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銷售的鞋靴産品,不少宣稱有消臭、抗菌、透氣等功能,但實際效果如何呢?12月20日,廣東省标準化協會釋出《鞋靴功能性技術要求》團體标準,規範消臭、抗菌、透氣等9類功能性鞋靴産品的功能名額,将促使這些功能性鞋靴産品名至實歸,提升品質水準。據悉,該标準由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相關企業共同起草。
鞋靴功能性成為消費者的重要考慮因素
随着國内消費水準不斷提高,人們對腳上穿的鞋靴不僅在外形、保護功能、耐用性方面有較高要求,産品的功能性也逐漸成為消費者選購産品的重要考慮因素。例如鞋靴的消臭功能方面,由于足部分泌大量汗液和脫落皮脂皮屑,加上鞋腔襯裡大多采用天然纖維制作,共同為細菌類、黴菌和酵母菌等細菌生長繁殖提供了養分,再加上鞋腔的高濕度和高溫度,使鞋腔成了一個容易導緻細菌高速繁殖的環境。
市場調查結果表明,10歲以上人群中無腳臭者占1%,輕微腳臭者占33%,惡性腳臭者占48%,濕性腳臭者占7%,病态腳臭者占5%,含有細菌率占100%,腳臭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現象。由此可見,鞋靴消臭是一項很重要的功能。
在當下市場上,無論是實體店鋪還是網絡銷售的鞋靴,很多以宣稱具有消臭、抗菌、透氣等功能作為賣點,消費者也因為被這些功能吸引而購買。但這些功能有效程度如何、有無虛假宣傳、有沒有相應的考核方法、如何科學地評價産品的功能性,這些都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與鞋靴功能性相關的檢測标準主要包括産品标準和方法标準。目前國内外沒有專門的功能性鞋靴産品标準,一些鞋靴功能性在一些鞋類産品标準中有提及,但大部分沒有具體名額要求或僅有某一兩項要求,且功能性的測試方法标準不全,有些功能性沒有測試方法,有些測試方法評估不全面。
這些諸多因素導緻出現“功能性鞋靴”名實不符甚至隻把“功能”作為宣傳的噱頭等現象。有鑒于此,制定統一規範的功能性鞋靴技術要求标準,為企業生産、消費者購買和政府監管提供參考和依據,已是刻不容緩之事。
團标為優化鞋靴功能提供技術支撐
廣東省标準化協會釋出的該項團标,從市場需求出發,選取功能性鞋靴中市場占有較大的防滑、防水、減震、保暖、透氣、抗菌、防黴、消臭、耐老化9類功能産品,逐項确定其功能核心技術名額和檢驗檢測方法。
其中,凡是國标、行标已有相關規定的,采用國标、行标中的要求或調整為高于國标、行标要求;凡已有國标、行标但未完善的,予以補充完善;凡國标行、标未有規定的,經測試驗證和征求意見協商,确定合适名額。例如,防滑功能方面,團标優化了測試辦法,采用水準路面條件下的客觀摩擦系數法和在一定坡度條件下的斜面行走法綜合測試評估,并提高了名額要求。防水功能方面,該團标就高确定防水功能鞋的名額要求為彎曲10000次無透水。

再如消臭功能方面,根據業界關于腳臭味的主要成分是氨氣、醋酸、異戊酸的共識,團标确定消臭功能名額要求為:氨氣濃度減少率≥80%,醋酸濃度減少率≥90%,異戊酸濃度減少率≥85%。據介紹,達到這些要求的産品,基本消除了腳臭味。透氣功能方面,該團标創新性地把吸濕和透氣合并一起綜合評價,改進了評價方法,并确定了合适的評價名額,以更好地保證透氣功能的實作。
産品标準的核心技術名額,決定着産品品質的優劣。專家組評審認為,該團标對功能性鞋靴産品的核心技術名額作出規定,既有先進性又有适用性,為鞋靴功能的實作和優化提供評價依據和技術支撐,對鞋靴産業的高品質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春林
圖檔由廣東省标轉化協會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