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1979年沈美娟回北京後與沈醉夫婦合影

前言

1981年1月6日,香港《新晚報》頭條上刊載了這樣一條消息:

“前軍統大員沈醉攜女抵港”

這一次沈醉到香港,是專門來探望前妻粟燕萍的,可粟燕萍與丈夫唐如山在見沈醉之前,卻一度十分驚慌。

驚慌到了什麼地步呢?

唐如山曾對沈醉女兒沈美娟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在30年前,你父親一定會開槍斃了我。”

軍統三劍客

提到沈醉,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羅廣斌、楊益言小說《紅岩》中大特務嚴醉的形象。

他和徐遠舉、周養浩同時作為軍統有名的“三劍客”,還和陳恭澍、趙君理、王天木并稱軍統四大金剛。

沈醉在其中以年齡小,資曆老著稱,以往用在沈醉身上的頭銜,大多數都是“殺人如麻、殺人不眨眼”等等,可沈醉也不是天生就是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角色。

沈醉國中還沒畢業就在姐夫餘樂醒的介紹下加入軍統,并很快得到戴笠的賞識,出任軍統法租界少校行動組長。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時任軍統局總務處少将處長的沈醉

沈醉幹掉的第一個人,是

軍統叛徒胡繼業

胡繼業早年是軍統情報人員,後來出賣情報給日本人,戴笠得知以後,當即指令沈醉幹掉胡繼業。

這時候沈醉手上還沒血腥,據他回憶,一開始他建議戴笠,不如開除了他算了,不要他了。

可戴笠卻告訴他:

“不行,留着這種人就是個禍害,必須幹掉他。”

沈醉不想去,于是提出:

“那你派行動組的人去幹吧。”

“不行,這次你親自幹。”

看着戴笠漆黑的眸子,沈醉第一次感到了恐懼,在接受了任務後,沈醉兩天沒睡好覺,白天也昏昏沉沉的,甚至一度打算退出軍統,後來還是自己說服了自己:

“胡繼業是漢奸,應該為國除奸。”

沈醉慌慌張張,這第一次任務,雖然不算很順暢,可畢竟也算是完成了。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戴笠

說起來,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沈醉逐漸下滑到了無底的深淵,無法自拔。

沈醉的整個軍統生涯,可以說是殺人無數,除了抗戰時期暗殺漢奸外,也有不少是進步人士,是以也特别遭人痛恨。

沈醉在軍統,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這和他的“聰明才智”也有關系。

比如在街上抓人時,沈醉會讓受過教育訓練的女特務,冒充被抓人的妻子,然後在一衆特務冒充被抓人的親朋好友,這樣一擁而上,即便是在人很多的地方抓捕,也不會引起很大的轟動,後來沈醉嫌這種辦法太麻煩,幹脆派人直接打暈,然後在派特務冒充救人的人,說是要送到醫院去,實際上是被帶回去審訊。

也是以沈醉參加軍統的時間不算很長,晉升卻很快。除了能力強以外,沈醉情商也特别高,是以很受戴笠賞識,即便是在國民黨内部,對沈醉的評價也很高。

宋希濂稱:

沈醉和許多進階将領不同,身上沒有官氣,外表十分儒雅,雖幹了多年體力勞動,但全然看不出。

美國著名的漢學家、史學家魏斐德也評價沈醉:

沈醉身為軍統局高層人物,但身上幾乎沒有沾染官場的惡習,如打牌、抽煙、喝酒、A錢受賄等等,這在當時官場上是罕見的。

不過到了1946年3月,戴笠因飛機失事遇難後,沈醉的境況也急轉直下。毛人鳳對于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沈醉十分猜忌,沈醉為了自保,主動申請調到了雲南。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沈醉

1947年,沈醉出任國民黨軍統保密局雲南站站長

、國防部少将專員、雲南專員公署主任、中将遊擊司令。

1949年12月,盧漢在雲南起義,沈醉原本已經在通電起義上簽字,可後來卻被當做戰犯關押。

直至1980年,沈醉起義将領的身份才得到确認,而此時距離他被特赦已經過去了20年,并享有副部級的待遇。

兩面的人生

沈醉一生有過三任妻子。

或許是因為情商高的緣故,沈醉的一面雖然是令人憎惡的特務,而另外一面卻又十分深情。

1932年,沈醉加入複興社特務處以後,并以《中央日報》的記者進行活動,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沈醉結識了他的第一任妻子莫邪。

莫邪原名陳淑媛,也許是因為淑媛這個名字不好聽,後來改名為陳愛,莫邪是她後來到了延安以後的筆名,這裡就以莫邪來稱呼沈醉的第一任妻子。

莫邪的父親早年也曾是複興社的一員,是以與沈醉相熟,莫邪也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結識了沈醉,沈醉因為身份比較特殊,并沒有對她據實已告,就連名字也是化名。

“陳倉”就是沈醉在莫邪身邊的身份。莫邪後來還給沈醉生了一個孩子,可惜這個孩子後來也下落不明。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陳淑媛,筆名莫邪(莫耶)老革命女作家,代表作《延安頌》

可能也是因為愛情模糊了雙眼,莫邪與沈醉同居多年,始終不知道他的身份。

一直到1937年10月,莫邪參加了戲劇作家左明組織的

“上海抗日救亡演劇第五隊”奔赴了延安。

莫邪走之前,是想要拉着沈醉一起去的,可沈醉身份擺在那裡,注定不能和莫邪一起到延安。兩人是以而分手。

莫邪到延安以後,沈醉還有一段時間難忍相思之情,與莫邪通信,結果遭到餘樂醒的斥責。

兩人也就此中斷了聯系。

對于這第一任妻子,沈醉心裡是十分喜歡了,也因為太過于喜歡,沈醉一直瞞着她自己的身份,從來也沒告訴他。莫邪一直到1960年在報紙上看到了沈醉特赦的照片,才知道當年自己的丈夫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特務沈醉。

莫邪看後有些不可置信地說了一句:

“真想不到他是個特務,是個迫害共産黨人的劊子手。”

而沈醉更不知道,在延安大名鼎鼎的“紅色女作家”莫邪,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妻子,一直到1967年蘭州軍區人找到沈醉,調查有關莫邪的過往才知道。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沈醉與女兒沈美娟

沈醉1983年口述,由小女兒沈美娟整理的《我這三十年》的回憶錄裡面,隻記錄了兩段婚姻,對于莫邪的情感,一絲一毫也沒有寫在裡面。

解放後的莫邪常年在蘭州工作,沈醉還曾多次看望,隻是莫邪本身已經有了一個很幸福的家庭,或許也是擔心給他的家庭帶來影響,沈醉才絕口不談這件事。

1986年5月7日,莫邪病逝于蘭州解放軍醫院,沈醉寫下《悼莫邪》一文,發表在《人民日報》上,以表達對莫邪的懷念之情。

1987年沈醉口述,由女兒沈美娟整理出版的《魔窟生涯》才記錄了莫邪的故事。

沈醉與莫邪的故事就告一段落。

需要指出的是,沈醉與莫邪之間雖然有感情,兩人卻并沒有結婚。

沈醉真正明媒正娶的是第二任夫人,也就是在一開始提到了唐如山的妻子粟燕萍。

1938年,粟燕萍考入了中央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後來又被選中到了湖南常德的臨澧特務訓練班,沈醉當時恰好在臨澧特務訓練班當教官。

粟燕萍有一次遊泳誤入深水區,是沈醉将她救了上來,嚴格意義上來說,粟燕萍雖然姿容靓麗,可兩人當時還很難說産生了什麼感情,畢竟兩人身份地位差距擺在那裡,沈醉一開始也隻是覺得,粟燕萍隻是一個頑皮的小姑娘。

可緣分大約也就是這個時候注定的。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沈醉與粟燕萍合影

有一次,沈醉要乘車前往長沙看望母親,當時粟燕萍的父親病危,家裡打電報要他回長沙看望,沈醉簽字後看着焦急的粟燕萍,不忍之餘決定讓她坐自己的車一起到長沙。

到粟燕萍家以後,母女兩人抱頭痛哭,竟然都忘了招呼客人,沈醉一個人到卧室探詢病人,卻被粟父當做是粟燕萍的男友。

粟父拉着沈醉的手囑咐道:

“雪雪(粟燕萍小名)托付給你,我也就放心了。”

沈醉自此以後開始關注粟燕萍。

粟燕萍畢業以後,被配置設定到了長沙工作,而沈醉也調任到常德

警備司令部任稽查處上校處長。

長沙文夕大火以後,粟燕萍一個人在長沙孤苦無依,是以獨自步行到臨澧尋找沈醉,一路上吃了不少的苦。巧合的是沈醉有一天騎馬,無意間将馬鞭掉到了地上,一個穿着灰布棉服的士兵替沈醉把馬鞭撿起來,結果一擡頭兩人都愣住了,這個替沈醉撿起馬鞭來的人,正是化妝成士兵前來尋找他的粟燕萍。

沈醉因而對粟燕萍大生好感。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1947年南京,沈醉一家與保密局同僚及家眷合影(前排中為沈醉,前排第四為粟燕萍)

軍統規定,抗戰時期一律不準成婚,沈醉謊稱和粟燕萍是“娃娃親”,因為有戴笠的掩護,兩人順利成婚。

1949年12月,雲南起義後,沈醉也被當做戰犯關押。1960年沈醉特赦後,經人介紹認識了杜雪潔,兩人于1965年成婚,杜雪潔也成為陪伴沈醉晚年的第三任妻子。

一生摯愛

沈醉一生三任妻子(嚴格上應該算兩任),其實最愛的還應該是粟燕萍。

他和莫邪一開始的結合,本身就帶有欺騙性質,兩人的感情從莫邪離開開始,就已經變淡了,加之兩人本身就在價值觀上有很大的差異,最終分開也還說得過去。

而和粟燕萍結婚以後,兩人在一起生活了十一年,生下五女一子。

1949年8月,蔣介石、毛人鳳暗中下令沈醉,要他在雲南除掉進步人士楊傑、陳複光、謝崇文,沈醉當時已經知道盧漢暗中和共産黨取得了聯系,可為了自己将來考慮,他沒有對這些人下手。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1961年暑假,沈美娟來北京與沈醉在北海公園合影

為安全起見,沈醉親自将粟燕萍和幾個孩子一起送到了雲南機場,乘飛機前往香港。盧漢起義以後,沈醉不僅在通電起義上簽字,還逮捕了在雲南的大部分軍統特務,其中包括徐遠舉、周養浩等等。

12月21日,粟燕萍在香港收到了沈醉電報,電報中提到:

“已參加雲南起義,不日我們即可團聚。”

可左等右等不見沈醉前來,粟燕萍隻好委托自己的弟弟到大陸打聽沈醉的消息,結果聽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沈醉已經入獄。

30來歲的粟燕萍年紀輕輕,一個人撫育孩子也有很大的困難,在聽說沈醉入獄以後,認為以沈醉手上的血債,恐怕想要再出來已經沒可能,于是經人介紹,于1951年改嫁給了唐如山。

唐如山原來是國民黨軍的一個副團長,論地位是沒辦法和沈醉比,不過也好過獨自一個人在香港生活。兩人後來在香港開了一個養雞廠為生,

事實上沈醉自從被關押以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着粟燕萍,在他的日記裡面,曾無數次地提到了粟燕萍。

1957年冬,功德林下了一場小雪,沈醉看到這雪,就想到了粟燕萍(粟燕萍小名雪雪),他在日記裡面寫了這樣一段話:

“晨起看到天空飄着微雪,非常高興。但太少了一點。我甯願冷而不願看不到雪。雪啊!請你下吧!下吧!”

沈醉初入戰犯管理所時,一開始是有抵觸心理的,可在了解到我黨的政策以後,逐漸地轉變了态度,尤其是看到了杜聿明、黃維等這些人在入獄之前都是一身的疾病,後來都被治好了以後,沈醉也對未來産生了些許的期待。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1960年11月28日,沈醉作為第二批特赦人員予以釋放。第一時間就要聯系在香港的妻子粟燕萍。

粟燕萍與唐如山已經安穩生活了多年,他們從香港的《大公報》上看到了沈醉被釋放的消息,又接到了沈醉的來信,頓時有些驚慌失措。

他們心裡很清楚,以沈醉心狠手辣的風格,如果知道兩人的關系,一旦惹他發怒,後果不堪設想。

沈醉一封接着一封信的寫,粟燕萍都沒敢回複,直至丁中江上門,粟燕萍才不得已寫了一封回信,客氣稱已經再改嫁。

不過沈醉認為妻子還是愛自己的,對于妻子再改嫁這件事情并不在意,他希望粟燕萍能夠回到自己的身邊。

1961年,粟燕萍原本與沈醉約好要在廣州見面,可因為過于恐懼,粟燕萍放了沈醉鴿子。

沈醉心裡十分憤恨,好在到了後來,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沈醉于1965年同杜雪潔結婚以後,也就慢慢地釋懷了。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沈美娟著《我的父親沈醉》

沈醉除了和第三任妻子在北京生活外,最大的寄托還是女兒沈美娟身上。

遠在香港的粟燕萍也很思念女兒,到了1980年,粟燕萍邀請沈美娟到香港。

報告打上去以後,文史館的人認為,沈醉也應該陪同自己的女兒一起去。

沈醉要來的消息,着實讓唐如山夫婦感到有些震驚,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大家都是垂垂老矣,可難保沈醉不記恨他們兩人。

粟燕萍知道沈醉心狠手辣的個性,是以對唐如山說:

“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出于安全考慮,粟燕萍夫婦請了幾個保駕的人,

即便如此,真要去見沈醉,粟燕萍仍然抑制不住地緊張,她一度不想到旅館去見沈醉,

但一來女兒還在身邊,二來總歸是有一段夫妻情感在裡面,粟燕萍還是到了旅館去面對沈醉。

不過,預料中的“全武行”并沒有上演,沈醉一見到粟燕萍,當即上前握住了她的手,令一幫在周圍看熱鬧的娛記大失所望。

“燕萍,我很抱歉,沒有盡到一個丈夫的責任,照顧兒女。你們把她們撫養成人,我是特意來向你們表示感謝的。”

其實粟燕萍不知道,沈醉早已經不是當年在軍統時候的沈醉,已經徹底的脫胎換骨、洗心革面。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沈醉與女兒沈美娟、粟燕萍在珠江飯店

沈醉的一席話,令粟燕萍十分感動,也讓他們夫妻兩人緊張的心情得到了徹底的放松,她對沈醉說:

“過去的事不提了,我們今後作為好朋友來往好嗎?”

“我們不交朋友。”沈醉的答複卻又十分意外:“我們兩家合為一家吧。”

沈醉轉頭對唐如山說:

“我有四兄弟,在家排行第三,你就叫我三哥好了。”

兩家再次見面,預想中的沖突并沒有上演,隻是在沈醉心裡,似乎還是放不下粟燕萍,臨走之前,沈醉拉住唐如山的手說:

“幫我好好照顧燕萍。”

沈醉這一生,也算是功德圓滿,他的前半生在軍統,功過參半,殺過叛徒漢奸,卻也殺了很多民主進步人士以及共産黨員。後半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以後,卻又是光明磊落,讓人不禁有些感歎。

自沈醉到香港以後,他的門生故吏都來勸他,不如就定居在香港,還有人願意提供費用和住房,隻是沈醉并沒有聽從他們的意見。

1987年,小兒子沈笃禮到北京探親,準備接沈醉去安度晚年,沈醉不僅沒有離開,反而勸說兒子回大陸投資。

粟燕萍與前夫沈醉見面前,對丈夫說:他可能扇我耳光,你不要回手

圖|沈醉與妻子杜雪潔

沈醉的晚年是和第三任妻子杜雪潔在一起的。

當初經人介紹以後,沈醉覺得杜雪潔名字裡面,帶有一個“雪”字,讓他想到了前妻的小名,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

婚後兩人屢有磕碰,杜雪潔因為沈醉的身份,也沒少受委屈,可沈醉卻将為數不多的關愛給了杜雪潔,這讓杜雪潔十分感動。兩人相依為命20多年,去世以後,在沈美娟的安排下,沈醉與杜雪潔合葬在了一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