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處處蓋房挖路,無意中發現了不少墓葬,南越王墓就是蓋樓挖地基的時候被發現的。

除此之外,沉寂了近三十年的盜墓活動也重新發作,是以确實有不少出土文物流到國外。

有些中國人看到許多中國古物流到了海外,大感憤慨。認為有外國人收購,才造成中國盜墓的猖獗,其實這種看法可謂倒果為因。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外國人來中國收買文物,在晚清才開始;而中國人盜墓,起碼已有2000多年曆史,不應該把盜墓的帳算到外國人頭上。

中國人過去盜墓,隻想找到金銀财寶,并不重視文物價值,讓文物遭到重大破壞。有些文物,是因外國人開始收購,其商業價值得到重視,才免于遭到破壞。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拿唐三彩來說,過去中國人認為這些陪葬品不吉利,沒人要,是以大量遭到毀棄。我們看兩岸三地(北京、南京、台北)的故宮舊藏,都沒有任何唐三彩;現在館藏的,都是後來别人捐贈或館方購買進來的。

由此可知,過去在中國,從宮廷到民間,沒人要這種陪葬品;後來外國人開始收購,唐三彩才獲得重視跟保護。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又譬如元代青花瓷器,明、清文人都認為「俗甚」而不屑一顧;民間也無人珍藏,多将之用損。目前最精彩的一批元青花反而落腳在土耳其,藏于伊斯坦堡的托普卡比宮(Topkapi)美術館。

大多數中國文物「流落」到海外以後,都被洋人當作寶貝,受到珍藏、展示與研究,身份比在國内要尊貴得多,文物的價值也得到充分的發揮。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例如安陽時期商代青銅器的紋飾斷代,現在國際上都以密歇根大學教授Max Loehr 的分類為準,這就是外國人的研究成果之一。

另外,澳洲堪培拉大學的Noel Barnard教授曾私人贊助香港中文大學的張光裕教授,赴中、日、歐、美、澳、紐各地,将所有博物館藏的中國青銅器金文(即銘文)拓、摹編成十大冊文獻,足見外國漢學專家保護中國文物之用心。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中國大陸出土文物的外流,跟大陸的文物法有關。該法規定,凡出土文物一律歸國家所有,任何私人買賣均屬非法。

這個規定如果能徹底實施,會封殺出土文物市場,将出土文物的商業價值減低為零。理想上這個辦法可以讓大衆把碰見的出土文物都繳給政府保管,盜墓也會失掉利益誘因而為之消弭。

但實際上,喜愛中國文物的并不限中國人,許多的外國人對中國文物非常欣賞。結果中國出土文物的市場都在國外,文物販子自然會千方百計把文物運到國外出售。

看到這種情形,中國政府也努力跟外國政府交涉,希望外國也能配合,讓中國出土文物市場在全世界都可以消失。如果這個政策成功了,那是否在中國盜墓就能絕迹,地下文物從此就可安枕無憂了呢?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前面說過,埃及、中國盜墓有幾千年的曆史,而出土文物有國際市場不過一、兩百年;是以有無文物市場跟盜墓沒有關聯。有關連的,是有沒有把财寶帶到墳墓裡去的習慣 !

今天美國很少聽到盜墓,為什麼呢 ? 并非美國人比較高尚守法;如果美國人的墓裡也有金銀财寶,美國窮人照樣會去偷盜。警衛森嚴的美國銀行都有人敢去搶,沒人管的墓地怎會不敢去挖呢?

是以封殺出土文物市場,完全無助于遏止盜墓,反而妨害文物的保護。

因為「沒有市場」,會被社會大衆解釋為「沒人要」;商業價值減低,會被解釋為「不值錢」。「沒人要、不值錢」的東西要群眾細心去保護,可能很難。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過去中國甘肅一代發現許多史前彩陶,當地人看這些彩陶笨重、巨大,沒地方放;又沒人要、不值錢,于是紛紛将之打破丢棄。

如果這些彩陶能公開買賣,甚至開放外銷,相信世界需求會很大,東西自然會獲得保全,不緻大量被毀。

又比如北京首都博物館藏有明宣德的灑藍缽,在受到征集之前,被農民拿去喂雞。這件東西非常稀有,國内現存沒幾件(當然假的除外),農民為什麼會拿這麼重要的文物去喂雞?

很簡單,因為該農民不懂文物的價值,隻懂值不值錢;看碗不值錢,不拿去喂雞,那拿碗幹什麼呢?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另外,把出土文物全部交給國家也非萬無一失。

現代政府施政、用錢是要得到百姓同意的。政府機關收受大量的文物,能否編列足夠的預算,來妥善保管、研究、展示這些「沒人要、不值錢的東西」?恐怕問題不少。

上海博物館前館長馬承源先生有一次在香港跟我聊天,他說當時舊館不敷使用,想申請經費興建現在的新館,但遲遲未獲上頭準許。

有人建議他,用國際行情估算一下當時上博館藏文物的市場價值。他做了估價,大約值60億美金;于是他再上簽呈,說這麼高價值的藏品,難道不應該蓋個比較妥善安全的場所來保管嗎? 結果經費很快地批下來。

這個例子說明,封殺了文物的市場價值,不僅民間不會善待文物,要政府編列龐大預算來保護文物也有困難。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2012年4月17日,意大利那布勒斯的Casoria Contemporary Art Museum美術館,點火燒毀館内珍藏的一件現代畫作,以抗議政府大幅削減藝文預算。這項激烈舉動還得到許多意大利藝術家的聲援。

由這個例子可以看見,政府的資源不是無限的,全賴政府來保管文物往往超出政府的能力。

把文物全部收進公立博物館還有一個大問題;雖然博物館常常辦展覽,但受限于場地,能展出的比例很低。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有150萬件,隻能展出9000件,不到1 %;台北故宮藏品有80萬件,隻能展出3000件,不到千分之四。

雖然故宮常常輪展,但熱門的藏品人人要看,很難拿掉不展;是以文物有重複者,例如瓷碗,或檔次稍差者,可能永遠沒有展出的機會。

政府花大錢,蓋大房子來儲存文物,卻讓許多文物與大衆永遠絕緣,像以前被帝王鎖進深宮的嫔妃,這樣十分可惜。

民間賞玩不到真文物,隻好成天跟醜怪的赝品為伍,不能傳承先人的美學,造成文化的斷絕;這也令人遺憾。

藉封殺市場來消除盜墓活動,已經證明是失敗的。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防止盜墓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動員當地居民共同來參與。如果能讓當地居民從防止盜墓中,分享部分利益,那一定會有奇效。

可能的方法之一,就是墓葬文物經考古挖掘後,有特殊意義者交給政府,其餘予以估價,然後凡在當地居住達十年以上的居民,都可以分得估價的若幹成數。這樣居民才會把腳底下的文物當成自己的财産來守護。

以現在的情形來說,居民如果參與盜墓,有利益可以分享;防止盜墓,卻一點好處也沒有;那您想居民會選擇站在哪一邊呢?

盜墓猖獗:不能把民間收藏和古玩市場當作替罪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