。

二戰期間,誰給了斯大林堅守莫斯科擊敗德軍的勇氣

它是指揮蘇聯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是國家的象征,假如斯大林占領莫斯科,那也就在法統上證明了希特勒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決定性勝利。也就意味着蘇聯在法理上已經亡國。再就是。自蘇德戰争至今,蘇聯一直就是戰略守勢與戰事潰敗,如果首都再被德軍攻占,蘇聯的士氣、信心都會受到巨大的打擊和深遠的影響。萬一希特勒成立所謂的政府。蘇聯也就真的不存在了,換句話說,即便是為了自己。斯大林也必須駐守莫斯利。但駐守是為了勝利。那斯大林的信心又從何而來。

莫斯科保衛戰曆時三個月。是蘇德聯戰争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他标志着蘇聯挺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也預示着德國開始走向失敗史上、斯大林在紅場閱兵那一幕,至今想來依舊是熱血沸騰為之神往。應該說,希特勒打到莫斯科已經是強弩之末了。而冷酷的嚴寒也即将到來,朱可夫也對莫斯科已經做好了最缜密和精心的朱可夫布防。蘇軍利用德軍在斯摩棱斯克地域滞留2個多月的時間,在莫斯科以西寬達750公裡正面、300餘公裡的縱深内,構築3道防線,形成了大縱深多層次的防禦體系。朱可夫采取了逐漸拖延,梯次布防戰略。嚴重消耗了德國有生力量和戰争物資,打擊德軍的後勤補給,可以說後勤的補給困難一直到戰争結束為止,德國都處于缺乏的窘境。使得德軍無法形成有效的進攻。而斯大林在莫斯科就用4天時間,組建了11個新的戰鬥師,在軍隊的數量上絕對地超過了希特勒。朱可夫為此集結了125萬人,擁有坦克990輛,火炮7600門,飛機677架,在武器上也不輸于希特勒,而且也做好了巷戰的準備。在莫斯科主城區建立了59個秘密軍火庫,并組建了20支克格勃組成的核心戰鬥小組負責守衛克裡姆林宮等核心區域。

二戰期間,誰給了斯大林堅守莫斯科擊敗德軍的勇氣

而希特勒方面雖然進攻到莫斯城下,實則是士氣低落,所有德軍步兵師都減員三分之一。裝甲部隊的步兵力量減少了一半,根本無法形成大規模集團化進攻,可以說看似莫斯科就在眼前(德國最先頭部隊甚至可以用望遠鏡看見克裡姆林宮的紅星。),但實則已經是遠在千裡。再就是德國失敗的原因就是他是侵略者,一切入侵者必然失敗,這是無可辯駁的真理。希特勒沒有考慮到蘇聯的韌性。也就是完全低估了蘇聯紅軍抵抗力和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

而蘇聯人民在入侵者面前,表現出的巨大凝聚力和同仇敵忾的決心是希特勒無法預料的,可以說蘇聯雖然搖搖欲墜,但始終不倒,而且越來越結實、實在是出乎意料。無論我們對斯大林多麼厭惡和憎恨,但在這一時刻,斯大林是偉大的,蘇聯人民是偉大的。蘇聯屹立不倒,他的人民,他的戰士,乃至每一個人都願意奉獻他的一切,無論希特勒多麼強大。偉大的蘇聯依舊是戰鬥下去,永遠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戰鬥意志和精神就會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德軍的軍事報告記錄,蘇軍的師長軍長和政委帶頭沖到一線。尤其是政委帶着大家沖在最前面,這讓德軍很難了解。這就是榜樣的力量。讓你做到,我必須首先做到。可以說當時的蘇聯上下一心同仇敵忾,慷慨赴死,最終戰勝了侵略者,取得了偉大的衛國戰争勝利。這超出了德國意識了解的範圍。這樣的鋼鐵意志是比冬天更讓人懼怕。這是一切入侵者的必然下場。

二戰期間,誰給了斯大林堅守莫斯科擊敗德軍的勇氣

我是清水空流,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