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冷鍊”全面更新至2.0版,新增檢測消毒質控制和投訴舉報制

通訊員 市聞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今天從浙江省疫情防控冷鍊食品物防工作視訊排程會上獲悉,将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鍊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将“浙冷鍊”數字化應用系統原有工作體系全面更新為“1410”工作體系(一個系統、四道防線,十項制度),新增檢測消毒質控制和投訴舉報制兩項制度。同時,利用春節前的一個多月時間,組織開展冷鍊物防迎春行動。

“浙冷鍊”全面更新至2.0版,新增檢測消毒質控制和投訴舉報制

自2020年6月,浙江率先在全國上線“浙冷鍊”閉環管理系統,該系統将冷鍊食品供應鍊全流程中的人、物、環境等資訊彙集在冷鍊食品溯源碼中,通過不斷改進和疊代更新,建構了“浙冷鍊”、集中監管倉、省際檢查站、專業核酸檢測站“四道防線”,實作了對所有進入浙江的進口冷鍊閉環追溯管理。

截至目前,浙冷鍊系統共有3.96萬家企業上鍊入庫,累計賦碼1759.08萬餘個,産生出入庫記錄3372.34萬筆,累計處置陽性食品2300餘噸。

“浙冷鍊”全面更新至2.0版,新增檢測消毒質控制和投訴舉報制

一年多時間,為疫情防控而生的數字化改革應用“浙冷鍊”已疊代74個版本。為更好地發揮“浙冷鍊”的作用,該閉環管理系統從以“一個系統、四項舉措、八項制度”為核心的“148”工作體系更新至“1410”工作體系,即“一個系統、四道防線,十項制度”,具體包括:

疊代更新閉環管理“1個系統”

利用“浙冷鍊”“浙食鍊”兩大數字化應用,建構一個覆寫所有進口冷鍊食品和國産肉類水産的閉環管理系統,實作正向精密智控、逆向溯源倒查。

一方面持續疊代更新“浙冷鍊”。對進口冷凍(-18℃儲存)肉類水産繼續實施“三證一碼”(核酸檢測證明、消殺證明、檢驗檢疫證明、冷鍊溯源碼)管理,精确追溯到每件商品。同時全面錄入供應鍊冷庫、車輛、直接暴露人員資訊。

另一方面持續普及推廣“浙食鍊”。對于其他進口冷鍊食品(冷凍冷藏水果蔬菜及其制品、冷凍冷藏乳制品等)要求具有“核酸檢測證明、檢驗檢疫證明”,有條件對外包裝進行消毒的要求具有“消殺證明”,并使用“浙食鍊”進行追溯管理方可上市銷售,精确追溯到每批商品。嚴格落實《浙江省動物防疫條例》,所有國産肉類經營者必須依法全量資訊上“浙食鍊”,國産冷凍水産經營者要求全部使用“浙食鍊”進行票證管理,嚴防走私凍品流入市場。

鞏固深化冷鍊物防“4道防線”

鞏固數字化管控防線。強化人員、貨物、環境管控和系統協同,充分運用數字化改革有效成果,全量歸集資料、再造業務流程,實作态勢實時感覺,異常及時預警,治理效能倍增。鞏固集中監管倉防線。根據國家出台的有關監管倉操作規程,及時修訂出台我省監管倉操作指南4.0版。按照有關檢查工作指引的要求,加強線上巡查和線下檢查,確定監管倉運作萬無一失。鞏固省際檢查站防線。全面恢複原有36個省際檢查站,加大檢查力度,充分發揮檢查站前沿防線作用。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和省際檢查站車輛流量資料,動态調整省際檢查站設定,對大于300車次/月的省際交界處視情增設。鞏固核酸檢測站防線。各地要嚴格按照要求,由監管人員在核酸檢測站負責對貨物進行數量清點,保證企業入庫數量準确,進而通過進出庫數量平衡保證後續“不斷鍊”。

健全完善冷鍊物防“10項制度”

在原有基礎上新增檢測消毒質控、投訴舉報兩項制度。

自“浙冷鍊”數字化應用系統上線以來,集中監管制、預約申報制、首站責任制、專人聯絡制、快懲嚴處制、資訊報告制、經營承諾制等八項制度在一年半來的實踐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根據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下一步将更新為十項制度,其中,新增了檢測消毒質控制、投訴舉報制兩項制度:

檢測消毒質控制——對集中監管倉的消毒情況開展過程性評價和消毒效果評價。制度明确,消毒過程性評價每周不少于一次,更換消毒産品、消毒機關及主要從業人員時需重新評估。低風險期間,消毒效果評價每季度不少于一次,高風險期間增加頻次。對于消毒實施機關首次開展低溫消毒、用低溫消毒技術首次開展消毒、更換低溫消毒方式或消毒劑的消毒、出現陽性物品的終末消毒,應及時組織開展消毒效果評價。衛生健康部門應加強集中監管倉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品質監管,指導督促核酸檢測機構及時上報實驗室質控資料。

投訴舉報制——鼓勵廣大冷鍊食品行業從業人員、消費者對違法違規行為通過12345或“浙江省民呼我為平台”進行舉報。制度明确,收到舉報後應及時進行處置,確定問題線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結果,實施閉環處置。對舉報屬實的,各地要根據市場監管總局、财政部關于印發《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對舉報人予以獎勵。

“六查一核”将開展冷鍊物防迎春行動

元旦、春節即将來臨,進口冷鍊食品迎來消費高峰,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起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将利用春節前的一個多月時間,組織開展冷鍊物防“迎春行動”,查問題、找短闆、除死角、去盲區,確定進口冷鍊食品“全受控、無遺漏”。

查源頭。一查首站經營者,落實專人聯絡制,對首站經營者每周開展一次專門聯絡,認真檢查其賦碼、掃碼資料,核對庫存和進銷記錄,確定源頭資料準确無誤;二查集中監管倉,強化對集中監管倉的線上線下巡查,深刻吸取大連疫情教訓,確定“人、物、環境”閉環管理,加強對消毒效果評價和核酸檢測機構質控體系檢查。

查冷庫。要切實發揮鄉鎮、街道網格員、食品安全協管員作用,對食品安全冷庫備案系統中的冷庫備案資料進行徹底清查核對,發放政策告知書,做到轄區内10m 以上的冷庫備案資料精準無誤、應備盡備。同時,全面摸清冷庫直接暴露人員資訊并錄入系統,納入日常核酸檢測抽樣範圍。

查大戶。除首站經營者每周聯絡一次外,還要對“浙冷鍊”經營大戶開展一次全覆寫檢查,重點檢查其“十項制度”落實情況,同時将經營者的直接暴露人員資訊錄入系統。

查小店。對農貿市場凍品經營者、熟食鹵味店及其供貨小作坊、肉類經營者、牛肉用量較多的小餐飲店開展一次全覆寫檢查和教育訓練,指導其按照要求使用“浙冷鍊”“浙食鍊”,應上鍊盡上鍊。

查水果。節前是進口水果的消費旺季,要全面加強農批市場、農貿市場、生鮮水果店、社群團購的監管,確定全部納入“浙食鍊”追溯管理。

查凍品。一方面要對商超經營的非肉類水産進口冷凍食品進行自查清查,按要求全面納入“浙食鍊”追溯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經營帶魚、鱿魚類水産的經營者、流動攤販的監督管理,嚴格索證索票制度。

核資料。對“浙冷鍊”“浙食鍊”經營主體資料進行全面清查核對,確定底數清、标簽準。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