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稱帝,為何不選自己武家人為太子?

武則天在接連廢了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之後,登基為帝,建立了武周一朝。皇帝是當了,可是接班人一直是武則天心裡非常糾結的問題。到底選擇誰做太子呢?其實武則天一直希望是自己武家的人接班,在很長時間裡恐怕老武家也是這麼想的。

可如果要傳位給武家人的話,那麼隻能是自己的侄子了,她的兒子和她最親,但人家可是姓李的。可是就像狄仁傑給她分析的那樣,母子關系到什麼時候都比姑侄要近,如果把皇位傳給侄子,自古以來都沒有聽說過當姑姑的會被供奉在太廟中啊。可以說正是狄仁傑的這一番分析,讓她也是瞬間領悟了其中的道理。

武則天稱帝,為何不選自己武家人為太子?

本來在武則天登基過程中,李姓子孫明顯是反對的,這是顯而易見的。畢竟是人家老李家人創立的江山,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拱手讓給武則天是不可能的,是以他們一直在反對,可怎奈實力不濟,皇帝是人家的兒子,還不怎麼争氣,見到武則天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膽小害怕。

而武氏家族利用這個機會,打壓李姓子孫,逐漸獲得了重用。其實别說武則天了,在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武則天要傳給自己侄子。

但其實大部分人是反對的,尤其是朝中群臣。要知道支援武則天稱帝是一回事,讓武則天再傳給自己侄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武則天稱帝,為何不選自己武家人為太子?

當時朝中很多人并不怎麼反對武則天,其實反對也沒有用了,但他們又都是擁唐老臣,也就是說他們都等着武則天死後恢複李唐神器呢。

結果到了後期,雖說武則天越來越糊塗,但在群臣的建議下還是決定了選擇自己的兒子作為接班人。

再說,老武家并沒有合适的人選接班,武三思雖說論權術非常厲害,但也隻會勾心鬥角,要論治國根本不行。

武則天也不能一味地傳給武家人,到時候還是要把天下給葬送了。

武則天稱帝,為何不選自己武家人為太子?

另外一點,武則天這麼做也是為了保全武家人,想想當年的呂後,她死後爆發了誅呂戰争,呂家人幾乎被誅殺殆盡了。

是以武則天為了保全自己家族,也隻能這麼做了。她于是把被貶的李顯給接了回來,重新立為了太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