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晖
2021年的劇集市場,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主旋律之年。主旋律作品叫好又賣座,既得到主流獎項認可,又得到年輕觀衆的熱烈追捧、自發安利,成為劇集市場一大新現象。
年初,有再現本土年代記憶的《覺醒年代》和《山海情》;年中,有為8位英模立傳的《功勳》;年末,則有講述中國醫療援非故事的《埃博拉前線》,可謂有頭有尾。

《埃博拉前線》由騰訊視訊出品,無止境文化承制,方芳、茅熠擔任總制片人,南柯總編劇,楊文軍總導演,羅晉、毛曉彤領銜主演,許亞軍、劉天佐、甯理、吳優、章濤主演,根據2014年中國醫療隊參與抗擊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的真實故事改編,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指導項目和“中非影視合作創新提升工程”合作合拍項目。
12月8日在騰訊視訊播出以來,該劇的創新題材與真誠态度收獲了頗多好評。如今臨近收官,值得一次複盤。
真實故事,國際視野,造就稀缺爆款
随着追劇陣地、消費主力更新換代,觀衆的審美在提高,喜好在變化。一方面,對主旋律作品的接受程度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也呼喚更多理念成熟、呈現極緻、與國際接軌的類型劇,職業劇自然包括在内,醫療類型劇更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類。
不過,這兩類作品的供給目前顯然還不夠豐富,并較早地出現了同質化現象。
過早同質化的原因也不難了解。主旋律劇集在量上的爆發與品質的提升,與近幾年密集的獻禮周期有很大關系,但這也意味着時常會出現命題作文以及同題作文的情況。
提及主旋律,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還是革命曆史題材、年代或現代扶貧劇。而新時期、新形勢下該講怎樣的主旋律故事、又如何去講,還在探索當中。
醫療類型劇方面也有自己的問題。一個客觀因素是網台觀衆群體對這類劇集有不同的訴求。在尋求平衡的過程中,更多創作者還是選擇了讓主角在工作中遭遇各種“客戶”,再以“客戶”的故事聯系社會熱點、赢取觀衆共鳴。不過久而久之,大家選擇的話題逐漸趨同,無非是婚戀出軌、原生家庭等等,也容易令觀衆審美疲勞。
如此一來,《埃博拉前線》作為主旋律和醫療類型劇的差異化之處都十分明顯:
格局上,既有生死張力,又有國際視野,超越了一般的職場煩惱、家長裡短。
類型上,元素豐富,男主羅晉這邊上演的是醫療類型劇,研究病毒、争分奪秒救人。女主毛曉彤那邊則更有懸疑感——她飾演的何歡并不是醫護人員,而是一名為調查鑽石走私、僞裝潛入危險地帶的記者。
故事大部分發生在海外,格外需要真實可信,讓身在國内的觀衆能夠入戲。是以,該劇除了有大量異域景觀與外籍演員,還時常以新聞、紀錄片常用的主觀鏡頭與長鏡頭模拟紀實風格,展現當時的複雜局勢與緊張氛圍。推理線索、槍戰交火一類的特殊橋段也會采用相應的類型化拍攝手法,觀感有别于市面上大部分國産劇。
這樣的題材創新,首先源于我們國家在現實中,悠久的援非曆史與足夠的國家實力,有同胞參與抗擊埃博拉疫情并且留下一批動人事迹。而能夠以較高的作品完成度将創新題材落地,展現出國内影視工業的進步。這樣的創新能夠得到市場認可,則證明了這一代觀衆對國家的曆史與現實有足夠的關注度和澎湃熱情。
以情感人,以真動人
靠生動的人物塑造與真摯的情感表達打動觀衆,是新一批主旋律精品的普遍特征,《埃博拉前線》也不例外。中非人民的情誼、醫護人員之間的戰友情,每個人的親情牽絆,都得到了悉心塑造,而這也讓他們在關鍵時刻的抉擇更加令人動容。
故事開始時,羅晉飾演的鄭書鵬醫生正值兩年任務結束,即将回國。“中國通”蓋斯姆醫生深情送上了一份中非結合的番茄炒蛋,并聲稱這份禮物用掉了家裡最後一點醬油,令人忍俊不禁。互相調侃,輔以鄭書鵬的回憶,寥寥幾筆點出了兩人交情。
然而,“18床病人”的到來打碎了歡樂祥和的氛圍。待鄭書鵬趕回來,蓋斯姆已經感染。鄭書鵬隻能看着好友的生命逐漸流逝,最終死在自己眼前。這件事影響了他之後的許多決定。
劉天佐飾演的謝雲虎醫生是鄭書鵬的另一位同僚,個性大大咧咧,與鄭書鵬的謹慎是一組經典對照。他在發現自己可能感染後便主動自我隔離,但在與家人的通話時還是難掩情緒,像是每個普通人會有的反應。但也正是這樣的謝醫生,在得知虛驚一場、危險解除後依然選擇留在非洲、與同僚并肩作戰。
随着劇情發展,鄭書鵬前往“桑宜村”進行病毒追蹤,在那裡遇到何歡,結成患難搭檔。與此同時,一支新的中國醫療隊來到非洲,着手改建醫院,也撐起了另外一條故事線。
這支醫療隊中,有既擔負國家使命、又要對所有隊員的生死負責的大家長馮剛;也有一批初次執行援非任務的年輕人,一到來就被極端天氣搞的物資丢失、一身狼狽。
之後,他們的背景故事也緩緩揭開。如範依林的妻子也是一名醫護人員,在抗擊非典中獻出了寶貴生命。何東則是一家三代援非,将爺爺當年觸摸過的紅旗再次升起在非洲大地。
曆史次元的加入牽動着國人的集體記憶,也讓故事更加真實,人物、情感更加可信。
不僅如此,上文提到的鄭書鵬與蓋斯姆的故事也并非憑空編造,而是取自原型之一、北京安貞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曹廣與友人的故事。曹廣醫生曾出席該劇的媒體分享會,并在觀看片花時幾度落淚。
據悉,《埃博拉前線》曆時3年籌備,主創人員深入西非塞拉利昂等多國實地采風,采訪援非醫療隊等曆史當事人及各類相關專家學者近百人,查閱參考各類資料近千萬字。置景、拍攝階段也有專業人士指導,力求嚴謹。
劇中的景、物,制作團隊力求真實還原
總體來看,《埃博拉前線》的主創們一方面遵循類型思維,編織了動人心魄的故事。另一方面又将中非之間的深厚曆史、白衣天使的職業情懷、病毒的恐怖以及對防護的科普融入其中。最終既擁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又達成了主旋律作品應有的社會效益。
開拓主旋律價值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埃博拉前線》是今年一系列主旋律大劇中為數不多由網際網路公司主要的作品。可以說,該劇正是騰訊視訊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對主旋律踴躍投入的集中展現。
自2020年10月至今,騰訊視訊已累計播出超50部主旋律作品,總計播放量突破185億。其中既有《大江大河2》《山海情》《功勳》這樣跟播的衛視劇,也有平台自主打造的、由新生代演員擔綱主演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啟航:當風起時》等新型獻禮劇。
根據騰訊視訊對播出劇集的資料洞察,新媒體時代,主旋律劇集呈現出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使用者年輕化。如今的主旋律作品更新換代,融入許多幽默、接地氣的趣味因素,進而吸引到更多90後、00後收視群體。
二是極強的使用者互動性。更具網感的年輕使用者會通過彈幕、社交話題等主動安利喜愛的作品,在這一過程中也放大了作品自身的内容價值與市場價值。
“是以不管是基于平台責任,還是從行業趨勢、使用者洞察來看,主旋律劇集都是内容市場中絕對主流的主流,也是新的價值高地。”11月舉辦的2022騰訊線上視訊V視界大會上,騰訊線上視訊副總裁韓志傑談到,同時表示未來騰訊視訊将繼續堅持以打造頭部優質主旋律内容為中心,與更多指導機關、合作方緊密合作,以更為細膩、創新的表達方式,多元化呈現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彰顯時代風貌的正能量作品。
當天,騰訊視訊也公布了一批新的重點項目,繼續充實平台的頭部精品主旋律劇集矩陣。其中包括正午陽光出品、孔笙執導的《縣委大院》;由高滿堂團隊打造、展現抗聯戰士家國大義的《八十八國際旅》;由趙冬苓編劇、講述國内林業近二十年來發展的《父輩的旗幟》;由中央政法委指導、五百執導的《生死守護》;以及與最高檢合作、展現新時代人民檢察官嶄新形象的《公訴精英》。
此外,還有《特戰榮耀》《好山好水好花兒》《繁花》《獅子山下·情》《大山裡的女校》《無間》等涵蓋軍旅、鄉村振興、嚴肅文學等多個主題的時代佳作,從不同角度講述當今中國的故事。
而《埃博拉前線》的熱播也證明了,基于真實故事、融入國際視野的主旋律題材創新,能夠成為國劇更新的一個重點方向。而在上遊的競相投入之下,我們由衷相信這隻是探索的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主旋律精品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