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蓮英陪伴了慈禧53年,為何慈禧去世2個月,李蓮英便下崗回家了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安德海被殺後,他順利成為了慈禧身邊的第一大紅人。

李蓮英陪了慈禧53年時間,被慈禧封為正二品總管太監(正常太監頂天了四品),就連名字“蓮英”都是慈禧太後賜予的。

這麼看來,李蓮英和慈禧的關系,的确非同一般。

于是乎,各種花邊新聞就亂傳了,甚至有人說李蓮英不是個真太監。好家夥,這簡直就是重磅新聞,絕對能搶到頭版頭條。隻可惜,說這話的人,完全是嘩衆取寵,毫無根據!

李蓮英的的确确是一名太監,隻不過他太會做人,這一生又兢兢業業,是以混得比一般太監強得多。人紅是非多而已,李蓮英自身樂得自在也就無所謂了。

李蓮英陪伴了慈禧53年,為何慈禧去世2個月,李蓮英便下崗回家了

一、李蓮英從安德海身上吸取了教訓。

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入宮做太監呢?隻能說生活所迫,李蓮英入宮,其實也純粹是為了一張嘴罷了。家裡養不活他,他要想吃飽飯,就必須要走這條路。

不過李蓮英最初并不是入宮做太監,而是進了鄭親王端華的府上做太監。但是後來他為何就被端華給送進了宮呢?

關于這一點,有很多民間傳說。其中比較合理的一個,那就是李蓮英手裡有個絕活,那就是梳頭梳得好!

這絕活到了慈禧太後那兒,簡直太受用了!是以李蓮英到了慈禧身邊以後,立刻就得到了慈禧的注意,不過長期還是以梳頭為主,除此之外,李蓮英還幹點兒雜活。

當時慈禧最重視的太監,不是李蓮英,而是他的同鄉安德海。安德海那就太厲害了,做人比較機敏。在慈禧和恭親王奪權的過程中,安德海就是在兩面傳遞消息的重要人物。

李蓮英陪伴了慈禧53年,為何慈禧去世2個月,李蓮英便下崗回家了

是以慈禧十分看重安德海的才能,等到慈禧得勢以後,安德海自然也就比較嚣張了。為了撈錢,安德海甚至打着慈禧的招牌,出宮到地方上招搖撞騙。

大家都害怕安德海,畢竟他是慈禧的人,是以一味地忍讓。可等到安德海到了山東地界以後,立刻就被山東巡撫丁寶桢給宰了。差點沒把慈禧給氣死。

可慈禧又能怎樣呢?安德海畢竟違反了宮規,私自出宮,被殺也是合情合理的。這可把李蓮英給吓壞了,他第一次意識到,一個人狂妄到極點,是要遭報應的。

是以,得寵以後的李蓮英,從來都是謹小慎微的樣子。他還分析出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待上司要恭敬,對待下屬要寬容,隻要堅持這兩點,就不會有大災大難。

李蓮英陪伴了慈禧53年,為何慈禧去世2個月,李蓮英便下崗回家了

二、李蓮英特别會做人,這是慈禧很看重的地方。

心裡有數的李蓮英,哪怕做到了正二品的總管太監,依舊十分謙虛謹慎。但是做事光小心是不夠的,還得有分寸。李蓮英的分寸就把握得十分到位。

第一,福字多一點。

楊小樓唱戲很好,慈禧看了非常高興,打算賞他點什麼。楊小樓啥也不要,非讓慈禧賜給他一個字。

慈禧聽了就更高興了,連忙寫了一個“福”字給楊小樓。可這個時候有人小聲提醒慈禧: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這麼寫就多了一點!

慈禧看了臉色也變了,原來是自己不小心寫了個錯别字。場面一度十分尴尬,這玩意兒可是要流傳千古了,這要賜給了楊小樓,非得被後人笑死不可!

這個時候李蓮英眼疾手快,笑呵呵地表示:老佛爺的福氣,本身就比世上所有人都要“多一點”。楊小樓也連忙賠笑:老佛爺的福氣,小人哪裡敢領取啊!

慈禧這才眉開眼笑,将這個錯誤的“福”字給收了,并且答應第二天給楊小樓補一份。你看看李蓮英的水準。

李蓮英陪伴了慈禧53年,為何慈禧去世2個月,李蓮英便下崗回家了

第二,左右逢源。

李蓮英是慈禧身邊的大紅人,但是當時天下還有個光緒皇帝。這萬一哪天慈禧去世了,光緒皇帝執政,李蓮英還能有好日子過嗎?這就沒底了,是以李蓮英早早就開始為自己謀劃了。

比如八國聯軍來的時候,慈禧帶着光緒跑路了。在傳回的路上,慈禧睡得正香,被子枕頭都是商品,李蓮英的被褥枕頭也是高端貨。

可李蓮英留了個心眼,他跑去看了看光緒皇帝,那叫一個慘啊,居然連基本的被褥都沒有。這可把李蓮英給急壞了,他含着淚抱住了光緒皇帝的腿一頓哭。

哭完以後李蓮英連忙把自己的被褥搬到了光緒這兒,讓光緒睡覺。這事兒光緒久久不能忘懷,常常對旁人說:如果一路上沒有李蓮英的照料,我肯定活不到現在了!

第三,知道自己的位置。

北洋水師建成以後,醇親王要去檢閱,順便就帶上了慈禧的代言人李蓮英。身邊是李鴻章、醇親王這樣的大腕兒,哪有李蓮英說話的份?

是以李蓮英來了以後,甚至連艦船都沒有登上,隻能遠遠地看着,也算是可以給慈禧太後監督過了。畢竟你拼死拼活要去檢閱的話,那就太不給醇親王和李鴻章面子了。

此後不少人就這件事彈劾李蓮英,認為他結交地方官。而李蓮英并沒有反駁,而是依舊十分低調,緊跟着醇親王身後,為他忙這忙那,毫無怨言。

從上面的幾個例子,我們就能看得出,李蓮英在為人處世方面的水準,實在是比安德海高得多。難怪他能夠笑到最後了。

李蓮英陪伴了慈禧53年,為何慈禧去世2個月,李蓮英便下崗回家了

三、慈禧和李蓮英的關系究竟有多好?

慈禧離不開李蓮英,那是真的。他們表面上看似主仆關系,實際上數十年相處下來,慈禧早就把李蓮英當成自己的知己,自己的好朋友了。那麼慈禧是怎麼對待這位知己好友的呢?

第一,為李蓮英拉偏架。

當李蓮英從北洋水師那兒回來以後,遭到了一系列的彈劾。尤其是監察禦史朱一新,整天抨擊李蓮英收受賄賂,結交地方官。

按理說,這事兒是不是要查一下?可慈禧得知這件事以後,就知道朱一新這家夥屬于吃飽了撐的,沒事兒找事兒!是以慈禧立馬把朱一新從監察禦史降為主事。

第二,為李蓮英“擋刀子”。

甲午戰争失敗以後,除了李鴻章要受到萬人唾棄外,慈禧這個一把手,自然也要遭殃。可大家知道慈禧的手段,壓根不敢說慈禧的不是。

是以他們把所有的矛頭都對準了慈禧身邊的李蓮英,甚至認為北洋水師和李蓮英有勾結。這要被查出來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爆料這件事的人,便是福建道監察禦史安維峻。

慈禧看了以後,再次暴跳如雷,她二話不說就把安維峻給撤職充軍了。其他人見狀,也就不敢啰嗦了。

第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誰都愛錢,李蓮英也不例外。除了在慈禧跑路的時候,一路敲詐沿途官員外,李蓮英還設計勒索過入朝辦事的地方官員。

沒辦法,這是太監這個行業的傳統。你要是不肯收錢,那就是不給其他太監活路,你看李蓮英還能有什麼選擇?

慈禧要想查清楚,那簡直太容易了。可慈禧偏偏對這事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得上是在包庇自己的知己好友李蓮英。

李蓮英陪伴了慈禧53年,為何慈禧去世2個月,李蓮英便下崗回家了

總結:慈禧沒了,李蓮英也就下崗了。

1908年,慈禧太後沒了。這一年,李蓮英也已經61歲了。辦完了慈禧的喪事,李蓮英并沒有賴在皇宮不肯走,而是凄涼地離開了自己生活了52年的皇宮。

或許是自己的知己沒了,或許是自己發誓要守護一生的人走了,李蓮英帶着無限的遺憾和無奈,悄然離去。至于他的結局,其實衆說紛纭,那已經不重要了。

繼續閱讀