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期间,谁给了斯大林坚守莫斯科击败德军的勇气

斯大林为何敢于坚守莫斯科,是谁给了他无比的信心和和勇气,是谁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历史虽然证明了斯大林的做法正确的,但在当时兵临城下的巨大危机时刻,这这样的做法无疑有着巨大的危险、转移应该是当时唯一的正确的选择。拿破仑入侵莫斯科的时候,库图佐夫出于战略考虑也曾经退出莫斯科,而斯大林为何不采取这样的措施。

在当时,朱可夫数次劝说斯大林离开莫斯科,前往古比雪夫(今天的叶卡捷琳堡)而已经到达车站的斯大林又回到克里姆林宫。因为斯大林知道。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其战略地位可以说不言而喻。

二战期间,谁给了斯大林坚守莫斯科击败德军的勇气

它是指挥苏联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国家的象征,假如斯大林占领莫斯科,那也就在法统上证明了希特勒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决定性胜利。也就意味着苏联在法理上已经亡国。再就是。自苏德战争至今,苏联一直就是战略守势与战事溃败,如果首都再被德军攻占,苏联的士气、信心都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和深远的影响。万一希特勒成立所谓的政府。苏联也就真的不存在了,换句话说,即便是为了自己。斯大林也必须驻守莫斯利。但驻守是为了胜利。那斯大林的信心又从何而来。

莫斯科保卫战历时三个月。是苏德联战争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他标志着苏联挺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也预示着德国开始走向失败史上、斯大林在红场阅兵那一幕,至今想来依旧是热血沸腾为之神往。应该说,希特勒打到莫斯科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冷酷的严寒也即将到来,朱可夫也对莫斯科已经做好了最缜密和精心的朱可夫布防。苏军利用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域滞留2个多月的时间,在莫斯科以西宽达750公里正面、300余公里的纵深内,构筑3道防线,形成了大纵深多层次的防御体系。朱可夫采取了逐步拖延,梯次布防战略。严重消耗了德国有生力量和战争物资,打击德军的后勤补给,可以说后勤的补给困难一直到战争结束为止,德国都处于缺乏的窘境。使得德军无法形成有效的进攻。而斯大林在莫斯科就用4天时间,组建了11个新的战斗师,在军队的数量上绝对地超过了希特勒。朱可夫为此集结了125万人,拥有坦克990辆,火炮7600门,飞机677架,在武器上也不输于希特勒,而且也做好了巷战的准备。在莫斯科主城区建立了59个秘密军火库,并组建了20支克格勃组成的核心战斗小组负责守卫克里姆林宫等核心区域。

二战期间,谁给了斯大林坚守莫斯科击败德军的勇气

而希特勒方面虽然进攻到莫斯城下,实则是士气低落,所有德军步兵师都减员三分之一。装甲部队的步兵力量减少了一半,根本无法形成大规模集团化进攻,可以说看似莫斯科就在眼前(德国最先头部队甚至可以用望远镜看见克里姆林宫的红星。),但实则已经是远在千里。再就是德国失败的原因就是他是侵略者,一切入侵者必然失败,这是无可辩驳的真理。希特勒没有考虑到苏联的韧性。也就是完全低估了苏联红军抵抗力和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

而苏联人民在入侵者面前,表现出的巨大凝聚力和同仇敌忾的决心是希特勒无法预料的,可以说苏联虽然摇摇欲坠,但始终不倒,而且越来越结实、实在是出乎意料。无论我们对斯大林多么厌恶和憎恨,但在这一时刻,斯大林是伟大的,苏联人民是伟大的。苏联屹立不倒,他的人民,他的战士,乃至每一个人都愿意奉献他的一切,无论希特勒多么强大。伟大的苏联依旧是战斗下去,永远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战斗意志和精神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德军的军事报告记录,苏军的师长军长和政委带头冲到一线。尤其是政委带着大家冲在最前面,这让德军很难理解。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让你做到,我必须首先做到。可以说当时的苏联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慷慨赴死,最终战胜了侵略者,取得了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这超出了德国意识理解的范围。这样的钢铁意志是比冬天更让人惧怕。这是一切入侵者的必然下场。

二战期间,谁给了斯大林坚守莫斯科击败德军的勇气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