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了4年純電動汽車發現5大痛點,這是電車無法跨越油車的“症結”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跑偏了,被很多利益集團和背後的推手綁架,新能車不等同于電動車,但顯然電動汽車還有很多不足,讓太多車主都有顧慮,之是以還有一定銷量,主要是之前有補貼,電動車廠商又在一直賣力宣傳,給公衆洗腦,還有一些特定城市電動車上牌更友善等原因。

盤點一些新能源汽車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普遍巡航裡程不夠

現在主流售賣的電動車,續航一般還是在350KM-500KM之間,這個裡程在城裡随便開開可以,但是并不足以夠長途出行,是以很尴尬,經常需要充電,充電需求頻繁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每個人都買特斯拉,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花得起幾十萬為了買續航裡程高的電動車。

開了4年純電動汽車發現5大痛點,這是電車無法跨越油車的“症結”

二、充電樁問題

即使在北上廣這種一線城市,充電樁即使有很大發展,仍然是遠遠不夠用的,何況二三線城市,遑論三四線的地區,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充電樁都比找車位更麻煩的問題,而且未來并不樂觀。

在很多小區,物業對于裝充電樁态度消極,即使業主買了車位,仍然會遭到刁難,想安裝充電樁,物業經常會以安全,或者線路老化,無法荷載等等理由拒絕。是以對于一個普通老百姓而言,想随随便便裝充電樁,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三、造車品質和品控問題

新能源有段時間被炒得很熱,有願意嘗鮮的人購買了,但這波車主的回報情況,顯然口碑并沒有形成,反而是很多車主都在吐槽,北汽的低端電動車,曾經問過一位車主,一天就要充一次電,這怎麼得了。

開了4年純電動汽車發現5大痛點,這是電車無法跨越油車的“症結”

而且每到冬季,裡程衰減的會特别快,根本不敢開空調,造車新勢力曾經被很多人寄予衆望,但諸如蔚來等車企的表現,也是差強人意,蔚來已經連續有多起自燃問題,而且發生自燃的也不止蔚來一家,不禁讓人懷疑,新能源車的品控真的過關嗎,如果連基本的安全都無法保證,消費者怎麼放心大膽的購買呢

四、環境問題

把新能源車窄化成為電動車,是偷換概念,電動車的報帳電池,是會造成非常嚴重的電池污染的,這個問題不容忽視,不能隻是片面的宣傳電動車的優點。

但對于電池造成的污染卻語焉不詳,或者故意忽略,新能源車應該走出小圈圈,大力研發氫能等其他能源方式。

五、鼓吹“禁售燃油車”

新勢力車企大力發展電池車,甚至鼓吹禁售燃油車,完全是利益作祟,并不符合國情,在歐洲一些國家有所謂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但都是國土面積非常小的小國,而且能否真的執行,也有待觀察。

現在國内不宜盲目跟風,中國的國土面積,比得上整個歐洲,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多麼廣博,能相信當真的禁售燃油車後,比如國慶中秋或者春節假期,高速公路上多少電動車會趴窩,服務區就是裝滿充電樁也不可能夠用,這種不符合國情,不客氣說甚至有點腦殘的言論,可以休矣。某些人士屢次鼓吹禁售燃油車,隻能說不是蠢,就是壞,除此别無解釋。

開了4年純電動汽車發現5大痛點,這是電車無法跨越油車的“症結”

純電動汽車的優勢也是燃油車無法媲美的

開了4年純電動汽車,我認為除了保險和車價貴點以外,平時電費和保養真的很便宜,直戳消費者用車心理。因為純電動車的保險通常按照補貼前購車價來計算的,與同樣落地價的燃油車相比,要貴1千元左右。

雖然保險要多花錢,但從平時電費和保養上也都能省下來,以我model3來說,在實際駕駛中model3平均百公裡耗電量為16度,包括不同工況和開空調行駛。

按照目前四川的居民用電每度0.52元為例,特斯拉百公裡電費為8.32元,而充電樁包括服務費每度電為1.8元左右,百公裡電耗也不過28.8元,model3電池容量為52kwh,每次充滿也隻需要93.6元,續航能夠達到400公裡,而家用電充滿也才27元,如果半夜谷峰期還能更低。

而我的奧迪A6L百公裡油耗在8升左右,按照目前95号汽油每升7.43元,奧迪A6L百公裡油費是59.44元,加滿73升的油箱需要542.39元,續航能達到1000公裡左右。

這麼一對比,可以很直覺的看出來,純電車雖然公共充電樁也很貴,但續航1000公裡也不過300元,而如果以家用電來計,會省下來的很多,從側面也反應了,電動車家用代步,自有充電樁是最

經濟實惠的。

開了4年純電動汽車發現5大痛點,這是電車無法跨越油車的“症結”

不僅電費很便宜,純電動車的保養費用也微乎其微,由于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等精密部件,對于平時保養消耗也就更低,電動車的核心部件是電池、電機和電控,這些部件相對于燃油車的磨損要小很多,是以也就造成了純電動車故障率極低,開5年問題也不多。

電動車平時隻需要定期更換空調濾芯、刹車油等,保養費用在幾百塊左右,并且更換周期比較長,特斯拉2萬公裡保養一次;而燃油車保養更換步驟就多了,三油四濾費用可不低,2萬公裡平均費用3500元左右。

而在用車感受上,電機有着先天優勢,一旦啟動即可全力輸出,加速超車一氣呵成,行雲流水的線性輸出操控感好,并且無論是市區還是高速,都不會有絲毫頓挫感,20多萬的車也能給予百萬級跑車的駕控體驗。

開了4年純電動汽車發現5大痛點,這是電車無法跨越油車的“症結”

反觀傳統燃油車,從意會駕駛員意圖,到輸出最大扭矩,都是階梯式上升,在市區行駛頓挫、油耗升高,動力還弱,毫無操控性,空間使用率上還受影響,沒有純電驅平台舒服自在。

并且純電動車的外觀都趨于流線美,輪廓和線條都别具一格,相比傳統燃油車更能吸引目光,額外獲得面子感倍增,而科技功能的拓展性也更豐富,操控起來樂不彼此。

寫在最後

雖然新能源是未來發展趨勢,但目前還未突破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對于有意願買新能源的人們應該先了解不足,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而決定,純電動車的優勢在于零油耗、動力強勁、養車成本低,但續航不足,僅适合活動半徑小,沒有遠行需求的人。

對于既想感受純電帶來的優勢,又不想過多麻煩的人,那麼插電混合是很适合的,像比亞迪DM-i就有着獨有優勢,車價與燃油車相差不大,短途代步120km的純電續航足夠使用,長途行駛可油可電,能夠享受純電動車同級優勢。

其實買新能源車後悔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表示開完純電動車再也不想開燃油車了,而後悔的隻是因為配套還不夠完善,充電等待期長,隻要對用車情況都大緻了解,而不是被用車成本低所蒙蔽雙眼,那麼買了才會覺得物有所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