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卻不敢對中國動手,為啥?

中蘇關系惡化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和蘇聯的關系極速下滑,蘇聯不僅撤走了所有援華專家,與此同時,還在中蘇邊境上多次制造沖突。尤其是等到1969年,蘇聯更是直接集結了110萬大軍和上萬輛坦克,除此之外,還有數之不盡的戰機和飛彈随時待命,擺出一副揮師南下的造勢。

然而,讓人倍感意外的是,自始至終,蘇聯也不敢真的對中國動手,這是為何呢?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卻不敢對中國動手,為啥?

冷戰

首先,當時正值蘇美冷戰,兩個超級大國都想成為世界霸主,是以,自二戰結束,雙方就展開了明争暗鬥。顯而易見的是,一旦蘇聯真的對中國動手,美國極有可能趁虛而入,這意味着,即便蘇聯拿下了中國,它自身也得付出慘重的代價。

要知道蘇聯和美國都将重心放在歐洲,隻要蘇聯深陷遠東戰場,其歐洲的勢力便會一點點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蠶食。是以,蘇聯和中國全面開戰,絕對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卻不敢對中國動手,為啥?

值得一提的是,中蘇交惡反而給中美制造了一個絕佳的關系緩和機會,是以,蘇聯對中國動兵,無疑就是将中國往西方陣營推。誠然蘇聯自來有着絕對的自信,但它還是不敢在家門口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是以,恐吓一下中國還行,動手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忌憚中國的實力

其次,那會我國已經具備了不錯的實力,除了擁有高達數百萬兵力外,我們還有極其誇張的動員能力。自從蘇聯不斷往邊境集結兵力後,我國立馬就進入到戰備狀态,一方面加班加點的生産武器裝備,另一方面則是在邊境上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卻不敢對中國動手,為啥?

我們不可否認在武器裝備上,蘇聯仍然有一定優勢,但憑借着我國北方防守完備的戰略縱深,加上我軍戰士的鋼鐵意志和靈活戰術,蘇聯短時間絕無可能突破層層防禦。一旦蘇聯在遠東和中國進行持久戰,随着時間推移,蘇聯各個領域的發展都會受到巨大影響。

當然了,蘇聯雖說可以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隻不過那會我們手上也掌握原子彈和氫彈。是以,無論蘇聯多麼強大,我們都有足夠的底氣兩敗俱傷。正是如此,蘇聯才不敢冒險。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卻不敢對中國動手,為啥?

後勤壓力太大

再者,蘇聯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而遠東受限于天氣和地形等原因,曆來交通都不是很便利。是以,蘇聯遠東作戰隻能速戰速決,否則後勤補給根本跟不上。一旦兵力和物資裝備不能按時填補,等待蘇聯的除了失敗還是失敗。

然而,當時的蘇聯綜合實力固然比中國強,但我國也不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是以,蘇聯和中國開戰隻會是一場拉鋸戰。沒有國家會願意深陷戰争的泥潭,是以,蘇聯沒有動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卻不敢對中國動手,為啥?

中國準備充分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蘇聯看到了我國應戰的決心,我們不害怕蘇聯的氣勢,反而讓蘇聯感到害怕了。據傳,我國為了對付蘇聯的裝甲部隊,光是火箭筒就生産了上億枚。這些行為無不彰顯出,對于這場戰争,中國絲毫沒有退縮的想法。

正是因為我國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這才讓蘇聯一時間不敢打了。要知道戰場上士氣也很重要,而我們雖說面對的是一個體量龐大的超級大國,但在保家衛國面前,任何的霸權主義都是紙老虎。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卻不敢對中國動手,為啥?

中國從來都不是蘇聯的敵人

事實上,縱觀曆史,中國素來不是一個願意對外侵略的國家,即便是在早前十分強盛的朝代也不例外。是以,中國和蘇聯雖說關系惡化,但至少相比于其他西方國家而言,蘇聯完全沒必要擔心中國威脅到其主權安危。

是以,蘇聯針對中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此前中國拒絕蘇聯,讓其面子上挂不住。是以,在蘇聯内心深處,它還是沒有考慮過将中國逼成真正的敵人,從一開始蘇聯就沒想打,沒有動手也是合情合理。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卻不敢對中國動手,為啥?

落後就要挨打

不過蘇聯始終是一個熱衷侵略的國家,在近代滿清孱弱的時期,那會兒的沙俄可是沒少掠奪我國的土地和資源。是以,與其說蘇聯不想徹底得罪中國,倒不如說是中國強大起來了。

總之,落後就要挨打放在任何時代都适用,我國想要擁有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那就隻能讓自己繼續強大下去。唯有自身實力讓其他野心勃勃的國家感到忌憚,他們才不會再次将侵略的觸手伸過來,而1969年的這一次中蘇邊境沖突便是最好的案例之一。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卻不敢對中國動手,為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